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中地数媒
语言培养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根据语言培养的目标,训练语言能力的方法可分成倾听、表达、阅读和欣赏四个方面。现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倾听能力的培养
“听”是“说”的基础,不会“听”的孩子必然不会“说”。
“倾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包含着听的兴趣、听的态度、“听”与“看”的结合(即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和“听音辨音”的能力。
和新生儿说话孩子的听力是与生俱来的,一周后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所以,孩子出生以后,爸爸妈妈就要经常和新生儿说话,特别是妈妈。不要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自己工作又忙,懒得跟孩子说话,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和新生儿讲话时,要面对着他,语言要亲切,语调可夸张一些,柔和一些,但声音不要太响。让孩子感到母亲的爱,引起愉快的情绪,从而越来越喜欢听。到2~3周时,孩子就会对你的话发出“哦、哦”的声音来回答你了。
你说得越多,孩子的反应也越多,开始形成了对语言反应的习惯,这对以后的说话大有好处。
和新生儿说话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只要他醒着,如刚睡醒时,换尿布时,喂奶时,洗澡、洗脸时,在逗孩子玩时,总之,任何和孩子接触时,都可以轻轻地、柔和地告诉他:妈妈在为你做什么,你在想什么,你在笑了,你会叫爸爸、妈妈了,等等。
从孩子3个月起,就可以利用大小便的时机,培养孩子听懂“嗯嗯”(表示大便)“嘘嘘”(表示小便)的含义,即通过声音,抱孩子大小便的姿势和孩子大小便的反应,形成了孩子对语音的理解,可以说,这是孩子最早领会的词义和最早学会的本领。
摹仿孩子的发音跟孩子“对话”是4~8个月时,是促进孩子发音器官得到锻炼的方法。孩子发什么语音,你也学他的声音,促使他更多地发音,逐渐就会发现孩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让孩子摹仿你的声音,过渡到学说单词摹仿是孩子学说话的基本方法。从9个月开始一直到入学,孩子基本上都是通过摹仿学会语言的。从9个月开始,你可以经常面对孩子,同时让孩子看着你的脸,注意到你的嘴型,反复说一个音,如“爸—”、“妈—”等,让孩子开始摹仿你的字音,使孩子逐步有意识地发出一个音节。
孩子理解词义后,就变成“单词句”了,就能用单词句来表达他的需要了。
把说话和情景(实物和动作)紧密结合起来,是使孩子理解语音的主要方法孩子理解词义是和语言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如前面举的“嗯嗯、嘘嘘”与大小便的联系就是例子。所以,让孩子学会词义,就必须使实物(包括玩具、**、**等)和语音同时出现在孩子眼前,或者把动作和语音同时出现,如抱孩子时,说“妈妈抱”多次重复后,孩子就会把“抱”与抱他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懂得这个词的含义,孩子1岁半左右时,就会用“抱”这个词与举双手的动作一起表示他要求抱他的愿望。
2~3岁时,还要培养孩子逐步养成倾听时的文明习惯如注意听是要眼睛看着对方,不要随便插嘴,要随时用“点头”或“嗯”对对方的说话做出反应,要回答别人的问话等。
要多鼓励,发现孩子听得认真时,要表扬他 孩子不注意听时,可以稍等一会儿,再用悦耳的声音吸引他,不要责怪和批评。
表达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就是说话能力。孩子的说话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话和自言自语。
0~1岁半的幼儿不会对话,一般只能用单词句、手势、表情等回应大人的话,或向**表达自己的要求。表达能力是1岁半~3岁幼儿培养的重点。
教孩子学说短句子1岁左右的孩子会说单词句,如“鞋”,既可能表达他脚上穿了一双漂亮的鞋子,也可能表达他“鞋子掉了”或“地上有双鞋”等;到2岁时,孩子平均每句话就包含2~3个词,如:“妈妈买”、“爸爸吃”、“宝宝吃”等;到2岁半时,句子长度可能达到3~4个词;3岁时则达到4~5个词了。如:
“妈妈,班班”(妈妈上班)、“妈妈抱宝宝”、“拿爸爸鞋鞋”等。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时,要十分注意自己语言的完整性、不要一味摹仿婴儿不规范的语言,而要用规范的语言去影响他。
要通过不断观察和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词汇。因为:只有词语丰富了,孩子才能说完整的句子。
要充分利用孩子同自然界接触(如到公园、动物园),与社会接触(如乘车、做客、接待亲友等)的机会,教孩子理解更多的词义。
鼓励、逗引孩子说话这是帮助孩子培养语言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让孩子喜欢说话,就必须让他感到说话的乐趣,使其产生说话的愿望。当孩子伸手指着桌上的布娃娃,表示“要”的时候,先别忙着拿给他,而是对他说:
“宝宝说‘要’(或‘娃娃’)妈妈给你拿。”让他学说了以后再把娃娃给他。以后,随着年龄逐增,让他学会说较长的短句,如“要娃娃”、“妈妈、娃娃”、“妈妈拿”、“拿娃娃”等,总之,要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他的感情或需要之后,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引导孩子说话日常生活是孩子学说话的好机会,如吃饭前,引导孩子说“宝宝吃饭”、“宝宝吃鱼”,但注意不要在吃饭过程中让孩子说话,以免呛着或噎着。
起床时,教孩子说“宝宝起床”、“宝宝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等等。其他如洗脸、刷牙、牙刷、牙膏、毛巾等都能在生活中教会他。
