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2020-12-31 17:01:39 字数 3119 阅读 1239

1楼:匿名用户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2楼:匿名用户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楼:匿名用户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开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

所以不同的教学法对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4楼:证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这说明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才能更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呢?

一、 教师先“动情”,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

”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按照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的原理,教师先入情--动情--析情--移情。根据这一感情发展过程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学习语文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譬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学习《平分生命》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能被兄妹俩的真情所感动,学生才能体会的亲情的伟大。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感体验,产生共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中有的课文情感因素与教学效果关系异常密切,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力求做到动情而讲,使学生情动、境达。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录音、**、摄影、幻灯、**、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上课后,我先板书课题,在学生对这幅图有初步的了解后,我引导学生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和图上人物数量及牲畜数量,以画面展示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使孩子们不仅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还进一步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再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可放一丝淡淡的哀乐,教师带着沉痛的心情抒怀:敬爱的***生前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伟大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1976年1月8日,***不幸逝世,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的遗体送八宝山火化那天,首都百万群众以无限热爱和怀念的心情,伫立在长安街上,迎送***的灵车。作者把这庄严、肃穆、催人泪下的动人情景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通过饱含情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浓厚的悼念氛围中,这时,学生对***的敬佩之情,怀念之意溢于言表,自然会生发出学好此文的原动力。可见,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朗读兴趣,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进而善于朗读的好方法。

三、反复诵读,唤起情感

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

其中,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教师的范读要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白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的句式。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情感教育,以情促教,真正做到:“传为人之道,授处世之业,解人生之惑,于有意无形中点盏前行的明灯”。心动、情动,才能行动,才能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喜欢上我们的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1楼 爱漂漂淼淼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 情 的操作而综合为 情操 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 文质兼美 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

语文课上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1楼 无爱无伤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而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应用 审美 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表达能力 想象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如在教学《看云是天气》这篇课文时,我在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提问

1楼 七下八上雨正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 改变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 新课程主张还学生 学习的主人 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于是,教师要从主角 主演主动让位,一是作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