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多,一直想学习,听说老子学习渊博,就想去虚心拜访,没想到老子懂得多,就拜老子为师了。
2楼:匿名用户
因为他觉得涉及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3楼:匿名用户
因为孔子为人谦虚,知道学无止境,遇到比自己好的就应该虚心请教,所以会老子为师。
4楼:匿名用户
孔子为人忠厚老实知识渊博,不耻下问。
5楼:匿名用户
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孔子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怎么合成一句话?
6楼:光芒星斗
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
7楼:匿名用户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有孔子问礼的故事,从而五十而知天命,没有记载是否从师于老子。不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于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的问题,真实性有待考量。
1 老子其人,其生卒年代为何,生平事迹怎样,至今仍无定论,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老子作为某个具体的个体存在过,关于他的言论,其实都是战国早期由后人整理收集的。
2 这个故事出现于《庄子》,庄子是反对儒家学说中利用仁义的教化来束缚人的本性的,所以他很有可能是杜撰了这个故事,借以抨击儒家学说,抬高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
8楼:由_心
老子为周官,孔子崇尚周礼,而老子刚好熟悉周的礼乐文化,所以孔子拜老子为师,是要向老子求教礼乐知识的.
孔子为什么要老子为师
9楼:匿名用户
孔子的时代知识传播极其困难,而且垄断知识也是贵族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想要成才,很多时候不得不辗转求学。
老子是周王室的守藏史,也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
当时,很多官职像爵位一样,都是血脉相承。史官作为专管记载历史、保留典籍档案的官职,史官家族数百年传承积累必然丰富,具有学习知识、鉴古知今的先天优势。
老子掌握着孔子渴望的知识,掌管着孔子渴望读到的典籍。当然要找他。
另外,孔子师谈子师襄老聃。都是这个原因:谈子是谈国的国君,谈国虽小但历史颇久,传承着高等贵族的知识;师襄原本是尊称,意思是叫做襄的乐师,孔子跟他学礼乐之“乐”。
不为别的,人家掌握着孔子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嘛。
还有一点,孔子拜访老子时已经很有学问,去拜访也有学术交流的意思。
孔子拜老子为师的资料
10楼:海上钢琴师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有孔子问礼的故事,从而五十而知天命,没有记载是否从师于老子。不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于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的问题,真实性有待考量。
1 老子其人,其生卒年代为何,生平事迹怎样,至今仍无定论,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老子作为某个具体的个体存在过,关于他的言论,其实都是战国早期由后人整理收集的。
2 这个故事出现于《庄子》,庄子是反对儒家学说中利用仁义的教化来束缚人的本性的,所以他很有可能是杜撰了这个故事,借以抨击儒家学说,抬高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由孔子不远万去洛阳拜老子为师,我想到的两个四字词是啥
11楼:匿名用户
一个是学无止境
一个是孜孜以求
孔子很有学问,孔子拜老子为师。(用关联词语连接为一句话)
12楼:丰山暖雨
因为孔子拜老子为师,所以孔子很有学问
13楼:一天
尽管孔子很有学问,但是孔子也拜了老子为师。
孔子很有学问,孔子拜老子为师。连成一句话
14楼:匿名用户
孔子拜很有学问的老子为师
15楼:匿名用户
很有学问的孔子拜老子为师。
16楼:匿名用户
虽然孔子很有学问,但是仍然要拜老子为师。
孔子拜师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17楼:匿名用户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18楼:匿名用户
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
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19楼:九十度叠加鸭
孔子三十岁时,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去遥远的洛阳拜老子为师,几个月后,他在洛阳看见了马车,旁边有个老人,他去问他,几个月后,他果然成了有学问的人
由孔子不远万去洛阳拜老子为师,我想到的两个词是啥
1楼 匿名用户 一个是学无止境 一个是孜孜以求 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孔子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楼 解语花 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他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孔子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怎么合成一句话 3楼 光芒星斗 子觉得自己的知识...
孔子拜师这一课中说明了孔子和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1楼 又是一鱼人 孔子 学无止境,谦虚为甚。 老子 学识渊博,学富五车。 孔子简介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 1 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 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出生地鲁国陬邑 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生平事迹 孔子开...
从孔子拜师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什么,《孔子拜师》通过孔子拜师的故事体现了他什么的精神?
1楼 疯狂的王老板 今天,我读完《孔子拜师》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好学的精神。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拜师学习。他学习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学一两天都坚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老子学时,不懂就问,谦虚好学,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坚持才会胜利,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