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风俗是怎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2020-12-09 16:35:22 字数 4547 阅读 4986

1楼:匿名用户

一、社会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割据局面.

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也不是绝对的.**背景下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魏、蜀、吴三国实现了局部范围的统一,十六国北朝时黄河流域曾先后出现过前秦、北魏和北周的三次统一,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

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为结束**混战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曹操、诸葛亮、祖逖、王猛、刘裕、北周武帝等都是为统一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割据带来的后果.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三国鼎立时期,国家虽然**,但比起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战争已经大为减少,魏、蜀、吴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大力发展生产,南北人民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在三国政治、外交舞台上,上演一幕幕历史活剧,充满了生机.总之,统一固然比**要好,但不能绝对化,对具体的情形要做具体的分析.

二、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割据混战.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趁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纷纷迁居内地,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还先后建立起政权.

如西晋末年,匈奴 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据有并州,建立了“汉”政权,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十六国之中,除了前凉、西凉和北燕为汉族人建立以外,其他都由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建立.北朝中的所有政权,也都是迁居内地的西北、北部少数民族建立.这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方的越族、西南地区的夷人,也都与内地封建王朝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

经过长时间的杂居相处,共同经历割据混战的苦难,各族人民之间增进了了解.民族界线越来越小,社会上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北方表现得最为明显.

北魏孝文帝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出现.当然,促进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因素很多,我们之所以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他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积极地顺应这种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历史的进步.经过民族融合,许多以往的民族消失了.

像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叱咤中国北方的匈奴族,到南北朝后期已经不见其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血液,内地经济生活中增添了新的成分,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创立的均田制、府兵制等都为以后的中原王朝所沿用,这些都为下一个繁荣时代的来临创造了条件.

三、门阀大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义**集权制度遭到破坏,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面貌.

门阀世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的进一步发展.门阀世族统治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是这一时期除社会大**、民族大融合之外的第三大特点.

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东晋和南朝前期,是门阀世族的鼎盛时期.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在北方豪门大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的门阀世族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不平等的条文规定,但事实上是不平等的.

那时,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庄园,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善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等.士族把特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世族门阀统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时的八王之乱,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江南大开发

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较大的开发.

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积、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而和闽江流域.

江南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都有不小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打下了基础.

五、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在国内逐渐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南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穷苦百姓在苦难中挣扎,渴望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让痛苦的百姓在渺茫的“来世”消除死亡的威协和流亡的苦痛,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而儒家经学的迂腐没落,玄学又只能在士人中坐而清谈,民间的道教又往往成为农民组织的工具.多事动乱之秋,自己都感到世事无常,佛教很快就被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宣扬,用它来加强思想控制,维持统治秩序,正如刘宋文帝说只要百姓皈依佛教,“则吾生致太平,夫复何事!

”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窖,南方修建寺院.佛教有较广泛的信徒,也出现了不少名僧.中亚和印度等南亚的哲学、逻辑学、医学、语言学,艺术成就以佛教、佛学为载体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精神文化,佛教盛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兴佛与反佛的斗争也就不足为奇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2楼:苏决小姐

第一、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第二、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第三、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第四、带有**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华夏大地上的兴盛时期。

佛寺大量出现,信佛之人不断增加,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甚至一些儒生,都开始信佛。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大臣郭祖深上疏谓:僧尼十余万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足可见当时佛教之兴盛,信佛人数之庞大。

佛教为何兴盛?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自汉武帝大一统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统治者开始奢侈腐败,贪图享乐。这就导致了**的控制能力减弱。

社会上土地兼并也日益严重,大量百姓失去土地,生活贫困。

到了东汉末年,矛盾激化,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之后虽西晋短暂统一,但经历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百姓生活依旧没有改变,社会依旧是动荡不安。一般说来,每逢社会混乱,各种思想就会自由传播弥漫。

所以这就为佛教的流行提供了社会土壤。

另一方面,当时的统治阶级也大力支持佛教发展。从南朝来看,梁武帝信佛,在他的推动下,佛法在南朝盛极一时。梁武帝身体力行,虔诚拜佛,他自己“日一蔬膳,过中不餐”并且“永断辛膳”他还诵经讲学,撰写文章。

而在北方,统治者更加支持佛教发展。

因为十六国中很多统治者是少数民族,他们入主中原,但内心存在一种自卑感。因此对同为外传而来的佛教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并且佛教的主张有利于他们用来“糅化人心”。他们就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广建佛寺,使佛教在北方发展到了极高的高度。

除却社会环境和统治者支持的客观因素外,佛教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样极为重要。佛法主依自力,非依他力;主救世,不主出世。佛教提出一“涅槃”境界,主张“三世因果轮回报应”。

倡导一种永恒的观念,更关注人的内心。

这些就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的心理。统治阶级生活奢华糜烂,富甲天下,但物质的丰富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精神的空虚与恐惧,他们急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强调内心精神,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战乱年代,士人阶层收到极大冷落,读书无法出仕,使他们心灰意冷,加上儒家大群体观念在这一时代已被丢弃,很多士人另寻他道,遁入空门。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饱经战乱,生活十分穷困,他们内心十分向往佛教所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开始信佛拜佛,求得来世幸福。

佛教的主张符合各阶层心理,所以信佛人数不断增加,佛法大盛。一些佛法大家的人格光辉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当时社会动荡、政教衰息,但如道安、僧肇等大家,一方面诚心求法,追求内心;另一方面则关怀天下,心系苍生。

他们不是只期满足个人私求,不是一般佛者的个人主义,而是对社会和人民都有着一种很大的热忱,悲天悯人,志向宏大。这些佛学高僧,突破了佛法的局限,使佛学的光辉更加耀眼。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之所以兴盛,实是其符合了潮流,迎合了人们心理。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佛学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1楼 匿名用户 一是出现以茶养廉示俭 两晋时代, 侈汰之害,甚于天灾 ,奢侈荒淫的纵欲主义使世风日下,深为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于是出现了陆纳以茶为素业 桓温以茶替代酒宴 南齐世祖武皇帝以茶示简等事例。陆纳 桓温等一批政治家提倡以茶养廉 示简的本意在于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这休现了当权者和有识之士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书法局面是什么,魏晋南北朝的书法是什么特点

1楼 漫阅科技 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传统的儒学受到冲击,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再加上书写材料如纸的普及等因素,就使得书法转入文人之手,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出现了张芝 钟繇 王羲之父子等一批名传千古的书法大师。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是什么特点 2楼 匿名用户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尚神韵,其中魏晋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学是怎么样的,魏晋南北朝私学是怎样的局面?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与 ,教育发展受阻,官学时兴时废,但私人教育却较繁荣,在质量上和规模上超过官学,成为教育的台柱。这一时期的私学形式,包括著名学者自行开办学馆或者四处巡游讲学,以及士族门阀的家学传承等。 魏晋南北朝私学是怎样的局面? 2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