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终止式和弦使用,什么叫终止式?

2021-01-13 14:44:09 字数 5673 阅读 7810

1楼:1雨夜男孩

终止式(cadence)是结束乐句或乐段的和声进行公式。又称收束。

终止式是决定乐曲各种段落的和声因素,根据其和弦的基本功能属性,分稳定终止与不稳定终止;根据其结束的完满程度,分完全终止与不完全终止;根据其结束和弦的节拍位置与和声节奏,分强终止、弱终止、隐匿终止与规避终止;根据其在曲式结构中的位置,又分中间收束、终止收束、省略收束与补充收束。

2楼:匿名用户

终止式是说乐曲结束时往往用这个和弦连接。

书上一共有三个,那是转位。比如c和弦可以是135,也可以是351、也可以是513。所以它提供了三种转位位置让学生自选最适合自己的。

什么叫终止式?

3楼:高小清清

终止式是决定乐曲各种段落的和声因素,根据其和弦的基本功能属性,分稳定终止与不稳定终止;根据其结束的完满程度,分完全终止与不完全终止;

根据其结束和弦的节拍位置与和声节奏,分强终止、弱终止、隐匿终止与规避终止;根据其在曲式结构中的位置,又分中间收束、终止收束、省略收束与补充收束。

完全终止式也叫正格终止式:v到i,这个进行具有决定性的最后效果。很多作品都含有这样结束的效果,称为完全终止式的原因,也是由于它具有最后效果及普遍的使用,就像是一种结束。

4楼:匿名用户

终止式(cadence)

结束乐句或乐段的和声进行公式。又称收束。终止式是决定乐曲各种段落的和声因素,根据其和弦的基本功能属性,分稳定终止与不稳定终止;根据其结束的完满程度,分完全终止与不完全终止;根据其结束和弦的节拍位置与和声节奏,分强终止、弱终止、隐匿终止与规避终止;根据其在曲式结构中的位置,又分中间收束、终止收束、省略收束与补充收束。

不完全终止和阻碍终止式是属於非完结终止

完全终止式是属于完结终止

不完全终止式也称半终止式:任一和弦到so.从没有置於乐曲的最後终止处,这是一种半休息的状态,因而常使用於短小乐曲的中间终止处.

阻碍终止式:举个例so到la原本第一个和弦有一种倾向,期望接一个可以形成完全终止的和弦,然而这个和弦又不是期望中的主和弦,而是下中和弦,这样的终止式造成一种非期望的感觉.如同半终止式,所以适用於乐曲进行中,不用在乐曲结束处.

完全终止式也叫正格终止式:so到do,这个进行具有决定性的最後效果.很多作品都含有这样结束的效果,称为完全终止式的原因,也是由於它具有最後效果及普遍的使用,就像是一种结束.

从和声的观点看,所有的终止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1以稳定和弦t(主和弦)做结束终止2以不稳定和弦d(属和弦)或s(下属和弦)作结束的终止

稳定的终止又有三种类型:1正格终止2变格终止3完全终止(另一种类型的正格终止)

请问c大调和弦终止式是什么意思?在电子琴考级书上有好多种是什么意思呢?单列出来了啊!

5楼:匿名用户

终止式是说乐曲结束时往往用这个和弦连接。

书上一共有三个,那是转位。比如c和弦可以是135,也可以是351、也可以是513。所以它提供了三种转位位置让学生自选最适合自己的。

6楼:林进锋

关于和声运用**

一、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特别是爵士**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

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

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二、和弦的变化

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此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谈一下常用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这是一个在古典**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

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

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2,二级六和弦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

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

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3,大二级和弦

这实际上是一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在c大调里是2,#4,6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d-g的进行。

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5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c大调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

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的小二度冲突,十分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d7和弦,2,#4,6,1。

它的和弦性质和d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音响更丰富些。

4,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c大调里是e和弦,3-#5-7。是由**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

它倾向于六级和弦am.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e-am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em到am进行的强化。

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sol会与和弦里的#5冲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里》就使用了大**和弦。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和弦。

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e和弦是一样的。

5,大六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十分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c大调中是a或a7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dm和弦,这样就在c大调中形成a(a7)-dm的进行。

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6,#1,3,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中作用的最好例子。

看一下:

3 - 4 | 2 - - |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节配置dm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最好的,试过用a(a7)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

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了该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十分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do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音冲突。

6,一级七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一级七和弦在c大调里就是c7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si而不是还原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c-c7-f的自然进行。

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7,小四级和弦

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c大调形成f-fm-c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弦,它的加入会使**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

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8,五级增三和弦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9,降六级和弦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上去离c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do属于c大调自然音阶,嘻嘻,就是这个do成为降六级最大的应用之处。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do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do音,把降六级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

在c大调中,如果本来是g7-c的终止,现在可以用g7-ba-c来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10,降七级和弦

相比降六级而言,降七级离原调好象近一点。在c大调中,降七级是bb和弦,b7-2-4,降si-re-fa,也是大三和弦。它含有re,fa两个调内音,它可以被较自由地运用在歌曲中间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现了这两个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级。

在歌曲中如果在本来使用一般和弦的地方改用降七级,会有一种突然转调的感觉,降七级后面可以接1,4,5级和弦,c大调中,c-bb-c,c-bb-f等都是常见的。邓丽君的《千言万语》,thebeatles乐队的,,都使用了降七级和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对降六级作进一步扩展,把ba-c扩展为ba-bb-c,也就是在降六级与主和弦之间再插入一个降七级,得到一个连续上行大三和弦的效果,更适合于那些气魄很大,雄壮而有震撼力的终止。

11,降**和弦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里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sol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它适合在乐曲中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

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奔放的旋律》--“人鬼情未了”的插曲)后半段就用了一个降**。

12, 降二级和弦

降二级和弦在流行**中用得比较少,在爵士乐中倒有一定的使用.经典和声学里给予这个和弦以一个名字,叫"那波里和弦".当然对于我们的应用者来说不一定要了解这么多.

这个和弦在c大调里是bd和弦,b2-4-b6,离c大调相当远,在钢琴上听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这样就注定了它是一个极有色彩性的和弦,一般可以用在曲子的结尾,在主和弦的前面,感觉是十分奇特的.

请问半终止式与不完全终止式有什么区别啊

1楼 匿名用户 不完全终止 和阻碍终止式是属于非完结终止 完全终止式是属于完结终止 不完全终止式也称半终止式 任一和弦到so 从没有置于乐曲的最后终止处 这是一种半休息的状态 因而常使用于短小乐曲的中间终止处 阻碍终止式 举个例so到la原本第一个和弦有一种倾向 期望接一个可以形成完全终止的和弦 然...

暂停定投和终止定投有什么区别,基金定投终止各暂停有什么区别

1楼 同花顺 定投如果暂停,下次您想再次定投,可以直接点击恢复按钮即可,如果您选择了终止定投,那么该定投计划就会被取消,下次您想再次定投,那么您需要重新设置定投计划。 定投终止各暂停有什么区别 2楼 匿名用户 只要你在扣款前办理停投,这个月就不会再扣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扣款的银行卡里的钱取出,这样...

为什么热化学方程式的单位始终是KJ

1楼 百度用户 反应进度用 希腊字母kesai 来表示,定义为 n ,单位为mol。 希腊字母niu 叫做化学计量数 ,无量纲。即反应进度为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改变量与它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与您所谓的 方程式前面的系数 的关系是 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与系数相同,反应物取负号,生成物取正号。 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