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20-12-28 22:37:23 字数 5305 阅读 5980

1楼:匿名用户

人文素质、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是先进人文思想和精神的范式,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正确阐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学生树立人文精神的榜样,学生自觉实践先进的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文化则可以落到实处。笔者从教多年,深感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引领学生准确阐释文本是传承优秀文化的

基础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学生了解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但是,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还未准确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就无法要求学生去传承民族文化。因此,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理解、顿悟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必须的。

这里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准确阐释文本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其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文本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是丰富的,如果我们仅凭已有的资料,或仅凭一家之言对学生进行强制灌输,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式学习就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准确阐释文本中的优秀文化就成为笔者的追求。

譬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做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主人,在较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正确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以往教学时,总有学生认为韩麦尔先生还算不上是典型的爱国主义人物,因为他缺乏勇气,他为什么不把学生带出课堂去与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呢?笔者让学生对此进行**,首先搜集战争题材的故事,在阅读这些故事后让学生思考兵家胜败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们经过合作**,比较深刻地意识到处于弱势的一方是很难获胜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去分析当时法兰西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土已经沦陷,作为一个手无寸铁的教书匠是根本没有回天之力的,这个时候,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法兰西万岁”的种子,便已尽到了一个教师的职责。由此,学生就能认识到韩麦尔先生的行为是理想而又科学的爱国行为。

二、教师应率先践行,做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无疑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要想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文化,并践行人文精神,语文教师便应率先垂范。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教师的故事,婚前两人恩爱,婚后小生活过得还可以,但当灾难降临到他妻子身上时,他对妻子非但没有人文关怀,反而提出离婚。试想,这样的道德败类怎配得上去做教师呢?当然这样的人毕竟只是个别,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优秀的。

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以及光辉形象给我们以启迪,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以自己光辉的形象去感染、教化学生。教师应该充当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先行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为四川汶川大**捐款时,教师就应以身作则,学生看到老师慷慨解囊,积极捐助,也会去奉献自己的爱心。

再如,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生在农村,家有农田,如果在收割季节焚烧秸秆,那对我们周围的学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想方设法让秸秆派上其他用场,那对周围学生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无论是涉及文本中优秀文化的弘扬,还是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严于律己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先于其他老师率先垂范,不光在行为上,而且还要在思想、心灵和语言上引导学生。

比如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总要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归纳和感悟,这时,我们教师运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随便,而应恰到好处。如果教师说出的语言缺乏严密性、高尚性,不能让学生形成正能量,那就会对学生产生反面导向作用。

三、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是传承优秀文化的

关键 首先,从语文课程的特征看,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充分实践,要想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就需要学生一心一意地去实践。但是,现在不少学生具有极为严重的两面性,口头上讲的与实际行动上做的有很大差距,有时还有诸多阳奉阴违的不良现象。简单一点说,初中学生虽然也知道长辈对自己关爱有加,但就是不懂得感恩。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缺乏这样的教育所致。笔者曾在地铁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大约只有四岁的小女孩,在地铁上咳嗽要吐痰,她随即拉拉了身边的母亲,母亲便从小包里拿出一块面巾纸给了她,站在旁边的我发现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将痰吐在面巾纸上,然后包了包塞给了母亲。细想来,小女孩假如平时没有这方面的习惯,这时是根本不可能这样去做的。

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充分地实践,我们老师要坚持不懈地尽心疏导和言传身教。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第一次抱母亲》的课文,读来耐人寻味。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传承优秀的母爱文化。

再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紧扣文中四次提及父亲的背影,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用低缓而深沉的语调对学生说:“你们应该既看到过父母亲阳光下的背影,也见到过父母亲月光下的背影,对一个比较熟悉的人,其背影对我们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但你们真正看过父母亲的背影吗?能够从自己的观察中体悟到父母亲的辛劳、辛苦和辛酸吗?

