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与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关系

2021-01-13 20:51:33 字数 6535 阅读 7640

1楼:小白痴

运动训练学是一本书,不是学科。具体看书的间接

谁有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这两本书

2楼:匿名用户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

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先导课,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运动解剖学是运动形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重点研究运动器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具体研究课题有:关节运动幅度与肌肉发力的关系、机械力对骨组织的影响、运动训练时肌肉内血管形态的变化、运动对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终极形态的变化以及旋转运动和直线加速运动对平衡器官的影响等。

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对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基础或/和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骨、关节、骨骼肌、心脏、血管、肝脏、肾脏、肺、大脑、脊髓和内分泌及感觉器官等的形态学基础研究,近年来有趋向于超微结构研究水平发展的趋势。

河北专接本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是一张试卷吗?

3楼:匿名用户

河北娟家炳运动减高说和运动生理学系衣装试装吗?不是的,这是两名功课,要分开来的

4楼:匿名用户

不是吧,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是方向不一样,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5楼:小佳诺言

你好同学,你应该是体育专业,河北专接本考试专业课试卷是一张卷子的,专业课总分是240。

6楼:匿名用户

河北专接本运动节呸学和运动生理学是一张试卷,是一张试卷的

如何理解运动训练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7楼:瞎起个破名吧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具体表现在:

1. 综合性:运动训练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等生物学学科,教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和运动心理学及其他相应专业的理论。

2. 应用性: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怎么练的问题。

8楼:匿名用户

运动训练学的包括学科很多,具有综合性列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

运动训练运用性运动训练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包括一般训练 专项训练 项群训练还要遵循五个原则,

训练原则解决训练行为准则是什么?,

运动内容解决练什么?,

训练方法解决怎么练?

训练负荷解决练多少?

训练安排解决怎么安排训练活动?

所以具有应用性。

如何正确理解运动训练学的课程内容 20

9楼:匿名用户

一、课程

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它系统地阐明了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基本内容、方法,以及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控制和训练计划的安排等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2.

运动训练的项群理论;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的构成 ;4.运动训练的原则;5.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重点讲述基本方法与种类区分;6.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7.运动训练中的技能训练;8.

运动训练中的战术训练; 9.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0、11、12.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组织管理 ;13.

运动队伍的管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和学科发展的变化趋势,能够利用学习的知识进行运动训练的基本指导,同时达到培养和提高应考者对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分析、总结和创新的一般科研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是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其中运动生理学是学习运动训练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1)竞技体育的概念、构成和基本特点;(2)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在地位、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的概念,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基本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

2、掌握:竞技体育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3、熟练掌握: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不作考试要求)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成绩的释义及其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释义及其构成因素。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动成绩的释义及其决定因素和运动员竞技能力释义及其构成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的释义。

2、掌握: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3、熟练掌握: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每个运动训练原则的释义、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运动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2、掌握:运动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3、熟练掌握:运动训练原则的释义。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概述、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概述。

2、掌握: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方法和整体方法的区别。

3、熟练掌握: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以及各项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以及各项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

2、掌握: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那些。

3、熟练掌握:运动员力量、速度和耐力能力的运动训练方法和基本要求。

第七章 运动训练中的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不作考试要求)

第八章 运动训练中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不作考试要求)

第九章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训练(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章、十一章、十二章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

三章主要介绍运动训练的计划种类与组织安排。

(二)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动训练中各种训练计划的类型与组织安排。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安排。

2、掌握: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安排。

3、熟练掌握: 运动员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安排。

第十三章 运动队伍的管理(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运动训练学》,田麦九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间答题和问答题(见附录)。

5、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

如:竞技体育、运动训练。

二、填空题

三、间答题

如: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四、问答题

如: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什么叫做运动训练?什么叫做运动指数?

10楼:遂昌旅游网

运动训练特点

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内容与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运动员要承担不断提高的运动负荷直至最大的运动负荷;为充分发挥每个运动员的潜力和长处而突出了个别对待的特点,其中包括很突出的个人训练;训练和比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运动训练也是对运动员的教育过程,同样要贯彻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特别是竞技运动水平较高的一些国家,在各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一门研究各项运动训练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发展方向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内容较广,一般包括:

①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特点和作用;②运动训练的体制;③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④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训练;⑤运动训练中的思想教育,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的培养;⑥多年、全年训练的安排和计划;⑦训练水平的测定和评价;⑧少年、儿童运动训练的特点等。

联系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内容与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多种学科的有关知识。在自然科学方面涉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统计学和控制论等;在社会科学方面涉及教育学、运动社会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美学等学科。如果研究身体训练,就要运用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要研究训练水平的测定和评价,就要运用人体测量、生理机能试验以及统计学的有关知识。

因此,有人把运动训练学称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为了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深入探索运动训练的规律,在一些体育运动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体育科研所把运动训练学列为研究的重点。

在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英国等都有运动训练学的专著。这些国家还把运动训练学列为体育院系培养高水平教练员的一门必修课程。只是各个国家对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内容,不尽相同。

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运动训练学包括有运动员的卫生和营养方面的内容,英国还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列入其中。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有关运动训练的一些内容就出现在体育理论这门学科中。70年代以后,在体育理论中已初步建立了属于运动训练学内容的学科体系,并向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方向发展。

运动指数是考虑气象因素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紫外线、风力、气压、温度、光照以及雨雪沙尘等,为广大老百姓提供的是否适宜运动的建议。运动指数分为3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运动。

运动训练学研究生,的运动训练学研究生考试都考哪些书

1楼 都考什么科目?最好是书名?什么样的教材? 这个很难说吧!研究生考试不是你想考什么就考什么的。你先要选好了报考哪个学校的这个专业的,然后看人家学校要求考什么呢,按照学校要求的科目,教材复习考试就可以啦! 具体的教材什么的,各学校的 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的。 2楼 匿名用户 首先硕士和研究生有的区别...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运动训练专业的学士学位属于哪类?

1楼 匿名用户 《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从实践过程来看 它包含着运动 运动训练学》源于各专项运动实践的专项训练理论 但又不同于专项训练理论。 2楼 匿名用户 本身全都没用 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实战加不停的训练是根本,往往要把动作定型规范,没有成千上万次重复是出不来的。 运动训练专业的...

《运动训练学》中,基本技术和高难度运动技术的名词解释

1楼 海星很美 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 每题 4分,共即分 1 运动训练 2 竞技水平 3 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 运动训练手段 二 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2分,共40分 1 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 运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