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师说》解释,译文,赏析

2021-01-25 20:41:40 字数 1730 阅读 1501

1楼:红袖芋艿

《师说》译文

韩愈(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①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 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老师也就在**.

①〔庸知〕哪管.庸,岂,哪;知,识别.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

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

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幺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

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能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幺!

(三)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

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急古诗文赏析,跪求古诗文解释及赏析!!~ 急!~~~~

1楼 妖道 《长安即事》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 翻译和赏析分别如下。 一 古诗原文 长安即事 唐 李频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 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 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 二 诗文大意 遇上富贵人家的时候总是不敢路过...

送杨少府贬郴州译文,只要译文,不要鉴赏跟解析

1楼 怒火释放 送杨少府贬郴州 唐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译文如下 明天你就要去衡山和洞庭湖了,在那里对着秋月,常常可以听到猿猴的凄清的啼鸣声。 杨少府一旦看到通往帝京的水路很近时...

《韩休为相》的文言文注释,韩休为相字句翻译

1楼 用无视诠释一切 注释 峭直 严峻刚直 干 求取 允 与 相当 4 易制 容易 5 及 到,至 6 掺 sh n 拿 7 临 面对 8 同平章事 官名 9 殊 特别 很 10嵩 萧嵩,唐朝丞相,军事家 11 以 为 把 当做,这里指作为,担任12 游 游玩 13 辄 就 14 寝 睡觉 15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