”利用双休日,好好地看一看父母亲的背影成了笔者让学生进行人文实践的形式,并要求学生以《背影》为题写一篇短文,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或是父母为了家庭所付出的心血。笔者发现学生从父母亲的背影中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写出了一位位比天还大的父母,不少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父母亲劳作于田间,我们应该去陪陪他们,我们即使没有劳作的本领,也应该去感受一下炎热的天气,摸爬滚打出一身泥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楼:匿名用户

感悟生命的宝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必定把“生命”看**类最宝贵的财富,从而珍惜它,讴歌它。在教学时,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建立他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传统的教学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学手段上则经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质疑,再由学生回答的方法。

然而,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师本位”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身已经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怀,忽视了对个体发展的关怀。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人文的。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3楼:匿名用户

教课文 明显是copy

局限于某一篇文章,着眼于一篇文章的话,可能忽视教育本身。

教语文 思维范畴更大,广度更高。选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优秀的文章,而由点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学引发学生对此类文章的思考,进而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处理文章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初衷。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楼:匿名用户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教育的对象是人,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激空,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所在。如何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践行的。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的主要途径。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人文精神,提升语文教育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仿铅携三个提升,以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一、提升阅读的自由度

人文精神即充分尊重人的意志,以人为本,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在阅读过程中以人为本,提升学生阅读的自由度。

1.阅读内容的自由。学生阅读不仅仅为了应付中考、高考,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扩大学生阅读内容的面,从古至今,由内而外,让学生进行广泛而自由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接触更多不同的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孔子思想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等。广泛、自由的阅读内容,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阅读时间的自由。阅读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深入思考和品读,而这就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学生的阅读时间要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细细品读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品读,才能理解得更深,对文章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才能吃得更透。

二、提升阅读的质量

要保证阅读的质量,就必须提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阅读信息的量,这个量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质量。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来确保学生阅读的质量。

1.深度阅读。初中生正在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而这将影响学生对许多作品的理解深度。

以学生阅读《陋室铭》为例,如今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宽敞、舒适的环境里,很难想象到刘禹锡为什么能在那么简陋、狭小的屋子里,还能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而学生通过深度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后,就会发现作者在这篇《陋室铭》中所寄寓的特殊情感。作者是在参加政治革新运动时得罪当朝权贵,最终导致半年内搬了三次家。

虽然住所一处比一处简陋,作者却仍能安贫乐道,借陋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之所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要深刻感受这种精神,以此来教育影响自己。

2.交流阅读。思想的交流会让人获得更多的思想和精神,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是提升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方法,在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凭借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认知,每个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主题思想的理解以及获得的感悟都不尽相同。

这样,彼此间的交流会是一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带来的是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比如:我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让学生对于勒写给菲利普夫妇的那封“福音信”进行了讨论交流,有的同学说这就是一种欺骗,有的同学说这是善意的谎言,有的同学说这也是一种无奈……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对于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到了新的内容,获得了精神上的提升。

无论阅读的内容是否相同,通过阅读后的交流,彼此都会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阅读质量。

三、提升阅读的价值

阅读的价值取向在于文本中所要传达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所要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否能被学生理解,并能把这种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帮助他们成长。朱永新教授是新教育的创始人和践行者,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朱永新教授编了一本书叫《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重塑心的文化”,书中阐述的正是阅读的价值。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体现阅读的价值。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两点进行有效渗透。

1.阅读的魅力。让学生感受阅读本身的魅力,由内而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知识,还有丰富的心灵、精神。

教师一开始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或是书籍供学生阅读,甚至可备伏以和学生一起阅读,使学生真正感悟到阅读的魅力。我想,这就是阅读的价值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心沉静下来,伴随着文字一起遨游在作者的心境与思想之中。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受到滋养的过程,收获的是人文精神的提升。

2.阅读的作用。阅读着的学生是幸福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富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提升了认知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满足了对世界认知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其以后人生的发展。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阅读的力量。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做到以本为本,更要做到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喝到“心灵的鸡汤”,都能茁壮成长。

教育的改革是思想观念的改革,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让我们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先驱者,在阅读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终身受益。让我们为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灵导师而努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1楼 形试沂巫 语文素养 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话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1 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语...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楼 匿名用户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 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

怎样培养语文学习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1楼 叶落花凋零啦 一 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建立学生良好心态和心理素质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两者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如果只是从创造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来看,这两者同样必不可少。小学语文教育的写作课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 语文教育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