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贞观之风
1、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创始人是莲花生大士。
2、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1034——1102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
3、噶举派创始于11世纪,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噶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噶举派又称白教。
4、格鲁派(黄教),创建于1409年,是15世纪**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也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
5、噶当派本是**最早出现的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
2楼:匿名用户
没有祖宗怎么来的,孙子?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特点
3楼:匿名用户
宁玛派以分散发展为主
。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并不都集中在寺院。红教僧人盘发,辫子分多股,象征无数尊怒神。
周围蓬松的头发,象征无数空行母。红教僧人身佩手镯、戒指、耳环、牛角之类,这些都作为避邪之用。出外时手执锡杖。
锡杖顶端有三股叉,分别代表本性、自性和慈悲;叉下有三个人头,象征法、报、应三身。
由于宁玛派属早期藏传佛教,因此,它的宗教仪式上还保留了用人的身体的某部分作为祭祀的遗风。这种遗风对藏传佛教的其它各派都有影响。在政教合一的藏区,自五世**起,凡**发生重大事件时,都要请宁玛派僧人来参加仪典,念咒作法。
残酷的法器、威严的法力,慑服人心,使人灵肉震颤不已!
萨迦派 当宁玛派僧人大力弘法的时候,著名僧人款·贡却杰布(1034-1102)在后藏仲曲河谷一片呈灰白色土质的地方,建立起一座“白宫”。款·贡却杰布以此为基地,传教弘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教派“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建筑在那片白色土地上的寺也就被称为萨迦寺。因为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萨迦派又俗话称为“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
萨迦派不禁止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位于后藏的萨迦寺,其佛殿后的藏经库,简直可以说是一座智慧的储存库。那里所藏一万余部佛经、佛典,是八思巴时期集中了卫、藏、康三地区的缮写家用金汁、银汁、朱砂、宝石和墨汁精工抄写而成的。堪称佛教中珍宝。
萨迦寺另有一部“方经”,长、宽各有一公尺,上下均用夹板保护着,全部用金汁写成,更被视为宝中之宝。整个萨迦寺共藏佛教经藏四万多卷,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贝叶经”。难怪充满智慧之光的萨迦寺,有人称它为“第二敦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萨迦派于公元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所设立的德格印经院,这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刊刻藏传佛教经书、各宗派重要著述、历法和医学等千余种典籍,对保护藏传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噶当派 噶,藏语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以修行。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它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曾向噶当派学习。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导源于噶当派。该派著名的大、小俄师——俄·勒必喜饶和俄·罗丹喜饶所传的因明,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新因明”。噶当派的桑浦寺,在大小、小俄师之后,一直到公元15世纪都是**讲授因明等五部大论的重要据点,为藏传佛教的学术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公元十五世纪黄教(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步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而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社会中了。
噶举派 噶举,藏语意为“佛语传承”,汉译口传。指传承持金刚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
该派的创始人是出身富裕家庭的佛教徒玛尔巴。其实玛尔巴是位在家的佛学大师,从15岁起曾到拉萨、印度、尼泊尔等地习经学法。平时,玛尔巴按印度密宗的习惯,着白色的僧裙,以后,这种白色的僧裙就成了该派世代相袭的袈裟式样了。
噶举派僧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藏族民众中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米拉日巴七岁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受尽了亲戚们的欺侮,财产被瓜分一空,生活十分艰难。
他从小开始修法,其动机十分天真,想以法术来消灭欺侮他家的“坏人”。公元1077年,他三十八岁时找到了当时久负盛名的玛尔巴。玛尔巴经过对他六年八个月的观察,确信他“根器”好、可以造就成才后,于是才对他口传了全部密法。
米拉日巴按照此法修炼,终于成了可以腾空飞行、降妖除怪、神通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被记载在藏族文学名著《米拉日巴传》中,在藏区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噶举派是支系较多的一个教派。其支系之多,是藏传佛教任何教派都比不上的。
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或善规,因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而得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俗称黄帽派或黄教。
格鲁派是十五世纪后期经过宗喀巴宗教改革后而兴盛起来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公元1373年到卫藏地区学经,先后跟从萨迦、噶举、夏鲁等派僧人学习,自14世纪八十年代初学习各派显、密经论,至八十年代末,遍学藏传佛教各派教法。他不愧为“站在所有大师肩上的”僧人,他吸收了噶当派的戒、定、慧学修并重的方法;吸收了萨迦派研究佛经学问的严谨;主张显宗、密宗并重,在密宗教义修练方面将佛教所有教派的精华吸收过来。
他著书立说,授徒传教,独树一派,在卫藏地区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4楼:北城花雨
1、宁玛派
宁玛派为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本土所固有的雍仲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雍仲本教在**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二者逐渐结合起来。
这一派别没有寺院,组织涣散,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完整的僧伽制度。他们以印派佛教为师,运用该派的经典,建立寺院,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教派。这一教派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直到后来其它一些教派产生,才由于它的特征而被称为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
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
2、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13世纪中,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
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3、噶举派
噶举派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
“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噶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发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噶举教授。
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者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
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
他7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
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荨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荨麻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84岁圆寂于聂拉木。
4、噶当派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
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
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5、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又意“善归”),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的传承**中以五世**和班禅大师最为有名,1652年35岁的五世**在清顺治皇帝接连四次邀请之后,清朝**三千众随行进京弘法,并于返藏前获顺治帝册封。
1647年班禅四世被顺治授与“金刚上师”;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
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
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
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藏传佛教里长明灯的功效,藏传佛教怎么点长明灯
1楼 如道居士 代表佛的智慧可以破无明之暗 2楼 舒心 是智慧的象征,我们在点亮佛前的长明灯的时候,不要忘记时刻使我们的心中的心灯长明不灭。照破黑暗。转迷为悟 藏传佛教怎么点长明灯 3楼 梦中 藏密非佛教,这是千年来最大之 ! 因为藏传密宗教义,是受后期印度教性力派诸外道的影响而产生 参见藏传双身 ...
藏传佛教的七珍八宝是指什么,佛教中的 五贡 七珍 八宝分别指什么?
1楼 普愿讲堂慧莲 以我看,真正的珍宝,是佛所讲说的,七觉支八圣道,也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依此修行,解脱六道,究竟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宝藏。 2楼 匿名用户 七觉意或七觉支。八支圣道或八正道。 佛教中的 五贡 七珍 八宝分别指什么? 3楼 匿名用户 你应该打错字了五贡是清代...
怎样才能当上藏传佛教僧人,堪布是怎样炼成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1楼 向日葵久久 如果您真想做藏传佛教的僧人,最好先把藏文学好,因为真要深入学习的话得看藏文经典,翻译过来的还是不行 然后就是在藏传佛教的寺院出家了 个人建议您还是先多看看藏传佛教大德开示,多了解藏传佛教,最少对选择上师和寺院有帮助,因为现在 很多,如果选错了,后果太严重 藏传佛教的寺院国内有印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