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最爱秋天的传说
二者是不同的修辞格。
比拟: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来写。
举例:小鸟在树上唱歌。这就是拟人。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举例:她像一只受伤的小鸟瑟缩地偎依在他的身旁。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2楼:眼泪的错觉
第一,在比喻中,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在比拟中,本体必须出现,用来比拟的事物一般不出现。
例如:“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是比喻,它的本体(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没有出现,喻体是“三座大山”。“高粱笑红了脸”是比拟,“高粱”是拟体,其本体“人”没有出现。
第二,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第三,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仍是两种事物,比拟中的甲事物和乙事物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扩展资料:
一、比喻
1.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3.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拟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例如:“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 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夏衍《野草》)野草本来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植物,作者却赋予它人的秉性:“带着斗志而来、坚韧”;赋予它以人的思想感情:“不会悲观”、“傲然”;赋予它以人的动作:
“叹气、嗤笑”。这样,野草就成了有人的秉性和思想行为特征的事物了,亦即被人格化了。
2、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 作者把适用于描写动物的词语“夹着尾巴”来描写恶霸,表达了憎恶和鄙视的感情。
又如:“有一天,他得到阳光,得到雨水,开了花了,用整个生命开朵花,蓬蓬勃勃向着生活。” (杨朔《三千里江山》) 作者将“他”舒畅的心情和精神状态比作“开了花”,十分形象生动。
比拟的修辞效果
比拟的特点是作者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它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有助于读者或听众想象的翅膀,获得对事物的鲜明的印象。比拟的修辞效果主要有三点:
1、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
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例如:“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这个例子中,“垂柳”和“芦苇”在诗人的眼中都是有情有意的,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抚摸、护卫”),也具有人的性格(“细心”),读来让人感到亲切。
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例如:“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
” (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这个例子中的“满天飞”是将人比作物,明显地带有厌恶之情。
2、 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
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例如:“在这里的人们中间,我最不愿与之离别的就是海涅,我恨不得把您也装进我的行李袋中去。
”(马克思《给海涅的信》 )在这个例句中,马克思将海涅当作行李一样来处理,是拟物的手法,显得十分风趣。
3、 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例如:“她似乎衣袋里全装着天真,一掏出来就可以用。
”(韩少功《火宅》)“天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个例中被比拟成一个有形的事物,十分形象。
3楼:小小小白
1、性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2、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3、侧重不同
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4、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而比拟把物人格化,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亲切。常常显得色彩鲜明,表意丰富的特点。
5、定义不同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叫“譬喻”“打比方”。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即拟物)和把这个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写(即拟物)等几种形式。
4楼:帅气的小宇宙
1、性质不同
(1)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2)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2、表达效果不同:
二者虽然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3、作用不同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比拟把物人格化,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亲切。常常显得色彩鲜明,表意丰富的特点。
5楼:瀛洲烟雨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详细解释:
1、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2、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而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
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性格粗犷骠悍的山野大汉。
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4、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5、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比拟句:
1、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2、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3、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4、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5、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
6楼:demon陌
二者是不同的修辞格。
比拟: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来写。
举例:小鸟在树上唱歌。这就是拟人。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举例:她像一只受伤的小鸟瑟缩地偎依在他的身旁。
拓展资料:
比喻与比拟有某些相似点,比拟、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点是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也就是用写甲事物的词来写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 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
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
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
7楼:匿名用户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
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比拟,拟人,比喻有什么区别于联系?(举例说明)
1楼 纳兰 若雪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 比喻重在 喻 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 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拟重在 拟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 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 浑然一体 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 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
初中语文比喻跟拟人的作用类似吗,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楼 路过的超人 比喻是 生动形象,是将不同类事物进行比作。 拟人是 将事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人的形态。 2楼 匿名用户 有点类似 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3楼 匿名用户 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是用...
举例说明比喻和比喻义的区别,词的比喻义与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楼 太妃糖a妃 词 的 比 喻 义 与 修 辞 的 比 喻 法 我 们 都 知 道 一 词 有 多 义 那 就 是 说 一 个 词 除 了 基 本 义 还 有 引 申 义 而 比 喻 义 是 引 申 义 的 一 种 它 是 通 过 比 喻 的 方 式 引 申 出 来 的 意 义 不 过 在 谈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