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风格与特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特点

2020-12-02 22:17:28 字数 5693 阅读 1266

1楼:匿名用户

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浙江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德清窑;湖南的湘阴窑;四川的青羊宫窑、固驿窑;江西的罗湖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材料制成,在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

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文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基本分布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

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

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

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却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舞蹈、宗教、畜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绿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

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今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却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韵味。

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

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定,中原地区大批人士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

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火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特点

2楼:匿名用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以越窑为代表,其特点主要如下:

1、青瓷胎骨稍厚,胎色较深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而不均匀呈青灰色。器型矮胖,配以铺首、弦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或忍带、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以及龙头、虎首和熊形装饰的器足。

2、东晋中期后,青瓷普及百姓,造型简朴,装饰大大减少。纹饰以弦纹为主,少数水波纹,东晋晚期开始莲瓣纹,西晋后期的褐色点彩这是得到普及。

南朝青瓷多数胎壁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釉,少数胎松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主要是日用器皿。佛教盛行,刻划莲瓣纹成为主要纹饰,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小而密集。

3楼:聂麟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烧制瓷器的生产技术已进入更成熟的阶段。

当时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间有黑瓷等。三国时,各地的瓷窑都用当地的瓷土作为制坯原料,而西晋的越窑则可能有意识地选用了铁、钛含量较高的瓷土作为坯料,使胎烧成灰色,对釉起衬托作用,并使釉青中带灰,色调比较沉静。这一时期,南方各青瓷窑场都使用石灰釉。

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的石灰釉,其特点是光泽好,透明度高。而黑釉则是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北魏时期,青瓷烧造技术传到中原,以后又发展了黑瓷和白瓷。

而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程。早期的白瓷,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层厚的地方呈现青色,说明它脱胎于青瓷。北方青瓷、黑瓷、白瓷的烧制成功,为以后唐、宋时期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和打下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器,在南方作为日用器皿的数量并不多,大量流行的是明器。北方的铅釉器在三国至东晋时期已日趋衰落,北魏以后才开始复兴,并在汉代传统基础上有了改进,其用途日益扩大,花色品种增加,施釉方式也增多了,或黄地加绿彩,或白地加绿彩,或黄、绿、褐三色并用;从汉代的单色釉向多色釉迈进了一步,并为过渡到唐代三彩陶器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陶塑艺术不甚发达,制作简陋,形态呆板,数量不多。

但北朝的陶塑艺术则突破了生硬的作风,注意了神态的刻划,因而造型优美。这一时期的建筑用陶,继续得到发展,砖瓦的生产规模较大,产量质量都有所提高。砖瓦的大小、形制均不同于汉代,花纹瓦少见,大多数是素面瓦。

瓦当上的卷云纹渐被莲花纹所代替。吉祥文字仍旧流行,并出现印有纪年的瓦当。北魏已使用了琉璃瓦,施浅绿色的釉。

砖除了有长方形素面砖和绳纹砖外,还有供装饰用的大小雕塑砖两种。其中一面塑有神态凶猛、巨口虬须,怒目獠牙的兽面,造型生动,气魄宏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4楼:氤氲成迷

你想太多了吧,那个时候是没有陶瓷的,一般用的都是铁制的工具

5楼:柳七容若本兄弟

您好!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6楼:佳逸茶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

三国.双复耳双口罐

三国瓷器

三国时(220 ~265)的越窑瓷器胎质坚致,优质瓷的胎色呈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润;纹饰较少,只有划或印的网格纹、弦纹、水波纹等,贴塑、模印纹则比较丰富,如在谷仓上贴塑出人物、动物、飞禽、龟蛇、佛像、建筑物、铺首等。另外还有一些雕塑艺术造诣很高的瓷器作品,如捧钵蛙式水注、鸽形杯熊灯、兽柄虎子、跪羊烛台等。

