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张思遥
1.2*1.2=1.44
2楼:飞逝流年的回忆
根号21x根号21=21
根号11x根号11=11
1.2x1.2=1.44
根号7x根号7=7
3楼:匿名用户
除了1.44以外,其他的都是要用无理数表示。根号21的平方等于21
填空()÷6()×5() 46=146
4楼:匿名用户
(6)/6(4)*5(5)+46=146
把下面各题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40÷8=5`9-5=4怎么合成一个算式
5楼:小小芝麻大大梦
综合算式是:9-40÷8=9-5=4。
解答过程如下:
(1)已知条件:40÷8=5,9-5=4,第一个算式的结果5正是第二个算式的减数。
(2)综合算式,通俗来讲就是把一个个算式综合起来算,又叫脱式计算,也被称为递等式计算。
(3)把40÷8作为整体代入第二个算式即可,得到9-40÷8=9-5=4。
6楼:匿名用户
1.3/7×49/9-4/32.8/9×15/36+1/273.
12×5/6–2/9×34.8×5/4+1/45.6÷3/8–3/8÷66.
4/7×5/9+3/7×5/97.5/2-(3/2+4/5)8.7/8+(1/8+1/9)9.
9×5/6+5/610.3/4×8/9-1/311.7×5/49+3/1412.
6×(1/2+2/3)13.8×4/5+8×11/514.31×5/6–5/615.
9/7-(2/7–10/21)16.5/9×18–14×2/717.4/5×25/16+2/3×3/418.
14×8/7–5/6×12/1519.17/32–3/4×9/2420.3×2/9+1/321.
5/7×3/25+3/722.3/14××
2/3+1/623.1/5×2/3+5/624.9/22+1/11÷1/225.
5/3×11/5+4/326.45×2/3+1/3×1527.7/19+12/19×5/628.
1/4+3/4÷2/329.8/7×21/16+1/230.101×1/5–1/5×211.
3/7×49/9-4/32.8/9×15/36+1/273.12×5/6–2/9×34.
8×5/4+1/45.6÷3/8–3/8÷66.4/7×5/9+3/7×5/97.
5/2-(3/2+4/5)8.7/8+(1/8+1/9)9.9×5/6+5/610.
3/4×8/9-1/311.7×5/49+3/1412.6×(1/2+2/3)13.
8×4/5+8×11/514.31×5/6–5/615.9/7-(2/7–10/21)16.
5/9×18–14×2/717.4/5×25/16+2/3×3/418.14×8/7–5/6×12/1519.
17/32–3/4×9/2420.3×2/9+1/321.5/7×3/25+3/722.
3/14××2/3+1/623.1/5×2/3+5/624.9/22+1/11÷1/225.
5/3×11/5+4/326.45×2/3+1/3×1527.7/19+12/19×5/628.
1/4+3/4÷2/329.8/7×21/16+1/230.101×1/5–1/5×211.
3/7×49/9-4/32.8/9×15/36+1/273.12×5/6–2/9×34.
8×5/4+1/45.6÷3/8–3/8÷66.4/7×5/9+3/7×5/97.
5/2-(3/2+4/5)8.7/8+(1/8+1/9)9.9×5/6+5/610.
3/4×8/9-1/311.7×5/49+3/1412.6×(1/2+2/3)13.
8×4/5+8×11/514.31×5/6–5/615.9/7-(2/7–10/21)16.
5/9×18–14×2/717.4/5×25/16+2/3×3/418.14×8/7–5/6×12/1519.
17/32–3/4×9/2420.3×2/9+1/321.5/7×3/25+3/722.
3/14××2/3+1/623.1/5×2/3+5/624.9/22+1/11÷1/225.
5/3×11/5+4/326.45×2/3+1/3×1527.7/19+12/19×5/628.
1/4+3/4÷2/329.8/7×21/16+1/230.101×1/5–1/5×211.
口算下面各题(1)58+42=(2)87-45=(3)125×8=(4)50×12=(5)804÷4=(6)134+66=(7)1000-98=(8)720÷5=(9)0÷47=2.先填写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出得数。(1)168+36-36+32=(2)153-5×14+83=(3)50×5÷50×5=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3×15与15×13表示的意义相同。()(2)3000÷425÷8的计算结果一定小于3000÷(425×8)的计算结果。
()(3)两个因数的积是8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那么积是40。()(4)算式:“750÷25+35×2”所表示的意义是750除以25的商;加上35的2倍,和是多少?
