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佛学大词典 对“玄赜”解释如下:
【玄赜】 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为禅宗五祖弘忍之法嗣。
太原祁县(山西汾阳)人,俗姓王。唐玄奘自贞观二十年(646)正月十七日至闰二月二十九日间,于弘福寺翻经院译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时,师曾任笔受之职。又于玄奘译出大菩萨藏经二十卷时,与行友同任缀缉。
咸亨元年(670)至双峰山,入五祖弘忍门下,承其教诲。后止于安州寿山(湖北),尝感得五色舍利。久视元年(700),蒙则天武后召见。
景龙二年(708),奉敕至京师,受中宗之皈依。曾撰楞伽人法志,然今不存。其**净觉即以楞伽人法志为基础,撰述著名之楞伽师资记。
该书被发现于敦煌,为研究禅宗史极珍贵之资料。[楞伽师资记、续高僧传卷
四、开元释教录卷
八、景德传灯录卷
四、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玄赜”解释如下:【玄赜】唐代僧。生卒年不详。
太原祁县(山西汾阳)人,俗姓王。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自印度归来,于弘福寺成立译场,师亦参与翻译之业。贞观二十年,玄奘译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时,师任笔受之职。
又于玄奘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时,与行友共任缀辑。此外,依《瑜伽师地论》后序所载,师为该书证文。
咸亨元年(670)至双峰山,亲炙五祖弘忍。咸亨五年,奉弘忍之命,运天然方石起塔。迄至弘忍示寂,均随侍其侧。
另据《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戒坛受时仪轨第九〉所列,道宣在干封二年(667)二月八日设立戒坛。当时受具戒者二十七人中有荆州无量寺玄赜之名。依此,可知玄赜在成为弘忍**之前,曾先师事道宣。
其后,住安州寿山时,曾感得五色舍利。久视元年(700),以学行兼备,蒙则天武后召见。景龙二年(708),奉勒至京师,中宗以师礼待之。
后于东都弘扬禅法。著有《楞伽人法志》,然已佚失。其**净觉据该书而作《楞伽师资记》,此书后自敦煌出土,为研究禅宗史的珍贵资料。
02[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景德传灯录》卷四;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
唐代佛教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2楼:神说
时间推断离真理的距离
佛法时代
像法时代
末法时代
唐代应该是像法时代,总体而言,社会对真理的认识是比较明确的。
雨赜的含义
3楼:
名字总分(仅供参考):71 ----------------------基本信息-------------------------------- 姓名:栗恩赜 姓名(繁体):
栗恩赜 农历日期:0年0月0日 属相: 四柱:
年 月 日 时 八字: 五行: 纳音:
喜用神:金木水火土 五格:天格(13) 人格(...
7453
4楼:
赜 zé ◎ 深奥:探~索隐。0466
5楼:低调家族龙
,,,,,凳彰煌簿3137
6楼:匿名用户
,,,,,殴侨辈缚7333
愿行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7楼:琳琳大小姐
佛学大词典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愿与行之并称。又作行愿。愿乃志愿,行乃行业、实践。
依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二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等之解说,志愿所向,须有行业方得满足,行业须有志愿方得结果;故愿与行常不相离,相辅相成而成其果。如一切菩萨发四弘誓愿,以六度之行业而成佛果。又如法藏菩萨于五劫发四十八愿,经兆载永劫,修无量之行业,而成阿弥陀佛。
另据大智度论卷七之说,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准此,各经论于愿力或行业之重要性所强调者各具特色。又日本净土宗各派之间于‘愿、行’之解释颇有出入,或谓‘愿’系指发愿心,‘行’则指念佛,两者均属众生自力之作为;或谓愿、行两者俱属佛力;或谓‘行’字之意义应指日常之诸善行。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
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菩提心论、赞阿弥陀佛偈]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术语)誓愿与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
‘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
‘一切菩萨增愿行。’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誓愿和修行。
8楼:enjoy蘰踄繧鍴
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不信还修学什么?
