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都有哪些

2021-01-05 14:26:33 字数 7397 阅读 9508

1楼:匿名用户

并列关系连词: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如、等。

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

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

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

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

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

递进关系连词:况、并、且等。

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等。

2楼:匿名用户

并列: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

承接:则、乃、就、而、便、如、等。

转折:却、而、致等。

因果:因、是故、以致等。

选择:或、抑、非…即等。

假设:若、譬等。

比较: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  递进:况、并、且  目的:以、以便

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都有哪些

3楼:谢秀桃

并列关系连词: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如、等.

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

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

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

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

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

递进关系连词:况、并、且等.

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等.

文言文中连词而的用法

4楼:匿名用户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一)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 六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有哪些?

5楼:桃子君

1.并列关系连词: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

2.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如、等.

3.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

4.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

5.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

6.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

7.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

8.递进关系连词:况、并、且等.

9.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等.

1. 缀辞;缀文。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幽居属有念,含意未连词。” 唐 张说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诗:

“来藻敷幽思,连词报所钦。” 唐 崔日知 《奉酬韦祭酒示弟淑并呈诸大僚之作》诗:“连词 谢 家子,同欢 冀 野宾。

”2. 连接两个词、词组或句子的词,有“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等。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文言文中 “以”字作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6楼:miss雪域的情郎

“以”字作连词和介词的区别是:“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其后面跟名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作连词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其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面部分是谓词性成分。

以拼音:yǐ

释义:一、“以”作介词用。“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

例如:以刀劈狼首,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

以我酌油知之,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句中“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以告富者,译文: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

二、“以”作连词用。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

例如: 是以谓之“文”也,译: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2、表目的,作“(用)来”解。

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表结果,作“以至”解。

例如: 以至于寸,译:以至达到一寸。

扩展资料:

以字的相关词组:

1、难以[nán yǐ]

难于:~形容。~置信。心情~平静。

2、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

3、以还[yǐ huán]

过去某个时期以后:隋唐~,方兴科举。

4、加以[jiā yǐ]

“加以”跟“予以”不同之处是“予以”可以用在一般名词之前,表示给予,如“予以自新之路”,“加以”没有这种用法。

5、以及[yǐ jí]

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语义上一般前重后轻:这里种植麦子、高粱、玉米、谷子、棉花~其他大田作物。

6、借以[jiè yǐ]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把上半句所说的内容作为凭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略举几件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7楼:哥哥想宝宝

“以”作介词,它後面总要跟名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作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後一部分是谓词性成分。

以拼音:yǐ

释义: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以期[yǐ qī]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再接再厉,~全胜。

2.予以[yǔ yǐ]

给以:~支持。~警告。~表扬。~批评。

3.难以[nán yǐ]

难于:~形容。~置信。心情~平静。

4.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

5.以还[yǐ huán]

过去某个时期以后:隋唐~,方兴科举。

6.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自古~。长期~。有生~。改革开放~。

7.加以[jiā yǐ]

“加以”跟“予以”不同之处是“予以”可以用在一般名词之前,表示给予,如“予以自新之路”,“加以”没有这种用法。

8.以及[yǐ jí]

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语义上一般前重后轻:这里种植麦子、高粱、玉米、谷子、棉花~其他大田作物。

9.借以[jiè yǐ]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把上半句所说的内容作为凭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略举几件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8楼:随风飘散

1、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一般来说是可以补出宾语来的。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之。”——“以”后面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吃)。

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2、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

例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以撞”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即用盾来撞。

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注意: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注意:承接性

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介词后只能带名词(名词性短语)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

9楼:想象天宇

本人认为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主要是要找到规律,连词在两个并列动词之间,介词在名词前。(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你就分析句子成分就行了。

古文中连词的意义?

10楼:魔力驱风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本身无实在意义。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可分为:1、并列关系。

如连词及、与、且、从等。2、层进关系即递进关系。如而、且、况、非惟·······亦抑等 3、选择关系。

如或、其、非等。4、承接关系。如于是,然后,乃,以等。

5、转折关系。如而、然、但、则等。6、因果目的关系。

如是故、是以等。7、假设关系。如若、苟、假令。

8、修饰关系。“而”“以”常用于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两者的修饰关系。

文言文中有哪些多词一意的词?

11楼:匿名用户

焉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

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

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

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有哪些,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都有哪些

1楼 桃子君 1 并列关系连词 与 既 同 及 而 况 乃至等 2 承接关系连词 则 乃 就 而 便 如 等 3 转折关系连词 却 而 致等 4 因果关系连词 因 是故 以致等 5 选择关系连词 或 抑 非 即等 6 假设关系连词 若 譬等 7 比较关系连词 如 同 不及 与其 不如 若 则 等 8...

第二人称代词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有那些?

1楼 文以立仁 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 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如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尔安敢轻吾射? 3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6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 君与俱来。 7 吾知所以距子矣。 8 此臣所以...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有哪些,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都有哪些?

1楼 zjc 座 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 2楼 芝苔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 3楼 上网不当饭 这要看你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材,教材不同,高考内容也会不同。 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都有哪些 4楼 柳江城 文言文常用实词一共有1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