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练习,初一文言文练习 20

2020-11-30 20:24:14 字数 6254 阅读 6435

1楼: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

“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

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

"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

”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人教版初一语文全部文言文练习题

2楼:糖果θ兜兜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遂为通儒。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题目:1、给下列的字注音

辄( ) 琅( ) 恬( ) 儒( )

2、选择解释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

1)窃入学舍( )

a偷窃 b偷偷的 c声音细小

2)听已( )

a完毕 b已经 c停止

3)冕因去依僧寺( )

a因为 b于是 c凭借

4)录为**( )

a收 b成 c做

3、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

4、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

3楼:浅雨悠

..去买文言文全解..最好是那个叫原建平的人出的..里面有一些课外习题..又有课内的文言文翻译和练习还有中考习题..而且我是初三老师要求的...

适合初中的文言文练习

4楼:匿名用户

文言文练习是《初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练习 是《现代文阅读》

5楼:天使翼菁

文言文的话 《文言文拓展阅读》

有分年级

答案上有详细解答和译文

我用感觉不错~

6楼:匿名用户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

②安敢戏君乎: 。

③如日出之阳: 。

④臣闻之: 。

2、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4、 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二)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1回:颜回,又称颜渊。2恸(tòng):哀痛之至。3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4迁:转移。5贰:重复。

1、本文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为“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发尽白,蚤死

(2) 今也则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门人益亲( )

(2)**孰为好学( )

(3)不贰过(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 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实例。

(三)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3殊:极、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 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

a、 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 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 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 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 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可办粗饭几日

(2) 何必图好吃好着

(3) 莫待无时思有时

2、 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六)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 一牛且数万斤。

(2) 募能出之者。

(3) 徐去其土。

(4)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 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 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仿写句子练习

1、 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 , , 。

2、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3、 例句: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仿句:友谊如 ,我们 , ;

友谊如 ,我们 , 。

4、 例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如果你是 , 。

5、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 ,让人 ;

语文是 ,让人 。

6、 例句: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仿句: ,是在告诉我们 。

7、 例句:我们平静地,宽慰地,带着欣喜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

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仿句:8、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仿句:书是 , 。

初中语文附加题专题练习答案

1 师旷问学

1、①向②戏弄③明亮④听说

2、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更好?

3、暮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

4、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5、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2 颜回好学

1、司马迁 纪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①蚤通早 ②亡通无

3、①更加②谁③过失,错误

4、有一个叫颜回的喜欢学习,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3 螳螂捕蛇

1、d2、①抓住,钳制②最后,到底

3、可是仔细地察看也完全看不到什么东西。

4、b4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①雨后或雪后转晴②一会儿③通“披”

2、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3、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5 勉谕儿辈

1、①用来做成②衣着,衣服③不要

2、生活不挨饿不受冻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4、在今天,我们仍要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

6 打捞铁牛

1、①将近②使……出③慢慢地④填满,充实

2、那横木就像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

3、先用两只船装满土,把铁牛系于两船之间的横木上,然后去掉船上的土,铁牛就浮出来了。

参考资料: http://****ywtd.***.**/mypage/page1.asp?pgid=114793

初一文言文《嫦娥奔月》翻译和答案

1楼 匿名用户 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

高一文言文《师说》阅读题+答案+第三段论述了什么观点

1楼 匿名用户 因题干条件不完整,缺文章,不能正常作答。 师说中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第三段与第一段有何内在联系 2楼 匿名用户 分论点是 圣人无常师,内在联系是 证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的观点。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不知道对不对,你看着写吧。 《珊瑚》一文第三段讲了什么? 3...

文言文《管仲不谢私恩》答案,《管仲不谢私恩》文言文阅读练习

1楼 匿名用户 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具体问题,所以按照我的思路给你讲解, a 在这里我先给出文章的原文 管仲束缚 ,自鲁之 齐。道 而饥渴,过绮乌封人 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 仲曰 适 幸及齐不死,而用齐 ,将何以报我? 曰 如子之 言,我且贤之用 ,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