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会说话也是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会初步的简单对话时,可以玩“打**”游戏。当孩子玩积木、插塑游戏时,家长可以问他“搭的是什么”、“插的是什么”或“这只狗在干什么”等,让他用语言来回答。
须知:孩子在玩各种游戏时,总会有些想法,家长要适时询问启发,鼓励他把话说出来。
“看图说话”也是孩子学说话的方法,先让孩子说出图中有什么就可以了,到以后(3~4岁)再让孩子逐步根据**讲一个故事片断。
“念儿歌”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形式。先由家长念,或用录音磁带等放给孩子听,再一句一句让孩子学。1~2岁时,孩子只能学说儿歌中的某一个词,特别是每句最后一个字,以后就能跟着念完整的句子,甚至一首儿歌。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好奇多问是孩子的天性,是求知欲强的表现,同时也是锻炼说话能力的好机会。家长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而且要表扬他、鼓励他。
孩子表达错误或提出可笑问题这时,家长不要批评责怪,也不要嘲笑,而应说:“宝宝是说……(正确说法)对不对?嗯?
宝宝再说一遍”、“对,宝宝真聪明!”这样就不会伤害孩子学说话的积极性。
任何时候都是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好机会,家长要随时把握住。
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生动地讲述和朗读图画书的内容,让孩子喜欢边看图书、边听讲述,进一步指导孩子按图复述或自己讲述。
朗读儿歌、欣赏儿歌、学唱儿歌。
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故事内容。如让孩子扮演小白兔、妈妈扮演兔妈妈等,一起表演小白兔的故事。做这种游戏时需让孩子熟悉故事内容,了解每个角色该做的事和该说的话,还要准备一些相应的道具,如头饰、萝卜、白菜(均可用其他玩具替代)和适当布置环境(桌、椅、门等)。
家长要投入地进行表演,鼓励孩子创造性地表演。
教会孩子翻阅图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坐在小桌小椅前,姿势要端正,不要歪着躺着或趴着看书;注意书和眼睛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认清书的正面和反面,上面和下面,不要倒看,要一页一页地翻书,不要前后乱翻。要爱护图书、不能乱撕乱扔,看完后要放回原处等。
欣赏能力的培养
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早期阅读的能力对婴幼儿语言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文学语言能提高幼儿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能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为幼儿的智力发展打下基础,而早期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为孩子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打下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欣赏、阅读能力的培养。
当然,对孩子来说,早期欣赏能力只能做最基础的要求,让孩子喜欢听各种形式文学作品,能产生兴趣就达到了“欣赏文学作品”的目的了。如听各种儿歌、童话、神话、故事、传说以及儿童剧、动画片、电视、电影等。
文学作品的种类很多,孩子经常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由于体裁不同,欣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黄骅美术书法培训哪家好,黄骅幼儿语言培训班
1楼 匿名用户 选择培训学校的话,建议还是自己实地考察,且注意下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自己是内因,培训学校是外因 一般来说正规的培训学校大差不差,就算师资方面可能稍微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足以把一个不怎么好学的孩子送进一个好大学。 艺考是否通过的关键还在自己身上 1 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专业 ...
病毒的人工培养方法,病毒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1楼 我爱信天游 病毒研究的发展常常与病毒培养和检测方法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脊椎动物病毒方面,小鼠和鸡胚接种 组织培养 超速离心 凝胶电泳 电子显微镜和免疫测定等技术,对病毒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噬菌体的培养和检测方法最为简单。将噬菌体接种到易感细菌的肉汤培养物中,经18 24小时后,混浊...
婴幼儿的语言与思维之间有什么关系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维和语言是密切相联的,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 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可能产生作为承担工具或手段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掌握语言能力的人,总是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并表达思维的结果。一个语言能力很差的孩子,很难有发达的思维能力 一个语言混乱的孩子,思维也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