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文《一面》中,读懂了什么,第19课《一面》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020-12-31 16:57:13 字数 4846 阅读 2951

1楼:匿名用户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

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三次详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

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19课《一面》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楼:一丁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

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作者简介: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阿累尼乌斯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从小就喜欢数学,8岁进入教会学校,充分表现出在数学和物理上的天赋。

现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人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

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人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两年后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客孔学校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抗战后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3楼:红靖皋又蓝

第19课《一面》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讲述了一件: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

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写一写学完《一面》这篇课文的感受

4楼:匿名用户

《一面》读后感——一面与一生 《一面》给予读者最大的感受,不是字面上的“一面”,而是文字的背后的真正含义。这“一面”只是时间上的一面,但在阿累的一生中,这个“一面”一直在持续着。多年以前,鲁迅微笑着与他交谈;而多年以后,当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鲁迅便和他生活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面”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在精神上,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成为了永恒,鲁迅永远保持着清晰的面孔―在作者的眼里。因此这个“一面”带着五彩的光环,影响了阿累的一生可以说,“一面”讲述了一生的故事。   读者可能会问,仅仅是一面之缘,阿累为何会如此清晰地记着鲁迅,又为何如此激动地感叹这难得的一面?

你可以说这是缘分,但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心灵的交汇。阿累感激鲁迅,因为他处于贫苦阶层,口袋里装的只有一块多大洋(还是和失业工友的饭钱)。因此他对那些“高高在上者”很是厌恶,自然就对真理与爱的化身的鲁迅怀着崇敬的心态,而鲁迅确实是这样的疾呼者,所以当鲁迅与阿累真的遇见了,两颗互补的心便合到了一起。

阿累不仅在书本中看到了鲁迅的力量和火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鲁迅送来的温暖。完满的结局确是对阿累的生命鼓励的开始。从那以后,他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鲁迅的关怀下,都在鲁迅的慈祥的目光和真诚的话语之中寻找生活的力量。

阿累的生命之中便多了一个鲁迅人与人的交流有时是需要感情和机缘的,同时还要看交流双方的真诚,在此基础上的交流可以很融洽地进行,而且对双方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妈妈对孩子的呵爱、人类对动物的热爱,都是有感情的,但是一面之交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还需要缘分,因为时间的短暂必然会造成互相交流量的少,所以说阿累的“一面”带有浪漫和传奇的色彩。这样更能吸引读者,吸引读者对与鲁迅的热爱和关心。

可以这样说,你读懂了阿累的《一面》,也就读懂了鲁迅,因为在这里面浓缩了两种深沉的爱:一个是鲁迅对青年的无私的爱和博大的爱,一个是阿累对鲁迅的崇敬的爱和一生的爱。在爱里读懂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事。

可以说,我们借阿累的目光也同样与鲁迅见了一面。   短暂的一次见面,带来了一生的鼓励和安慰,这就是鲁迅的力量。鲁迅很平凡,就像阿累在文章描述的那样,而且还有着很 “贫穷”的外表,但是在这样的外表下包含了无数的最热烈的火焰,以及无数的最真挚的爱。

这火焰喷向敌人,这爱撒向青年。天下与鲁迅见过一面的人是如此的多,每一次的“一面”都有内在的感人之处在湛蓝的天空眼,在浩瀚的海洋中,在每一个青年的沸腾的血中,在一切美好事物的身边,兽迅都带着《一面》中的笑容,默默地注视着

《一面》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楼:匿名用户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在以小见大中,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名,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第2课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

请给我《一面》这个课文的重点句理解和主要内容

6楼:悦沫若芸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

课文《一面》中,“一面”除了表明作者与鲁迅有一面之缘外,还可以有怎样不同的理解?

7楼:匿名用户

作者阿累表现出鲁迅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得失/

8楼:总是少年行乐处

鲁迅除了“名人”之外更和蔼可亲的另一方面。

《一面》这篇课文这一段中用了三处感叹号,你能从中体现出什么?

9楼:萌哥哇

我也没看过你说的《一面》

但我可以告诉你感叹号的

用法以及他所表达感情回

请参考如

下例子用法

表示答强烈的感情

例:1. 我真的很高兴!

2. 你够胆的话即管走!

无论是喜(例1)、怒(例2)、哀或乐,只要带有强烈感情,均会在句尾用叹号。

表示命令、祈求

例:求求你!不要离开这个家!

叹词 例:1. 唉!

2. 啊!

3. 呀!

敬语 例:恭喜!恭喜!

“恭喜”是单独成句的敬语,故在后面用叹号。

呼语句例:孩子们!要乖乖听父母的话。

“孩子们”是呼语,加上叹号可强调说话对象。

特别用法

叹号连用

例:走吧!走吧!!再不走不行啊!!!

由一个到两个到三个叹号,表示感叹程度逐渐加强,感情比一般的感叹更强烈。

象声词例:砰!砰!砰!后山传来震耳欲聋的枪声。

鲁迅在课文《一面》中对我的态度可以用他在《自嘲》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是什么?

10楼:匿名用户

鲁迅在课文《一复面》制

中对我的态度可以用他在《自嘲》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ú)子牛: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冷对,冷落对待。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

语本《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这里比喻敌人的指责。俯首,低头,表示听从的样子。为,做。

孺子,儿童。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儿子不小心跌倒时,把齐景公的牙齿挂折(shé)了。因而鲍子曰:

“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就称齐景公为“孺子牛”。这里比喻人民大众的牛。

这是鲁迅《自嘲》中的诗句。全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又,千夫指为千夫所指,千夫指的,也就是人民的公敌。

11楼:匿名用户

这句话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千夫’在这里就是说专敌人,对属

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

12楼:匿名用户

答案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白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白杨,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楼 因为不懂才注册 白杨一课抄通过记叙了一位父亲向袭 子女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 的特点 表达了他自己为建设边疆奉献一切 白杨一课通过记叙了一位父亲向子女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 的特点 表达了他自己为建设边疆奉献一切 白杨,这...

匆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匆匆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楼 课文你来说 《匆匆》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 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2楼 匿名用户 匆匆这篇课文紧紧的围绕匆匆二字来写。先写自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再写80...

匆匆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匆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楼 卧龙先生 课文主要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表达了作者为时光的流逝而感慨 无奈与惋惜 2楼 相爱容易吗 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实现它的价值 3楼 很酷的鸡涌 写了朱自清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婉惜和无奈 匆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楼 课文你来说 《匆匆》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 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