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顶针手法的诗有哪些,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2021-01-20 16:45:13 字数 5144 阅读 7745

1楼:匿名用户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①秋雁:喻李云。

②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

2楼:这也是不可能滴

里边找找http://zhidao.baidu.

***/q?word=%b6%a5%d5%eb+%ca%ab&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3楼:匿名用户

仅供参考:

顶针:用上一句的结尾部分做下一句的开头部分,使前后两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

好处:顶针的好处是能够使原来彼此相对独立的诗句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朗读起来也显得十分连贯,诗歌本身也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汉末乐府民歌《平陵东》就熟练地运用了这种方法。

有诗句与诗句之间采用顶针方法的,如宋代诗人王十朋的《杜鹃岩》:

游宦三年乐事违,岩花笑我鸟催归。

归来又被岩花笑,笑我登岩何太稀。

有些词曲,部分句子需要重叠,实际上也等于采用了顶针方法,如南宋刘克庄的一首《忆秦娥》: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此词两处顶针,将上下片前后两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借此词表达了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偏安政策强烈不满,对时世沧桑的无限感慨。可见在词曲中局部使用顶针手法效果也非常好。

也有章节与章节之间,诗与诗之间采用顶针方法的。如王安石《忆金陵三首》,每首绝句间都用顶针的方法加以连接:“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缈缈水茫茫。”“烟云缈缈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煌。”

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哪些

4楼:匿名用户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例句: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选自《木兰诗》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选自《木兰诗》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木兰诗》

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5、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1、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2、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二十二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3、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1)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4、连环格: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如:

(1)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2)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5楼:但是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6楼:匿名用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国诗歌中有哪些诗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

7楼:北京王嘉化妆学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藏头表白诗、打油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诗是诗人对当时情景及所处环境感受的表达方式。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8楼:春新杭安筠

李白《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含“顶真”的修辞手法的诗有哪些?

9楼:陶陶

无名氏《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唐陶渊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北魏佚名《木兰诗》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春秋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唐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1.顶真含义: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

2.上述诗词的创作背景:

(1)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

”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2)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3)《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4)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5)关于此时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对吐蕃的用兵(见单复《读杜甫诗愚得》卷一)。《杜臆》云:

“旧注谓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是也。此当作于天宝中年。”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写4句诗,用顶针手法的诗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用顶针手法的诗有哪些? 2楼 匿名用户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

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善用修辞,一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1楼 百度用户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 夸张 拟人 设问 反问 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一 互文。 互文 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 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 种特殊的...

古代诗歌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1楼 砸牛小顿的苹果 1 比喻 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为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主要包括如下四种形式 1 叫喻,即比喻的事物 喻体 和被比喻的事物 本体 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有的省略比喻词,如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