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必赢商标
是否应该这样理解题目,应该说“如何分辨一串珠子是道教的还是佛教专的”。
一些珠子属,这些珠子的材质不尽相同,把他们串在一起,戴在脖子上,叫“项链”;戴在手上叫“手链”;古时候的**挂在胸前,叫“朝珠”。
这样的串珠,可以用来装饰、把玩、佩戴等等。这些串珠没有一串天然地就具有某种宗教属性。
佛教、道教、**教等等的宗教人士使用串珠,也是各有叫法,但基本都称作“念珠”。唯有佛教中称作“佛珠”。
所以,无法分辨一串珠子属于哪个宗教。
2楼:疯子陆南
叫得做佛珠就是佛教的东西了!其实珠串用作宗教用途也并非佛的专利。用串珠记数版
、计数的方法中、外皆有权,也不是一定用于宗教用途。中国的算盘的运算方法也叫珠算。凡帮助念经记数的珠串一般会叫作念珠,佛所用的念珠多会(并非必然)在珠身上有佛教标记卍字符号,108数的念珠串还可能绑上小型的金刚铃及金刚杵代表悲、智双运。
母珠(最大那粒)可能会有佛像或写上六字大明咒。道的念珠串就会(并非必然)在珠身有道教符号太极标记,母珠多有道祖象或划上道符。 查看原帖》
道教流珠与佛珠的区别
3楼:看趣君
区别:1、宗教意义不同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佛珠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2、作用不同
道教经典黄庭经里面,明确了流珠的使用方法,流珠是作为法器和法信使用。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
3、数量不同
念珠一般是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道教流珠的数目,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佛珠一般是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4楼:光芒星斗
道教流珠没有隔珠与背云之类的,相当于素珠。没有配饰物,甚至没有母珠。
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
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
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
“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
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经》云:
“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我国上古先民,结绳记事。而到了汉末魏晋初期,太极葛仙公首先以念珠作为念诵圣号的计数之用。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
”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
宋元时期,道教雷法和内丹修法开始流行。许多修持雷法和丹法之士亦将念珠作为炼气习定的工具。如陈泥丸真人《翠虚吟》云:
“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为胎息;手持念珠数呼吸。”《道法会元卷一七七·元素元辉府玉册》亦云:“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
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此外,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五·正一忠孝家书白捉五雷**》中,亦有祭炼念珠作为驱邪伏魔的法器之用。
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
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
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
“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
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5楼:匿名用户
念珠属于佛教法器,但不属于佛教原始法器“比丘十八物”,而是由隋唐净土宗高僧道绰发明。道绰生于北齐河清元年(公元562年),圆寂于大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生平事迹载于初唐高僧、佛教律祖道宣所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绰每日念佛七万次,曾经使用麻豆作为念佛计数,每念佛号一次,即数豆一枚,常年累计达到百万斛。
后来使用木栾子(又名无患子)穿为一串,用来计算念佛次数,并将此法传给道俗。但是念珠仅仅用于计数,所以没有形成佛制,随后大唐开元年间,狮子国三藏法师不空译《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武周长寿年间,天竺僧人宝思惟译《校量数珠功德经》;另有《木槵子经》存世,方才完善念珠礼制。
道教也有念珠,最先出现于南宋道士白玉蟾所撰《上清集·学道自勉文》:“又如葛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于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如是勤苦,久而行之,位至玉虚紫灵普化玄静真人。”但是此文并非信史,“玉帝全号”始于宋真宗,“玉虚紫灵普化玄静真人”未见史载,《閤皂山志》详细记载葛玄所得诰封,宋徽宗诰封“冲应真人”,宋理宗诰封“冲应孚佑真君”。
