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7 18题题乌江

2021-01-05 05:19:50 字数 3064 阅读 3681

1楼:手机用户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小题。(4分)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

2楼:百度用户

小题1: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小题2: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首中的关键语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现出对项羽的惋惜之情,第二首中的关键语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对他行为的肯定,钦佩。

点评:整体感知诗歌,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体会人物的感情,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了解可知,第一首诗中作者的战争观是:

胜败是常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我放弃,应重整旗鼓,等待机遇。而第二首更强调遇到败事之时的气节,即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考虑作者写了些什么,对待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态度,看法有什么不同,从比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求详细解答: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

3楼:带刺的男人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

定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乌江李清照课外古诗词阅读答案

4楼:匿名用户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7 ~18 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3830,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 牧:

李清照:

答案: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5楼:思语万千

这是bai

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du首脍炙人

zhi口的言志诗。

此诗dao另有题作“夏日绝内句”,李清照容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1)、(2)两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

6楼:萧衍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的角度来评价的。(意对即可)

(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意对即可)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 宋 李清

7楼:就爱吃虾爬子

杜牧认为大丈夫应抄

能屈能bai伸,项羽应对失利泰若自然,渡du江召集江东才俊,卷zhi土重来,复dao兴霸业。

清照认为无论生死都应有傲骨,绝不屈从。当然清照更多为讽刺宋统治者安居享乐不思进取之意。

仅就字面意思讲,从现代角度来看,杜牧之想法方为大丈夫也,现在太多人是为他所言之“男儿”;而清照纯粹是女子对男子个人英雄主义的盲目崇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型,若都如她意,则现在太多的“人杰”就都变为“鬼雄”了。

楼主毕业几年后,便会少了几分清照的热血,多几分杜牧的包羞忍耻。

手敲光荣,谢绝攻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两题(6分)题乌江亭 &...

8楼:童话

小题1:七言绝句,咏史(2分)

小题1: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知。(4分)

小题1:诗歌的文体知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乌江亭是谁的诗?

9楼:carrier是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0楼:嚣张的小宝

乌江亭是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的地方。 《乌江亭》是王安石的诗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小题。(4分)题乌江亭(唐杜牧)胜

1楼 百度用户 小题1 遗憾,惋惜 赞扬,肯定 2分 小题2 杜牧 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意近即可 2分 李清照 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小题1 试题分析 第一首中的关键语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

1楼 纱季丶 1 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 或 多情 腼腆羞涩 或 羞涩 ,或 腼腆 的采莲姑娘 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 或 团结 ,或 友爱 勇敢的采莲姑娘。 2 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烘托 也可写成 衬托 或者答 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 或 细节描写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咏怀古迹(其三

1楼 七七系列 1 一是写出了生长明妃的荆门与她远嫁的 朔漠 相隔千山万水。二是用雄伟的山川象征远嫁异域的明妃的勇敢和毅力。 2 杜甫时年55岁, 美人迟暮 之感与日俱增。昭君人宫见妒,遭遇何其相似,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意对即可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咏怀古迹 其三 群山万壑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