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教育应注意什么,早期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4 07:32:56 字数 5849 阅读 4990

1楼:匿名用户

大多数父母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婴幼儿的智力,于是给孩子买大量的玩具,买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书籍,其实智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智力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智能、运动智能、数学

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观察智能8个方面,每一种智能都以大脑的生理机制为依据,有其生物学基础。每个人具有的智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表现为不同智能的组合,有的智能强,有的智能弱。比如,有的孩子数学逻辑智能强而语言智能弱,所以数学成绩较好而语文成绩一般。

婴幼儿脑的发育正处在成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脑功能的动态定位特性和智力多元性,决定了智力是全脑功能状态的体现。因此,早期教育的理念,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提供一种丰富适应的环境,促进儿童整个脑功能全面成熟起来,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权威机构,为了指导教育者对婴幼儿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他们制定了若干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于早期教育的内容特别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而许多家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往往将早期教育做单一的理解。比如:

一些家长把早期教育看作是超前进行的学校教育,理解为是认字、背诗、阅读、学特长等智力开发活动。实际上,早期教育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内容大致为12个方面:

1.大脑与五官刺激;

2.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能力;

3.情绪能力和心理健康;

4.语言能力;

5.良好个性与人格;

6.良好生活习惯;

7.社会性能力;

8.求知欲开发与保护;

9.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读写算);

10.审美趣味与能力;

11.特殊才能发现;

12.特殊技能培养。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认为,在今后几十年中,很多人可能会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读写和运算技能,这些技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在历史和地理的社会研究,**和视觉艺术,体育和健康这些学科中,儿童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学科中体现出来。除了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能力之外,儿童还必须形成自信的态度和性格。

他们需要理解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

早期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2楼:江苏厚学网信息技术股份****

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还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在一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往往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情商的培养。0~6岁时发展情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是情感能力的学习最佳时期,其情感经验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早期教育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就是学习书本知识,认为孩子只要多认字、会算术、会背唐诗宋词就够了。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也是早期教育的内容之一,让孩子学会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逐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有助于孩子将来自立于社会和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早期教育不是超前教育

教育必须顺应大脑发育的客观规律去激活孩子的潜能,任何超前和滞后的教育都是违反大脑规律的,都是不可取的。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热衷于超前教育。一些亲子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态设计了不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成熟度的超前教育课程,超过了孩子身心发展水平与认知接受能力,孩子学习时感觉压力大,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厌学情绪,抹杀了孩子思维的天性,造成孩子自我评价过低,不但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3楼:小骄傲的那个

惰性养成

这是孩子早期教育必须重视的,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的惰性一旦养成习惯,那么这一辈子,这个孩子不可能变得很勤快,可能长大后会因为生活等原因稍有改变,但那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改变而已,在外人眼里,还没改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对本人来说,就已经是极限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懒惰成性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身边的人,要为他伤多少心,受多少累。他自己这一辈子,也是碌碌无为,难有所作为。

过于任性执拗

孩子专心执着是一件好事,但专心执着并不是任性执拗,这一点做父母的可要分清。执着的人指的是不轻易放弃,而任性的人是不听从任何人的任何意见,这对将来进入社会是很不好的。一个不懂得听取别人意见,一条道跑到黑的人,这辈子他会走多少冤枉路,还有的人过于任性,就变成了孤傲,而一个孤傲的人,他的一生都会在孤单中度过,快乐与阳光,基本与他告别。

别觉得嘟嘟的话是在杞人忧天,不信你自己研究一下你所熟悉的人里面,看看是不是这样。

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现代孩子常见的毛病,一家一个孩子,捧星星捧月亮的疼着爱着,那真是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训不得,连个不太好看的脸色都给不得。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只要孩子开心高兴,说什么都行。这类孩子可以这样说,长大后绝对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除非做父母的一辈子不老,一辈子用供养着孩子,当然了你还得保证你的孩子到社会上时,没有一个人会违背他。

这是不是个神话?是的,这就是个神话。你怎么可能不老,你怎么可能罩着你的孩子一辈子,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捧着你的孩子当宝贝!

