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秋许浑遥夜泛清瑟

2020-12-26 11:32:49 字数 5450 阅读 9747

1楼:匿名用户

(1)“

残萤”、“ 早 雁 ”、“ 高树晓还密”、 “远山晴更多”。

(2)颔联:由俯察到仰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层次井然,1境界开阔。

(3)首联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整整一夜都听到的轻轻秋风,想象为在一条条悬挂着的青翠藤蔓间,秋风拂过,奏出了悦耳的清瑟声音。

或: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招,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

(1)共3分,每点 1分,答对其中任何三点就可3得满分。

(2)共3分,每点 1分。

(3)2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早秋 唐·许浑遥夜泛①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②金河

2楼:手机用户

小题1:颔联:由俯察到仰视,(1分)由草间的残萤与露珠写到天空的雁群。(1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1分)由眼前稠密的树木到阳光下的远山。(1分)

小题1:3分)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1分)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召,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2分)

小题1:颔联和颈联的描写角度的考查,“残萤”是俯察,“早雁”是仰视,“高树”是近看,“远山”是远望。

小题1:本题属于分析艺术手法类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手法才具有浪漫色彩,其次结合具体诗句与注释进行分析或演绎。尾句讲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将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是典型的借用典故以想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 唐·许浑遥夜泛 ① 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 ②

3楼:商儿海

(1)颔联:由俯察到仰视,由草间的残萤与露珠写到天空的雁群。

颈联:由近看到远望,由眼前稠密的树木到阳光下的远山。

(2)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召,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本题属于分析艺术手法类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手法才具有浪漫色彩,其次结合具体诗句与注释进行分析或演绎。尾句讲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将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是典型的借用典故以想象。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早秋三首(其一)[唐]许 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4楼:宁心

小题1: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早秋图。西风轻轻吹拂着藤萝;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小题2:前两联的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落寞感伤的愁绪。而在“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一句中,作者看到清晨高大树木的枝叶还是那么浓密、茂盛,洒满阳光的远山峰峦叠翠,生机盎然。

作者内心由淡淡秋愁转回到平和淡定,感悟到青春固然美好,人生之秋更值得加倍珍惜。(或不要感伤失去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或表达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摆脱感伤以后洒脱的人生态度。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要具体阐述诗句中所描绘的形象及特点,并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紧扣颈联在全诗内容、情感上的作用,答题时必须答出“理足”两字的原因在**。

选一首古诗中的一字写一篇文字赏析(要结合诗歌的意境)

5楼:竹露滴清响

宋祁·《玉楼春》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横”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舟的状态,也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当时想要辞官隐退,却又被逼无奈又无法辞官,写出了诗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以“幽草”“深树”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而“生”和“鸣”两个字,又在静中透出动感。诗的后两句写傍晚时雨中景色,动中有静。“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意境。

6楼:匿名用户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

7楼:被遗忘的小坏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它朴素自然的语言给予人们的丰富美感。首先是含蓄美。作品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诗人左右求索、寻找伊人的行动来含蓄地表现诗人追求的热烈、痴心的迷恋、焦急的心绪和失望的痛苦。

同时,诗歌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了。其次是意境美。诗人追寻伊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神情恍惚的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一体;诗人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的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索的景象浑然一体。

此情此景,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象无穷。第三是朦胧美。《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诗篇采用了重章迭句形式,

二、三两章的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个别词语的变换,避免了诗的板滞,增加了韵律的和谐美,也使诗意稍有递进。同时,反复咏唱,使诗所表达的感情愈来愈强烈。如「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这三句就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而凄青,由凄青而泛白,一步一步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索寞。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三句则抓住了露珠结成霜,霜花又融为水,水在不停地蒸发这种渐变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黎明已过,太阳将升。试想,他兀自一人长久地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无边的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的焦急和惆怅!再如诗中对伊人所在地点的描写,也是一章比一章清晰具体。

首章写「在水一方」,说得较笼统,次章写「在水之湄」,说得较具体,说明那里有水有草,三章写「在水之涘」,是说伊人在那水草交接处的靠水一边。由此推想,伊人这时也可能就在对岸,正等待诗人的到来呢。这么写,不仅诗的意境有所扩大,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情也显得更为迫切了。

另外像写溯洄从之的道路,先是「道阻且长」,继而「道阻且跻」,然后是「道阻且右」,这「长」、「跻」、「右」三个字的变换,就写出这条道路不仅距离远,而且坡度大,同时还曲曲弯弯,并有险阻难关。这说明要由此去寻见伊人,的确困难重重。这里越写道路难走,就越能衬托诗人想见伊人心情之急切。

至于写伊人「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也是一步比一步具体。开始先写出方位——河水的中间,进而点明是个小岛,最后又说是水中的一片小沙滩。这虽是诗人的幻觉,但使人感到又很真实。

诗篇通过这种迭唱的形式,表达出含蓄深长的意味,耐人咀嚼和玩赏。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诗,每章的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写所见之景,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笼罩全篇。蒹葭、白露,是两种最能渲染深秋凄凉气氛的自然景物,诗人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使整个诗篇都充满了「凉」意,这就有力地衬托出他寻人不见,不免有些凄婉和惆怅的心境。同时也由于心情的凄婉,才更显得深秋景色之悲凉与寂寥。

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量。

8楼:红蓼丫头

《早秋》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颔联“早雁拂金河”中“拂”字,既生动的描写出了夜幕中,大雁早知秋至,向南疾飞的场景,又给人以鸿雁无可眷恋的绝望之感,让人想起“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惆怅。尾联化用《淮南子》“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湘夫人》中“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写水波随晓风而起,为前句渲染出的悲秋氛围添了一丝清爽。这首诗写景阔大,思想深沉,感情真挚,情、景、理相溶,实乃盛唐余韵之佳作!

lz,还满意吗?祝古诗文学习顺利!

块块诗句

9楼:手机用户

遥夜泛制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10楼:手机用户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楼:匿名用户

廿二、蝶恋花两首

1. 渌 水

昔年都云书生痴,

强贼面前也敢争高

低。众人躲专尽茅舍

属里,我从河东到河西。

而今一语破天机,

试问此番苦心复谁知?

但求海边安宁日,

来生不做后人师。

2. 周 家 夼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

1. 凉州曲

思儿儿不归,

慈母心欲碎。

不知伊江水,

多少情和泪?

2. 张大千

望穿故乡水,

梦中几时回?

苍天雨霏霏,

为我把泪垂。

3. 雁门关

山上鸣号角,

山下弄大潮。

大雁归来时,

报我最辛劳。

4. 照夜白图

昂首望九霄,

屈指数英豪。

风云多变幻,

唯我最逍遥。

5. 徐 福

千年琅琊港,

满目尽凄凉。

孤雁悲鸣时,

声声欲断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兴(其三)杜甫千家山

1楼 柔情 小题1 颈联用典,以匡衡 刘向自比,表达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 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借 同学少年 的农马轻肥,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 小题1 答案一 用 静 字更佳。 静 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与全诗意境 诗人心绪妙合无垠。改为 尽 字,虽然朝晖照城郭的画面壮阔,气势恢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

1楼 外人 1 写 送 字静中显动,引出 寒声 ,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1分 动 字揭出 客情 ,自然贴切地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1分 送 动 二字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 融情于景 , 1分 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 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绝句二首(其一

1楼 王瑾 小题1 1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 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小题2 前二句的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组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