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新石家庄
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人类传播发展的六个阶段及特点
2楼:北京索莱宝科技****
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特征:
(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
(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
(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特征:
(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特征:
(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
(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
(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特征:
(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
3楼:芳志火
人类传播发展的六个阶段及特点,这样我也是不清楚不了解不会的。
人类传播发展的六个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4楼:烟火中的尘埃
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特征:
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
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
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二.文字传播时代特征:
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三.印刷传播时代特征:
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
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
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四.电子传播时代特征:
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
《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围绕着上述八大主题,提出了与人类传播的方方面面有关的一系列理论、范式和假说,形成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新版增加了一位作者--凯伦·福斯,她是女性主义传播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使这本权威的教科书基本体现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双峰并峙"的学术格局。
本书展示的传播理论的八大主题和七大理论传统纵横交织的架构体现了目前传播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在纵向的维度上,**了传播者、信息、谈话、关系、群体、组织、媒介和文化/社会八大主题。在横向的维度上,传播理论汲取了符号学、现象学,控制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批判和修辞学这七大传统中的精华。
《传播学教程》此书重点?
5楼:匿名用户
以下都是《传播学教程》的重点,希望你学业有成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p46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意义的定义p47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p48;语言符号的暧昧性p49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象征行为p51;象征行为的特点p51;象征性互动理论p52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p52;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
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p54-55;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
(一) 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64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定义:p73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密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客我的概念p78,主我客我的关系p79);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p80-81
第二节: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定义p81
一、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p82-83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p84-85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p85-88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 群体的概念:概念p89;群体的两个特征p90;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二)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p91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一)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
(二)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p92-93;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p9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对内、对外)p93
(三)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的概念p94;信息压力的概念p95;趋同心理的概念p95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p95;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p96;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p96-99
第二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 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的广狭义p99;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p100
(二) 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p101,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p101-102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一)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三种渠道p102-103
(二) 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p103;三个特点p103-104
(三) 组织内传播的**形式:书面**:会议;**;组织内公共**;计算机网络
三、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
(一)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企业组织信息输入的渠道p106
(二)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p107-108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定义p111(倒数第9行)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六大特点p111-112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p113;赖特的四功能说p114;施拉姆的概括p114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p115-116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个转变p117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电报的出现p117;电影的出现p118;广播的出现p118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电视媒介的特性p119;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的观点)p121-122;“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p123;对两种观点的看法p123-124
三、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一)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对环境的任知活动发生根本变化p125
(二)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概念p125;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p126(1-7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的不同p126;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p126
(三)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p126-127;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p127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
控制研究两个方面p129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的政治控制:国家与**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
二、利益禾逵刖
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大众传播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大众传播的定义 是由专业化的 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 1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 杂志社 电视台 电台以及以大量...
传播学原理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在生活中传播学原理
1楼 匿名用户 传播学原理太多,举一个例子。 二级传播理论 新闻上看到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得了某奖,你只是会稍微感点兴趣,但上课时你老师说起这事,你们会兴奋很多。 传播学原理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 2楼 阿瑟 1 互动性更强 2 内容更口语化 3 使用快速发布 instant publishing 软件...
人类传播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是什么,人类传播发展的六个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1楼 烟火中的尘埃 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一 口语传播时代特征 1 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 口语传播时代漫长 3 口语是最初始 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 4 局限性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