不懂得礼貌礼仪

这类孩子的教育失败,完全要归罪于做父母的身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不会尊老爱幼,更没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学会了没礼貌。大家伙都会这样评价一个不懂得礼貌不知道尊老爱幼的人:

没教养。孩子在幼时,作为家长一定要先教会孩子礼貌待人,知道尊重老人,懂得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不管那些人是不是你的家人,更要懂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这个是必须学会的。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行走,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高,若连礼貌都不懂的,你觉得,这样的孩子能发展成什么样?

恐怕就连最起码的普通生活都会找不到吧?

金钱的过分喜爱

嘟嘟家宝贝有一同学,还在小学一年级时,就这样对苦心劝他好好学习的老师说:我家有钱,学习不好怕什么,花钱买个大学上,有钱什么都能买。可能,这样的家庭确实有些钱,可是你比那些还有钱的家庭来说,你家的那点钱算什么?

况且你怎么就知道你们家会世世代代的有钱?什么都靠用钱买的人家,能有多少“有钱”的日子?当你的孩子有一天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啃老族,你会发觉你这一生有多么失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你孩子最好的财产,不是那存折上的数目,而是一个好的习惯与心态。

经不起一点挫折

嘟嘟同事的表哥,家里的独子,读完研究生后终于有了工作,又交了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了也该结婚了,却在一日莫名其妙的自杀在单位宿舍。事后警察介入调查才知,原因无他,女朋友和他闹了点别扭,工作上觉得不是那么的顺心顺意,一下子觉得到了人生最低谷走不出开了,于是那么狠心的自杀了事。据我同事讲,他的表哥自小成绩是第一,什么都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家里人对他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一定要做到最好。

这一点很可怕,现代教育教出的孩子过于看中分数,而忽略了心理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很危险。想一想,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不遇到风风雨雨,遇到风雨就受不了甚至活不下去了,这样的交易,是不是太失败太可悲了?记住,一定要教会孩子,摔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爬不起来。

过于敏感紧张

孩子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态是好事,整天大大咧咧什么都不管不问也不是个事,但是你说要是一个孩子,整日生活在过度敏感紧张的状态里,会有个什么性格?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可以这么说,这辈子几乎没什么发展,甚至连一个正常的生活都要会是奢望了。不管是对单位的同事,亦或是自己的家人,过度敏感只会让ta整日生活在猜忌中,这样的人生,您觉得还有什么意义?

喜欢“别人”的物品

这是现代人“红眼病”的一种表现。有太多人,总觉得别人的一切都是那么好,自己的什么都不好,整日悲愤来悲愤去的,这与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作为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更要在孩子眼红别人的东西时及时改正孩子。嘟嘟见过一些父母,当孩子眼馋别的孩子手里的东西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会帮孩子弄到手,不惜拿自己手里不知好多少倍的东西去换取,嘟嘟甚至见过不少父母带孩子,当孩子要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时,如果得不到,那些父母竟会训斥别人家的孩子,嘟嘟只能说,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永远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拥有,时时刻刻活在眼红得不到的一切里,这样的人生,得有多累!

小偷小摸不当回事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得什么叫做偷窃,他们只是会觉得自己想要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了在年幼的孩子心里,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就好。这就需要家长去帮助孩子,教会孩子分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要教会孩子绝对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有些孩子小,拿回家一件幼儿园里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家长可能会哈哈一笑,觉得孩子真好玩,可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行为,会害了孩子一生的。今天那个玩具,那么明天呢?

孩子越来越大,欲望就会越来越多,当偷摸拿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成了习惯后,家长们,你的孩子的未来,你考虑过吗?不是嘟嘟杞人忧天,这样的事实不是少数。

孩子性别教育

在幼小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熟悉与不熟悉的人之区别,至于性别还是非常模糊的。到了一定年龄后,孩子才逐渐会有性别概念,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非常好奇,为什么会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当你的孩子开始询问你关于性别的问题时,千万不要回避不答,更不能大声谴责或者打骂,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好奇。有多少青少年“**”犯罪里,不就是因为自小得不到正确的性别教育而造成的吗?

