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选自什么,山中访友作者从朋友感悟到什么

2021-01-20 10:44:43 字数 3137 阅读 7391

1楼:雨停说想念

《山中访友》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杰作。

2楼:

《山中访友》是作品名字,没有选自

他的出处是1995年第三期《散文》

《山中访友》选自什么?

3楼:纵横竖屏

《山中访友》选自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文章。

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

该文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课本(07年后又编入全国通用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课《山中访友》)。

4楼:匿名用户

《山中访友》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杰作。而《月光下的探访》堪称它的姊妹篇。

5楼:匿名用户

《山中访友》选自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作者李汉荣,20世纪50年代末生于陕西勉县,现在陕西《汉中**》任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散文家。

6楼:匿名用户

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作者李汉荣

7楼:匿名用户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

山中访友作者从朋友感悟到什么

8楼:匿名用户

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抒发了大自然和人类是朋友,互相依靠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9楼:匿名用户

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仿佛看到了山泉的清澈泉水,听到了溪流的清脆响声,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气势,感受到了麻雀的活泼淘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石一鸟,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也理应去爱护它,就像作者一样,我们一定要向作者学习。

10楼:廖文萍

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生动与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抒发了大自然和人类是朋友,互相依靠的情怀。让我们明白,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是有生命的。

山中访友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11楼:demon陌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景观的思想。

扩展资料:

《山中访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杰作。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

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拥有想象力,语言运用了拟人与比喻手法,富有节奏感,显现出山中景色的美好。

李汉荣先生给这篇美文起了一个让你容易往“写人叙事”方面思考的题目——山中访友。乍一看,你一定以为作者写得是去山中探访一位隐者,等你读全文后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山中访友”这个题目是全文之眼。

这个题目很精彩,“山中”指出了地点,“访友”说明了事件。

精彩处当然在于“访”和“友”两个字上。访是探问,看望的意思;友即朋友、故人。写景之文用“访”——看望,作自己的行动取向,而不同“赏”更不用“游”;对景物的称呼用了一个“友”字,使文章未始,就已给自然界的景物赋予了人格。

全文都是围绕“访友”而叙述的。全文的开头,结尾以及主体部分用了五勾带“朋友”的句子,与课题呼应,并由此全景式的叙述。

开头,“独白去访问我的朋友”。作者在开头运用富有节奏的,跳跃性的短语进行描写,表现了心情的愉悦。第一小节,作者特意将“早晨,好清爽!

”这个个人的感受放在段尾,这是有意安排的。作者的清爽不是因为昨晚的好梦,而是“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个满怀”,而且“风中含着露水和桅子花的清香”。

与这湿润的甜蜜的芬芳的微风撞了个满怀,使作者不由得发出“早晨,好清爽”的感叹。随即便有了“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经,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的念头与行动。

12楼:匿名用户

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石一鸟,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的挚友,作者创造了一个如诗如花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13楼:匿名用户

主要讲了作者是怎样去大自然拜访自己的“朋友”的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

1楼 谢小冉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 这一花一石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作者进山看景 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2楼 匿名用户 只知道拜访了古桥,鸟儿,露珠,树木,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 应该是这些,教材里都有,如果不全,去书中翻翻吧。 至于为什么以 山中访友 ...

1,山中访友,山中访友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1楼 钥尊 本文作者叙述的方式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老朋友有 树林 露珠 鸟儿 树木 溪流 瀑布 山泉。 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的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浑然一体的感觉,表达了树和人亲切而和谐的友谊气氛。 望采纳,谢谢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山中访友》1 8自然段意思 2楼 测个饿不...

山中访友第六自然段中作者联想的句子

1楼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山中访友。请你仿照第6自然段 运用联想写一个句子 2楼 彡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