()(5)24×25=6×4×25=6+100=106()4.用简便方法计算:(1)3786-499(2)32×25×125(3)1653-338-662(4)7987+350+2013+450(5)38×38+62×38(6)452+99×452(7)201×79(8)50×125×4×85.
计算下面各题:(1)340×(120-40÷8)(2)45×(720-1957÷19)(3)86+[4500+(2088÷36)÷2](4)396×[74-(4875÷15-13×21)](5)[1054-(174-168)]÷8(6)6048÷[(107-99)×9]6.用综合算式解答:
(1)42减去28的差除14的商是多少?(2)840减去480除以240的商,再加上162,和是多少?(3)258加上42的和乘以185减去158的差,积是多少?
(4)1080减去6与12的积,再除以12,商是多少?(5)从6000里减去60与80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120,商是多少?(6)12、18和20三个数的积比它们的和多多少?
7.应用题:(1)学校买来桌椅共12套,一张桌子75元,一把椅子55元,买桌子比买椅子多用多少元?
(2)水果店运来24筐苹果,36筐梨,苹果和梨每筐都重32千克,运来苹果和梨共多少千克?(3)从甲地到乙地,乘火车每小时可行75千米,30小时到达,如果乘飞机只用2小时,乘飞机平均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4)商店有自行车1200辆,五月份卖出524辆,比六月份多卖148辆,还剩多少辆?
(5)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2米,面积是768平方米,菜地的宽是多少米?(6)修路队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45米,需要40天才能完成。后来改进施工方法,每天可以多修20米,现在完成任务需要多少天?
7楼:匿名用户
综合算式是
9-40÷8
=9-5=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8楼:李一涵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
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方向、距离。
一般我们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称为正方向。这个30°角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一般就把这个角的正方向说在前,这个方位就应该是:东偏北30°。
如果量出30°上面的角是60°,那该怎么描述呢?北偏东60°
② 距离:
我们根据图例,知道图上的一厘米代表10千米, 所以要在这条线上按1厘米平均分份。
平均分成了3份,说明蓝军距离炮兵连30千米。
③ 现在,你知道司令员应怎样表示蓝军的位置吗?
蓝军在炮兵连的东偏北30°方向30千米处。
注意步骤:
确定方向时: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确定距离时:根据单位长度,测量推算。
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从起点到观测点1:东偏北约30°,距离:( )米。
从观测点1到观测点2:西偏北30°,距离:( )米。
从观测点2到终点:西偏南45°,距离:( )米。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0;……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七单元:统计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不同的是:折线统计图绘制更加简单;提供的信息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以方便我们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未来趋势的**。
相同点:
(1)统计图的标题。
(2)横轴、纵轴、单位量及数据的单位。
不同点:
(1)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点在图上的位置表示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除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一)植树问题:
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2、总结。
在一条不封闭的路线(如:一条线段、一条折线、半圆等)上植树,有三种情况:
(1)两端都种: 间隔数+1=棵数
(2)两端不种: 间隔数-1 =棵数
(3)一端种一端不种: 间隔数=棵数
记忆规律的方法(手指当树,指间当间隔)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 间隔数=棵数
(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
不同阶的矩阵可以相乘吗,两个二阶矩阵相乘怎么算
1楼 匿名用户 前一个矩阵的列数和后一个矩阵的行数必须一样! 因为不同阶的矩阵不满足这个要求,所以不同阶的矩阵不能相乘。 2楼 忘了哭 矩阵相乘的前提是前一个矩阵的列数跟后一个矩阵的行数是相等的。所以不同阶的矩阵不可以相乘喽 3楼 辉颂歧祖 不可以。因为矩阵相当于一张表,矩阵相加就是把对应位置上的项...
36可以分成什么相同的两位数,36可以分成2个什么相同的两位数
1楼 匿名用户 36可以分成2个相同的两位数是 18 2楼 匿名用户 2个大小相同的两位数。 36颗糖分成两份 两份的颗数相同 有几种分发 3楼 匿名用户 有 1 种分法 36 2 18 72可以分成两个和三个相同的数字是多少,和是一样 4楼 匿名用户 72 36 36 72 24 24 24 分成...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与因数与倍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
1楼 匿名用户 这涉及到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内容,因为在小学新教材中, 0 也是自然数,而五年级下学期要学习因数倍数 旧教材中的数的整除 部分,如果带上0就会带来许多麻烦,因此教材中有规定,在研究因数 倍数中通常不考虑 0 ,即说因数 倍数必须是非0的。 2楼 信梓倩庚风 因数与倍数的因数是对两个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