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诗尾联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

2021-01-06 16:01:08 字数 4087 阅读 5062

1楼:匿名用户

原题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泊扬子岸 鲍溶【注】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注】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1)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尾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隐发飘泊失意之叹。

这首诗尾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高二语文

2楼:匿名用户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

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诗篇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

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

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

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

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

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3楼:金隆装饰

用了对偶,表现了诗人厌物战争以及对因痛失亲人而痛苦的内心世界

诗的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楼:戴首美

答尾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隐发飘泊失意之叹。

早春有怀-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赏析

5楼:曾是劣人

您恐怕是笔误了

不是“早春有怀”,是《早寒有怀》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颈联】——抒发诗人的【思乡情怀】

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尾联】——抒发作者【迷茫的心情】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

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

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此诗的最后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

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

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本诗

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观沧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楼:特特拉姆咯哦

《观沧海》这首诗诗人运用奇特的想像,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7楼:匿名用户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像,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8楼:海底岩石狮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泊扬子岸诗中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楼:白鹭丹枫

尾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隐发飘泊失意之叹。

诗的后两句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

10楼:白若琪是只猫

刘长卿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两句则进而写主人盼客版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权未明言企盼、愉悦之意,而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

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显得多么亲切,更使人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3分)(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

11楼:long云龙

(1)诗歌选取了孤城、白云、楚水、官舍、秋草、女墙、乌啼、平沙、落日版、飞鸟、弋阳溪等意象权,营造出荒凉、寂寥、迷茫、凄清的意境。

(2)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想象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借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以为戒的历史遗迹,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抒发为唐朝国运担忧的忧国忧民之情。略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全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1楼 安小姐的夏天 不知道你的诗歌是在 。。。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 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 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

马诗第四首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马诗 李贺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楼 虹羽梦马 马诗第四首作者借 马 喻人,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解析 马诗其四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瘦骨 写形,表现马的处境 铜声 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

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楼 儒雅的 首联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点出告别的地点 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 然而两人仍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青 白 相间 色彩明丽 横 字勾勒青山的静姿 绕 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诗笔挥洒自如 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未见 送别 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