中国父母多数会把性别教育看成是一门“羞耻”的教育,这是非常不对的,当然也不能过于公开化透明化,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及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关于人类“性别”的教育。

end注意事项

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不要觉得小树大了自然直。

4楼:匿名用户

首先,“早教”的重心不在一个“教”字,它最首要的任务是为宝宝打造一个能够给予他来自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冷热觉等多种感觉刺激的环境,进而培养宝宝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周围人文与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给宝宝灌输各种知识或者培养某项技能。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通过早期教育将宝宝变成超常儿童,让宝宝方方面面都能强出别的宝宝一大截。但是,超常儿童不是可以这样培养出来。

宝宝在每个阶段应当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都有他自身的特点,不可能依照父母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来发展。父母更不可能通过某种手段来设计宝宝,把自己的期望与想法强加在宝宝身上,让他超前去实现父母的梦想与愿望。给宝宝“灌输”各种知识与技能的“教”,和漠视宝宝的需求,全面放羊的“不教”都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次,“早教”是宝宝必不可少的功课。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发现,人脑细胞具有异乎寻常的增生能力。如果环境刺激贫乏,大脑的许多细胞就会发育废止,不再生长。

如果环境刺激丰富,神经细胞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更显著的发展。宝宝的大脑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刺激的多寡发生着令人惊诧的变化。神经系统的建构方式及分化需要依赖儿童早期成长的环境刺激,即那些来自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平衡的、运动的、言语的;来自形状的、颜色的、符号的、声音的全方位的刺激等等。

环境刺激仿佛一只无形的手、一位潜在的设计师,用它的丰富多彩塑造着人类大脑的微观结构,特别是树突分枝和突触传导通路的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关键期的本质是脑处在突发生长期,大脑的各个功能区正处在建构与分化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敏感时期,而脑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如视觉处理系统、听觉处理系统、言语处理系统、运动处理系统等等,它们在功能上的复杂程度以及结构特征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环境刺激的复杂性紧密相关。人脑的微观结构,不是生来就定型的,而是在早期接受各种刺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良好的环境与教育刺激,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

再次,早教要尊重宝宝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从宝宝出生那天起,他就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运动器官,不断地在看、在听、在说、在闻、在触摸,不断的在运动、在探索、在模仿、在思索,就像一块海绵,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饥似渴地吸收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成滋养他心灵和行为的养分,帮助他更快地成长起来,也让他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得以分化和建构起来。从这一点来说,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只是他的“学习”模式与我们**相去甚远。

因此,父母有责任尊重宝宝“学习”的特点,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不应该以“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由发展”为借口,变相地剥夺宝宝学习的权力,也不应该不顾宝宝的发育特点以及个性特点盲目地向宝宝施加不切实际的影响。如果顺应宝宝的需求,尊重宝宝的发育特点,合适的“早教”会促进宝宝的发展,而不会限制他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或者造成其他的不良影响。

早期教育应更重视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还是情绪情感发展

1楼 忆往昔看今 这两个都是很重要的,不过情感情绪是决定小孩性格脾气这些的,所以更重要,认知年纪到了自然就会了。建议楼主去买两本培养小孩性格情绪这些的书来看看。 2楼 匿名用户 都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情感。认知迟早是会的 3楼 孤鸿海上来 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关系智商,一个关系人际关系 早期教育更...

什么是早期教育?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早教呢

1楼 匿名用户 早期教育是指从孩子出生开始到36个月左右时期的教育。即0 3岁阶段的教育。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对孩子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孩子的大脑,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积极促进孩子大脑的早期发展。脑功能越强大,孩子以后各项能力都会很强大。至于怎样进行早教,那...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教育都注重回归自然

1楼 陈璐燕 秉承 天人合一 的教育信念和理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们实行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 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环境对孩子的生命成长 心灵启迪至关重要,尤其在养护孩子的 真善美 及 智慧和灵性 等方面有着社会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 美国当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