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证的拆迁协议有法律效益吗,拆迁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2021-01-16 14:11:09 字数 5255 阅读 6087

1楼:匿名用户

拆迁安置协议书正常应该有地方拆迁安置管理办公室和地方拆迁事务所两家单位盖章即可产生法律效力,不需要进行公证。

2楼:匿名用户

法律没规定拆迁协议必须要公证,只要签协议的主体没错就应当有效。不补偿要看协议上是怎么约定的,一般是到法院起诉或者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楼:中顾法律网咨询

公证不是拆迁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你们的拆迁协议还是有效的

拆迁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4楼:匿名用户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拆迁协议通常是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

的文件。表现在其权利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义务依法产生后,则受到法律的强制。

依法订立的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一、生效条件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必须有拆迁当事人的单位、姓名、经办人姓名,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迁非出租房屋,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拆迁出租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签订协议。

二、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7)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至于每一个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应视拆迁补偿方式不同而不同。对于实行货币补偿的,协议中应主要载明补偿金额、搬迁期限;对于实行产权调换的,协议主要载明安置用房的结构、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三、必须公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拆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所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即实行强制性公证。通过公证,保证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利于消除被代管人对协议的疑虑。

四、期限作用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扩展资料

一、属于法律行为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

二、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无论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二是体现房屋拆迁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即一方从对方获得某项权利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凡显失公正的协议是可撤销的。

三、合法必须性

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所谓合法行为,是指按照房屋拆迁法规规定的要求而实施的行为。如当事人的资格,社会组织作为房屋拆迁协议当事人要有法人资格;承办人签订协议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证明;委托**订立协议的要有合法手续;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时,应当出具产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等法律文件。

凡违反法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等所订立的协议都是无效协议。

四、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在其权利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义务依法产生后,则受到法律的强制。其次是依法订立的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

再就是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五、双务有偿性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一种双务有偿协议,协议的当事人依据协议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又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

5楼:傻白兔七七

当然有法律效力,对签订双方或者三方均有约束力

双方签订的协议没经过公证这些有效吗

6楼:大大小小的熊猫

法律没有规定合同必须进行公证才具有法律的效力,依法签订的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只要不是《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合同都有效力。当然经过公证的协议效力要高于没有经过公证的。

扩展资料:

一、合同成立的相关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也就是说,只要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则具有法律效力,不一定要去公证。

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的即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办理公证手续。

但是,如果双方协商需要办理公证后,合同才生效的,按双方的约定处理。

协议只要双方没有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并且意思表达明确真实就是有效的。只是说,公证是增加协议效力的,经过公证的协议效力要高于没有经过公证的。

二、(合同无效的判定)

1、显示公平的无效。

我国《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这种明显免除自己责任或明显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免责条款,造成了当事人事实上的诉讼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明显失去公正即显示公平,必须确认无效。

2、以各种方式、手段订立的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无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恶意串通或以合法的形式掩饰非法目的,订立合同中设立的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属无效。

3、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未向对方当事人提醒注意和详细说明的无效。

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设立一些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签约时既不向对方当事人提醒,也不向对方当事人做出任何说明,致使对方当事人要么懵懂签约,要么被迫接受其条款,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提醒合同中所约定的关于免除自身责任的有关条款,并对此条款的本义作出详细说明,在得到对方当事人的认可后方能生效。

4、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无效。

对于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给予特殊保护的,并且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那么无异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这种形式合法地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相违背,并且这种免责条款也是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所以必须加以禁止。

从国家法律对于人身侵害的制裁具体考量。人身伤害之责任亦不能是先约定免除。侵害人身权的行为不仅应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否定,更是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种制裁在民事领域内不是以人身惩罚为原则,而是以强制分割方法,真实支付赔偿为手段,若允许事先免除人身伤害的责任,则无法使被侵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使行为人得到应用的惩罚,使法律失去其应用的效用。

关于人身伤害的不能免责,应是绝对的,并无轻重之分。实践中此类免责条款常以以下四种形式出现:

(1)全部免责。即当事人事先约定未来的受害人放弃将来对应承担责任方提出任何赔偿的请求。此种免责条款在雇工合同中最为普遍。

(2)限制责任条款。即当事人事先约定将来的人身伤害赔偿以特定方式计算或不超过一定数额的有限赔偿。当前医疗合同中常用此类条款。

(3)限制请求期限的条款。即事先约定将来的受害人须在一定期限内提出人身损害的赔偿请求,逾期不再享有请求赔偿的权利。此种免责条款不以直接免除责任为表象,而以限制请求期限约束当事人的请求权,借此逃避法律的规制。

(4)设立固定赔偿金额或模式。即事先约定在发生人身伤害时,应承担责任方以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作为赔偿,不足部分则予以免除或以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赔偿,而不按相关法律规定据实赔偿。

5、因故意、重大过失致使他人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他人的财产损失的责任不能事先约定免除。该项规定系由过错程度控制免责条款的效力。

从过错程度看,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责任是否允许事先约定免除,与国家对违法行为否定性评价机制有关,无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是触及了社会一般道德范畴,还是属于违法范围,均应遭受否定性的评价,属于国家、社会所抑制的范畴。

当然对于因一般轻微过失而造成的损害,则同样应受到否定性评价,但因其对社会秩序、社会以公共利益危害不大,因而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调。

三、公证处可办理的业务:

各类融资合同,包括各类授信合同,借款合同、委托贷款合同、信托贷款合同等各类贷款合同,票据承兑协议等各类票据融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开立信用证合同,信用卡融资合同(包括信用卡合约及各类分期付款合同)。

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各种借据、欠单;债务重组合同、还款(物)协议、还款承诺;各类担保合同、保函;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等。

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与公证有关的法律事务包括:代办认证事务、代办登记;遗产的清点、财产物品清点,样品封存等。

四、十类事项应当办理公证:

1、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的企业兼并、转让、股权变更合同;

2、以国有资产提供担保的合同;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活动及合同的签订;

4、全部使用或者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采购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及合同的签订;

5、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合同;

6、依法强制拆迁过程中所涉及的证据保全;

7、征地拆迁过程中所涉及的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和证据保全;

8、房屋拆迁征收管理部门代管房屋的拆迁征收补偿协议、安置协议和证据保全;

9、依法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奖券、彩票的开奖;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公证的其他事项。

7楼:儒雅随和

双方自愿达成合同,经过双方签字认可后合同生效。合同不是必须经过公证,公证只是增强合同的效力。除非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必须公证,自合同公证之日起生效,那合同就必须公正才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中规定如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 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所以签订的合同如没有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的,合同有效。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分手费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分手协议有法律效益吗?

1楼 刘鹏律师 签订该协议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不违反法律 法规,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履行,可以视为一种赠与行为或者弥补损失的行为。 2楼 科教片跋街 经过双方协商,只要内容不违法,双方当事人签字以后就具有法律效力。 分手协议有法律效益吗? 3楼 找法网法律咨询 根据以上的信息,我们给予您的解答内容如...

房产赠与书没公证有法律效力吗,赠与协议如何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不公证吗

1楼 钻诚投资担保 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由于产权所有人名字没有变更,所以在法律意义上,你还不是所有权人,无法进行处分 由于以后同样面临过户交纳费用 税收的问题,也许更高,所以建议你过户最好。 赠与协议如何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不公证吗 2楼 七台河李阳平 只要赠与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内容体现了当事...

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婚前协议如何具有法律效力

1楼 风纪 空白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现代人也更具有自我个人意识,为了保障自己权益,许多年轻夫妻也很流行签订婚前协议书。就连西方好莱坞明星在准备走入礼堂之际也非常在意这部份,在步入礼堂之际就赶快拟定与签订婚前协议书,为的只是不让自己的权益在失败的婚姻当中受损太多。况且在俩人浓情蜜意时就互相协议好,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