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戒子》解析,《周公诫子》的译文

2020-11-26 18:11:05 字数 5864 阅读 3419

1楼:匿名用户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名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译文:周成王把鲁国封给伯禽,周公就告诫他说:“去吧,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又辅佐天子,我对天下的人才也不敢轻视。这样洗一次头发中间要停多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待客人,进一次餐中间要停下多次来接待客人,仍然怕失去天下的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一定会有安定;用谦卑态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人口众多、兵马强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的办法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的方式来保有渊博,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逊的美德。那尊贵的是天子,拥有全国,遵循的都是这些美德。不谦逊就会失去天下,自己也要灭亡,桀、纣就是这样,能不谦逊吗?

《周公诫子》的译文

2楼:9点说史

译文: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

“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

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卑:

低下。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周公诫子》:中国著名的古训。

扩展资料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而应做到如下六点美德,才能富有四海:

一、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

二、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

三、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

四、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

五、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

六、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而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谨记父亲“谦逊谨慎、礼贤下士”的家训,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3楼:匿名用户

相(xiàng):1.辅助.

如:吉人天相.2.

宰相.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的部长.4.

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如:

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如:好言相劝.3.

姓.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4楼: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5楼:匿名用户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周公戒子》在 世说新语 中的哪一篇?

6楼:情歌悠扬

周公篇周朝以前的人啊,没有那么多学问,给孩子起名字都是看孩子长得像什么,就叫什么。你说是吧,姬旦。

周公小时候挑食,要是碰上了不喜欢吃的菜啊,一定会当着客人的面儿就吐出来。老百姓知道了,都说:“这熊孩子不做作,长大了一定是个正直的人。

”于是大伙儿纷纷离开朝歌,进入西岐。后世的曹操很是因此感动,写诗称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很快长大了,变成了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年轻人。他爸看他靠谱,就在西岐给他说了一房媳妇儿。新婚当夜,周公面对新娘直挺挺地站着,还对新娘说:

“我爹说对人礼貌就要站如松。”新娘噗嗤一乐,说“你裤裆里那个东西也对我礼貌起来了。”从此以后,夫妻之事也被称为行周公之礼。

7楼:哈哈哈

周公戒子似乎出自《韩诗外传》,世说新语没有

《周公戒子》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8楼:匿名用户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9楼:韩琴

《周公诫子》中心思想: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诫子书》中心思想: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劝勉其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作者是西汉韩婴,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文章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诫子书》为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2016年,本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

扩展资料

《周公诫子》文章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文中提到了六种“谦德”: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

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周公诫子》中“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六者指

1楼 匿名用户 总体概括为 谦恭 概括一下就是 1 恭敬 2 节俭 3 谦卑 4 警备 5 大智若愚 6 放低姿态 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 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 皆谦德也是什么意思 2...

周公子提出的六种俭德是什么,周公诫子提出的六种谦德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恭,俭,卑,畏,愚,浅。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 纣是也 可不慎欤! 周公...

周公解梦.梦见大白鹅子掉悬崖,周公解梦梦到掉落悬崖

1楼 匿名用户 梦是人的潜意识在头脑中的反应。所以不要相信梦了。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工作和生活吧,祝你好运! 2楼 匿名用户 梦到鹅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好的寓意,就是说你的生活要有贵人帮助你鸿运当头好事来了 3楼 匿名用户 这只是做梦,证明你的睡眠质量不是很好,需要适当的调理一下身体,提高睡眠质量 4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