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段落赏析~

2021-01-20 06:01:39 字数 4795 阅读 2517

1楼:匿名用户

1、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从整体到局部,整体从静景到动景,局部从动景到静景。

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仅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4、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态;“长吟”“低唱”“弹琴”是写声;“又酸又甜”则是写味。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2、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对它理解不同,因此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有的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但作者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3、艺术手法

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角度写。

呜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味觉描写。这便是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

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

写学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都传神、逼真。

4、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杂文为主,代表作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段落赏析~

2楼:要**预防

从句式上来看:1.文段开头用了三个词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形成了一个排比句。

2.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这几个词语的空间顺序是由高到底的。而蝉鸣在树叶里、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这几短语的空间顺序是由低到高的。这一句话是从静物到动物滴,你有发现吗?

从修辞手法上来看: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常我们写蟋蟀都会写它在唱歌,为什么作者要用弹琴而不用唱歌呢?因为,从弹琴一词可以看出“我”的想象力极丰富。

2.像小珊瑚珠....一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的。

本段还用了通感的手法,使人身临其境。

ps.我们刚好学这篇文章嘞,说的不通顺之处见谅。

3楼:媛

作者对百草园进行了尽善尽美的描绘,写得有声有色、有色有味、亲切感人,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4楼:匿名用户

简析:初一时就背过的文章,当时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读一读倒觉得乐在其中。首先两个“不必说”勾起读者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

两个“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样也富有丰富的童年乐趣。

5楼:雨雪之梦

从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6楼:匿名用户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赏析

7楼:匿名用户

1、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从整体到局部,整体从静景到动景,局部从动景到静景。

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仅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4、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态;“长吟”“低唱”“弹琴”是写声;“又酸又甜”则是写味。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2、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对它理解不同,因此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有的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但作者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3、艺术手法

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角度写。

呜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味觉描写。这便是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

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

写学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都传神、逼真。

4、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杂文为主,代表作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8楼:歆雨半度微凉

运用了坏境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伏”写出了黄蜂的懒散,“窜”字写出了叫天子的轻盈,烘托出了百草园美丽,温情的自然气氛,由植物写到动物,又从动物写到植物,由高写到低,由低写到高,用了空间的顺序请采纳

9楼:高初许湛蓝

1)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阅读分析

1楼 百度用户 专门解释 http chinese123 czyw rjkbb 7njxc k01 jsp 原文 http chinese123 czyw rjkbb 7njxc jxsc k01 001 jsp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阅读分析 2楼 杜海戎 的主题思想,历来概括为 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段落扩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段落扩写500字

1楼 匿名用户 冬天的校园比较的没意思 但是只要下了雪,那可就热闹多了。堆雪人和打雪仗是需要很多人参加的,这是校园,同学也多,所以玩的人也多,我不喜欢跑跑闹闹,只好来捕鸟。浅浅的雪,是不行的,需要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早已饿得昏了头,不知道东南西北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树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地9-23段

1楼 第一部分 1 8段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又可分四层 一层 1段 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是 我的乐园 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 2段 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 3 6段 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 我 的感慨 四层 7 8段 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 9段 结束 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