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021-01-13 17:20:21 字数 4502 阅读 5292

1楼:云起九天

画龙点睛

总结全文的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楼:匿名用户

内容上,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是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升华主旨,画龙点睛。

事例:文章《表叔与阿婆》 最后一段“表叔死后留下许多东西,其中最醒目的是 那辆自行车,干干净净,锃光瓦亮 ”的作用?

结构上:(1)和前文表叔擦车的描写相照应。

内容上: (1)表现了表叔爱干净持之以恒的个性(2)象征表叔一生清白做人、洁身自好,有操守的闪光 人格。

(3)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使文章含蓄蕴藉。

3楼:乒乒乓乓

总结全文,利用简明的语言解释说明全文的具体内容,重新简述了文章的内容,使读者加深了文章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明主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画龙点睛)。

首尾呼应,使文章有始有终,结构完整。;结尾照题,围绕着题目点题;突出中心,使得中心思想更加明显;升华主题,使得文章的层次得到提升,更加富有深意。

扩展资料:

《文章》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作品,如诗歌、戏剧、**、科学**,记叙文、议**、说明文、应用文等等。“千古文章未尽才”“文章千古事”“文章憎命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等,都是现在所说的文章的意思。

更广义的文章,也包含“学问”“奥秘”等意思,如“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但对其概念内涵的揭示似欠斟酌,定义并不严格。

新近出版的写作论著,或沿用旧说,或虽有改动而仍值得商榷。本文拟从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要求出发,结合有关知识,对这四个要素概念的种种“定义”质疑问难,并试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以就教于写作界同行。

最常见的定义是:“主题是文章中通过具体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这个定义由来已久,似无庸置疑,但仔细想来,它似有片面之嫌。

常识告诉我们: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定义只及“达意”(表达的基本思想),而不及“表情”,岂不为缺漏?

或谓“达意”即“表情”?

岂不是说情感与思想等同?但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情感是与思维不同的心理过程,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内容。虽然思想左右情感,但情感也会左右思想。

详而言之,在实际心理过程中,有时思想是主流,有时情感是主流,尽管二者不可割裂。美国的j.m.

索里、c.w.特尔福德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

“当全部反应在性质上主要是情感反应时(主要是内脏的),观念性的期望与知觉的和概念的意义(主要是神经的)同样也可以成为全部反应的组成部分。”

反之亦然。心理过程中思想与情感所占地位的不同,“外化”或表现为不同文体中主题类型的不同。在逻辑类文章中,是“理为主”,在形象类文章中,是“情为主”。

文论上说的“辞以情发”就是指的后者情形。

各种形象类或文艺类文章,旨(主题)在“表情言志”,“以情感人”(不同于逻辑类的“以理服人”)。写这类文章,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乎情——“能憎,能爱,始能文”(鲁迅),终乎情——“情尽言止”。

所以,为使“主题”或“主旨”的定义更有涵盖性,定义的中心词就应是思想与情感二者,即定义为: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这样,定义对逻辑或形象类文章都适用。实际上,人们(例如语文教师)在分析、归纳一些文章的主题时,通常总是说:本文通过××(材料与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有的虽不写“抒发了××之情”,但那个“主题句”却是把理、志、情融为一体,包含“情志”内容的)。

可见只言“思”不言“情”的主题定义,也与“主题”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内涵不相吻合,而修改后的定义则可避免这一点。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这就是“情感思维”。

在“情感思维”中,情之所至,材料跃然,思如流水(联想和想象的纽带就是情感)。作家的经验证明:正是在情思激越时,妙笔才能生花,写出文情并茂的传世之作。

即使是写逻辑类的论说文,也当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

如果把“主题”仅仅定义为“主要思想”,就会“暗示”人们去写所谓“零度风格”的文章。而“零度风格”的文章既不易写成,更不会打动读者(“零度风格”,zero style,参见朱光潜《漫谈说理文》)。

阅读呢?固然,阅读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去评析,但首先要通过形象、情境和美感等去鉴赏。主题仅仅是“主要思想”的观念,会“暗示”人们将阅读的注意力投向理性分析,而忽视形象思维(不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差,与他们自小就接受的“主题就是主要思想”这个定义不无关系)。

其实,阅读应当交错地运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领会文中情理相生的旨趣。鉴赏文学作品,既要借助想象(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相关联),又要借助分析、综合和概括(与“常醒的理解力”相关联),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所蕴含的哲理。

这才能发挥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的整体功能。定义的中心词何以用“倾向”而不用“情感”?这是因为“倾向”除含有“憎爱之情”外,还有“态度”、“趣向”等几个义项,即有更广的外延。

文体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类型也各异。

4楼:沉雨落凤

1、深化了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

4、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

5、呼应开头或题目, 使结构严谨完整。

6、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

7、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5楼:匿名用户

内容上,抒发感情,升华主题(表达思想),丰富文章,是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6楼:哎我是一个一

内容上,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文章主旨,画龙点睛

7楼:小艾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总揽全局有一个概括的作用。

8楼:匿名用户

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升华主旨,画龙点睛。

9楼:快乐小孩吉祥

内容上 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

10楼:匿名用户

肌肉男懒觉了,↘扦插曲

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1楼:猫咪

1、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答题术语)

(1)开头: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引出下文(开启下文),开篇设疑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2)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为后文埋伏笔、作铺垫(3)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结尾照题,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2、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思路)

(1)看看句子写的是什么?

(2)其中表现了什么?

(3)和上下文有何联系?

(4)和中心有何联系?

12楼:匿名用户

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基本上都起到总结的作用。或者是有一些寓意让人意味回长

13楼:咪咪精灵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

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

2呼应开头或题目, 使结构严谨完整。

3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

4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14楼:匿名用户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15楼:平凡清水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6楼:匿名用户

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做铺垫

全文是说明文 最后一段是记叙文 最后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5

17楼:一笑而过

最后一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③也有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最后一段是记叙文的作用:

充实文章内容,丰满所说明事物之形象。

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8楼:匿名用户

充实文章内容,丰满所说明事物之形象。

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有何深刻含义,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一般最后一局会作为全篇文章的总结。有些发散性结尾的 ,结尾会升华整篇文章。 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楼 匿名用户 这段话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 表明 我 和妻子尊老爱幼,他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微有点闪失给老人以及孩子带来惊恐 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 都是慢...

《九寨沟》文中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第一段 介绍说明,解释下文,概括主题最后一段 设置悬念,引起思考 o o 2楼 匿名用户 总结全文 表达中心思想吧 九寨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3楼 匿名用户 《九寨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的作用是 点明中心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以感谢对大自然 祝福九寨沟的真挚感情结束全文。...

课文塔石语文最后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楼 沐雨萧萧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起故乡的泥土小路,也联结起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在全文中起 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搭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楼 demon陌 在全文中起 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