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手机用户
(1)变化: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临时性兼管机构到正式的专门机构并逐渐设置驻外机构;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自守到废除海禁,并注意保护侨民利益。(8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2)评价:这些变化表明在列强冲击下,晚清**开始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中国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也加深了中国对各国乃至世界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并一定程度上保护侨民利益;但同时也便于了列强借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半殖民地色彩。(7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对比鸦片战争前后的相关史实概括指出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前,清**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1861年清**成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在各国设立使馆和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利益;1893年清廷废除海禁政策,国人可“随时经商出洋”。
(2)该问考查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以往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往,推动了清朝**机构和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但同时也便于列强借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
2楼:百度用户
(1)(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
(2)现代化史观。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的“《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可归纳康有为的主张;“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 “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分析目的。
(2)由材料二的“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可知其史观(视角);第二问要突出其历史地位及后续影响,即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 年)说:“中国文
3楼:萂奧
(1)相同: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李认为西方富强之本在于制器;在民用工业上采用官督商办等形式。郭认为西方富强之本在于政治制度;反对官督商办,主张商人自由经营。(10分)
(2)实质:发展私营经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分)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比较异同,应该先分析相对短小、易懂、简单的材料一,再对比材料二。材料一反映出李鸿章认为西方富强之本在于军事科技和制器,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创办民用工业;与此对比,材料二中郭嵩焘认为西方富强之本在于政治制度,在民用工业方面,反对官督商办,主张商人自由经营。
(2)郭嵩焘主张的实质从材料二中“师洋人之所利以利民,其法在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发展私营经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
4楼:爵殿
(1)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4分)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4分)
(2)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4分)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要注意抓住“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这一时间概念。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此时期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2)材料提供的信息比较直白明了:“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可以得出 “ 教育立法”的结论;“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可以反映出“拿破仑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目的”从最后一句话里面可以看出来。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5楼:手机用户
(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4分,如只答贵族奴役穷人得1分)
措施: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原主。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4分)
(2)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4分)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任答两点,得4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描述了雅典债务奴隶的现象,原因应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分析归纳;主要措施从“解负令”和财产等级制两个内容阐述。
(2)关键信息:“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
6楼:暖宝宝丶卨
(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
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导致战争爆发的。
(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表述:不完全正确。
理由: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3)原因: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后,被迫各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损失,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
(1)第一问抓住材料信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进行概括。第二问观点评价,首先表明态度,然后运用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知识进行说明论证。
(2)第一问注意时间限定“19世纪”,结合书本知识列出三次列强侵略战争。第二问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概括观点,然后表明态度,再结合书本知识指出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3)注意设问角度限制“历史”,然后结合书本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鸦片战争形势图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
7楼:蔫宝
(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楼 沉默小辉 1 农奴制日趋瓦解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对外战争失败 农民反抗斗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2 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农奴制的废除,经济上为 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条件,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上有利于杜马制度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推动封建君主制的转变。 6分 试题分析 1 该问考查...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
1楼 百度用户 1 目的 争夺地区霸权 摆脱统治危机。 4分 结果 战败。 2分 2 关系变化 西欧国家由与 争夺霸权的战争对手,发展成战后 的主要资本输出国 或成为对俄投资的主要国家 。 4分 认识 分层次给分 第一层次 外国资本对 工业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中仅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楼 陪你看海 1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有助于人民勤劳致富和获得爵位 移风易俗,百姓富裕 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4分 2 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4分 3 区别 前者强调以农为本。后者不仅强调以农为本,更强调以民为本。 3分 商鞅的 务本 思想 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