解:深解义趣,对经论要读懂理解。
行:修正自己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愿:不单单要自度还要度他,发菩提心、立弘誓愿。
现实生活中要奉行五戒十善,不能熄灭也要压制住贪、嗔、痴、慢。才能有望往生。
9楼:匿名用户
愿行,即誓愿与修行。
誓愿与修行,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
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一切菩萨增愿行。
”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
爱河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0楼:匿名用户
佛学大词典 对“爱河”解释如下:
【爱河】犹言情天欲海。爱欲溺人,故以河喻之。此外,贪爱之心,执着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亦以河水譬之。
八十华严经卷二十六有‘随生死流,入大爱河’之语。楞严经亦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爱河”解释如下:
【爱河】 (术语)爱欲溺人,譬之为河。又贪爱之心,执着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二十六曰:
‘随生死流,入大爱河。’浴像经曰:‘愿永出爱河登彼岸。
’楞严经四曰:‘爱河枯干,令汝解脱。’探玄记十一曰:
‘以有爱水所没故,为爱河。’善导之观经疏四曰:‘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
’梁武帝文曰:‘登长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
开显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1楼:荒诞不经
开:即开除执着,显:即显示真义。
关于法华开显思想,在“大智度论”专“法华经”等属,印度论师述作中,未具明显诠述,我国早于东晋竺法旷大师即倡法华“会三归一”之旨,继之有罗什三藏、吉藏、僧肇、法云等大师续倡此义。智者大师基于上述诸师思想更倡“方便”即“真实”,而完成整然之法华开显思想体系。台宗主张佛陀讲“法华经”前所说之一切经,均非真实教法(未开显),至“法华经”时始显示真实教法。
台宗针对“法华经”以教法与佛身,分立开权显实、开三显
一、开迹显本、开近显远等而论述。
另依“法华经玄义”之说,“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开显:
1。 迹门开显:乃以教法,即法华前十四品为开权显实、开三显一。
因人不知法华以前之权教,仅为导入真实方便,而执着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教,为开除此执着,故明示三乘乃方便化导,以显示唯一真实之一乘,明说方便即真实,故三乘归于一乘理。
2。 本门开显:即法华后十四品为开迹显本、开近显远。乃以释迦牟尼佛之佛身为了开除执着,于佛陀伽耶菩提树下成道之佛为近成佛,而明示其乃为现形垂迹为显示其由久远实成之佛而来。
机缘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2楼:柒七
佛学大词典 对“机缘”解释如下:
【机缘】 机,根机;缘,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机根之纯熟为缘而起。此外,禅宗师家教化**时,极强调顺应各种机缘而施行其教法。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中):‘尔看眉毛有几茎,这个具机缘,学人不会,便即心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
一、六祖坛经机缘品、法华玄义卷六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机缘”解释如下:
【机缘】 (术语)机谓根机,缘谓因缘。言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者。最胜王经一曰:
‘随其器量,善应机缘,而为说法。’净名玄一曰:‘圣人说法,深鉴机缘。
’文句记二下曰:‘演一乘之实唱,饱妙行之机缘。’四教义一曰:
‘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囗@又]禅家宗匠,临机应缘之行藏作略,谓之机缘。六祖坛经有机缘篇。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机缘”解释如下:
【机缘】 1.根机和因缘。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候,也就是机会到了。
频婆罗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3楼:光音飞乐
(一)梵语vim!vara。古代印度数量名。
又作频婆、频跋罗、毗婆诃。意译为十兆。佛本行集经卷十二所载频婆罗之夹注谓此数当于十兆。
[玄应音义卷一] (二)指频婆树之果实。其色鲜赤。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八(大三·七八二上):
‘口唇明曜赤朱色,或如频婆罗果形,亦似珊瑚及胭脂。’
频婆罗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罗网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楼 光音飞乐 一 梵语vim vara。古代印度数量名。 又作频婆 频跋罗 毗婆诃。意译为十兆。佛本行集经卷十二所载频婆罗之夹注谓此数当于十兆。 玄应音义卷一 二 指频婆树之果实。其色鲜赤。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八 大三 七八二上 口唇明曜赤朱色,或如频婆罗果形,亦似珊瑚及胭脂。 罗网 是什么意思,佛学...
悲智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无师智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楼 百度用户 佛学大词典 对 悲智 解释如下 悲智 指救度众生之慈悲与求菩提之智慧。佛菩萨具此二种功德,合称为悲智二门。善导法事赞卷上即谓,释迦及诸佛等,皆乘其弘誓,悲智双行,不舍有情众生。 此二者中,智慧属于自利,慈悲属于利他。若配于人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 若配于密宗之金胎两部,则悲为胎...
业障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佛学大词典 对 业障 解释如下 业障 梵语karmavaranana。指业即障。 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 口 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 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 一 大毗婆沙论卷一一 五 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