三国时常见的器型有:碗、盘、碟、盒、罐、洗子、盘口壶、钵、盆、水盂、虎子、唾壶、耳杯及殉葬用的灶、鸡笼、犬、羊、猪圈、谷仓等明器。

三国.青瓷神亭壶

两晋瓷器

西晋时期(265~316)的瓷器还是以越窑为代表,胎体普遍比三国时略厚,色灰;釉面厚而均匀,呈青灰色,有的闪黄。装饰方法主要为压印、刻划、贴塑、核印、捏塑等。常见的纹饰有网格、联珠,忍冬、菱形、锯齿、水波、梳篦、楼阙、舞乐人、祈祷人、禽鸟、家畜、佛像、铺首、辟邪、朱雀、白虎、人物等等,器型除了三国时已有的盘口四系壶、洗、盆、虎子等以外,还有扁壶、鸡首壶、尊、熏炉、灯、瓷俑等。

器型矮胖,盘、碗、钵等器口沿略薄,但底很厚,器足多做成兽蹄、熊形、龙首、虎头等形状。优秀之作常把器物巧妙地雕塑成鸟兽等形状。西晋时少数青釉瓷器上有不规律的褐色斑点,这最初的褐色斑点似为无意中点染上的。

晋.青瓷双系弦纹罐

东晋(317~420)青瓷的胎釉情况与西晋相似,但在装饰上却大相径庭。西晋纹饰追求华丽而东晋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篦水波纹。继东汉瓷器上出现了莲瓣纹之后,东晋晚期使用渐多。

另外,西晋后期出现的不规则褐色班点,东晋时已普遍使用。这时的褐色斑点一般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鲁眼、鸡冠、羊角等部位上。东晋时也有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如蛙形水盂),但已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子,而只是在水孟上塑出蛙首及四肢或干脆简单划几笔。

晋.青瓷雕虎提梁壶

南北朝南朝时(420~479)佛教监行,表现在瓷器上是大量使用莲瓣纹。既有在碗、盘、钵、罐上划单线、双线或三线莲瓣的,也有褐色斑点点绘简单纹饰的,还有浮雕贴塑仰莲、覆莲的大尊。

南朝.青瓷莲花罐

南朝瓷器胎体细密,广泛使用化妆土,加上烧窑技术的提高,釉面颜色青翠,玻璃光很强,有很细碎的开片。施釉一般采用浸釉法,因此釉层较厚,施釉不到底,有垂流现象。南朝器物普遍瘦高,造型优美,盘、碗、罐大多还是平底,但已出现假圈足。

这时的鸡首壶鸡头比东晋时还要高,鸡冠耸起,嘴部有孔,有的和腹部相通,已起到流的作用了,把手连接盘口的一端比东晋时更高,有的做成龙柄。南朝时出现的盏、盏托及盅盘,是从汉代的耳杯及托盘演变而来的。

南朝.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瓷器了。北朝的制瓷工匠最大的功绩是创烧出了白瓷。北朝瓷器一般实用品多,常见有盘、高足盘、碗、杯、缸、瓶、壶、盒、罐、灯等。

大多数光素无纹,有简单的弦纹,寥寥无几的划纹或捏塑花边,部分有纹饰的多划、贴、塑莲瓣,有的瓣尖部凸出翘起,纹饰多粗犷稚拙。壶、罐、瓶、尊多塑

二、三、

四、六不等的系,方系、桥形系、泥条系均有。北朝也有鸡首壶,鸡头高昂、露出胸脯,相对处龙柄连肩,龙头扎进盘口,作饮水状。

南朝.青瓷鸡头盘口壶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政治和社会特征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一 社会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 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 割据局面。 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 ,也不是绝对的。 背景下又...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有哪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有哪些

1楼 易书科技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可谓蔚为大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有哪些 2楼 夔芃芃理寿 二 两汉文学两汉散文 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 《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司马迁,字子长 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著《史记》,首创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学是怎么样的,魏晋南北朝私学是怎样的局面?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与 ,教育发展受阻,官学时兴时废,但私人教育却较繁荣,在质量上和规模上超过官学,成为教育的台柱。这一时期的私学形式,包括著名学者自行开办学馆或者四处巡游讲学,以及士族门阀的家学传承等。 魏晋南北朝私学是怎样的局面? 2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