道教诰封则为“太极左仙公”,《全梁文·卷四十七》收录南朝陶弘景所撰《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由名即可知义,文中却无“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八字赞文,八字赞文仅见于元末明初的《诸师真诰》,诰云:“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可见八字赞文并非封号,《上清集》所说“玉虚紫灵普化玄静真人”,没有前代诰文可考,未为信史。
流珠含义广泛,不同**之中意义不同。
东晋《抱朴子》云:“吾今知仙之可得也,吾能休粮不食也,吾保流珠之可飞也,黄白之可求也”,又云:“昔黄帝生而能言……故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又云:
故仙经曰:流珠九转,父不语子,化为黄白,自然相使”,可知流珠在此书之中是为丹丸。
南北朝《三元流珠经》云:“凡人两眉之间近上,却入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四寸为流珠。流珠宫内有上太一君,宝座光明,冠於紫房,司命往还,谘禀命录,有过则削生注死,有功则除死上生”,流珠在此经之中是为与明堂、洞房、丹田相邻的穴位,流珠宫内还住着一位神人,考校道士功过。
又云:“凡修《太微黄书》八卷,精密有效,乃见流珠。不见流珠,沦溺八生,往还劳苦,无由升玄。
玄升之要,在乎流珠”,可见必须修炼八卷《太微黄书》,才能显现流珠,而且“玄升之要”皆在流珠,流珠显现就能得道**。又云:“三元流珠经,司命之所行,其道妙大,五经之尊。
受之用白真珠,员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绛黄二帛各二十四尺,誓阴阳灵官,延昌和之道,质二十四炁,结盟清斋,启告而付”,三百六十五枚白真珠与红黄两色布帛皆是授经仪式所需法器,它们与流珠没有直接关系。
唐朝《太玄金锁流珠引》云:“王君再问:流珠何不解说?
尹君曰:流珠是北斗九星也”,可见流珠乃是北斗九星,又云:“此亦是太上老君分身,故称托胎出号老子,而授流珠履年之法”,可见本经乃是“流珠履年之法”,即演化北斗九星而成的法术,又云:
“人以修行步纲,故曰流转随珠。【注】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可见“星圆如珠”之“星”即是北斗九星,只是星辰光芒形似珠子,所以称为流珠。
由此可见,流珠是为丹丸、穴位、北斗九星。它与念珠区别明显。
穴位称为宫、台、流珠,这是道教经典之中常用的方法,比如《云笈七签·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
“若得三宫存玄丹”,“三宫”即是三丹田之宫。
“太一流珠安昆仑”,注释说“太一流珠”是“目精”,《洞神经》云:“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指上丹田也;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指下丹田也。
《孙真人卫生歌》云:“子欲不死修昆仑”。
“重重楼阁十二环”,是谓喉咙,十二环相重,在心之上,心为“绛宫”,喉咙好比宫上之阁楼,故名“十二重楼”,《金丹元奥》云:“何谓十二重楼?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
“自高自下皆真人”,上、中、下三丹田之宫,外加十二重楼,皆有真人驻守。就如《三元流珠经》所说流珠宫内住着上太一君。这是道家观想法门。
道教佛教儒教道教佛教和儒教的区别
1楼 莫文灵云南 儒释道三家之别 儒家讲天理 道家讲论道 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 道家讲出世 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 道家讲自然 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 道家如中学 佛家如大学 宣化上人语。 儒家如粮店 道家如药店 佛家如百货商店 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 道家求逍遥 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
佛教、道教、神仙的区别,佛教的佛菩萨和道教的神仙,究竟有什么区别?
1楼 匿名用户 佛教 道教是人世间的宗教,神仙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修佛修道就是想去做神仙。 2楼 匿名用户 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不需要区别,只要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3楼 凡夫的勇敢 佛法让人脱离六道轮回。道法修行让人提升上天界。神仙是修行道法的成就者。 佛教的佛菩萨和道...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神有什么区别,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1楼 匿名用户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神,和哲学的自我本质一样,都是自我意识,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名称,哲学是自知的自我意识 而宗教是朦胧的信仰 不自知的自我意识。 2楼 匿名用户 佛教没有神,只有佛,道教的神仙是我们中国自主产生的,而佛教确实印度传国来的。 3楼 匿名用户 最大的区别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