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端木吟天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又如: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节帅(古代节度使的略称);节楼(节度使驻节办公的楼);节镇(即节度使);节印(符节和印信)
2楼:继润
节,属于常用字。“节”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两个读音。本意是竹节,引申指木节,又引申指事物的分节、分段。
引申指节日。因竹节的分段有一定的规律,又引申指法度、节操之意。“节”又引申作动词表示节制,特指节省用度。
由此引申为摘取的一部分。在古代还指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以上都读作jié。
有另一音“jiē”,仅用于“节骨眼”、“节子”。
“节”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他可以代表皇帝和国家吗?
3楼:文帝宝宝
节”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 “假节”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士卒。“钺”就是斧钺,是一种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的 “斧钺”。
“斧钺”专属君王,偶尔会暂借给人臣,称为“假节钺”。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节拼音:jié jiē 异体字:卩、卪
更多分享0
清代陈昌治刻本【节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节
竹约也。从竹即声。子结切
节说文解字白话版
节,竹结。字形采用“竹”作边旁,“即”是声旁。
『节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竹约也。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吴都赋曰。苞笋抽节。引伸为节省,节制,节义字。又假借为符卪字。从竹。卽声。子结切。十二部。
古文中"假节"是什么意思?
4楼:郑浪啪
假节,假(通“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
"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
"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5楼:匿名用户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
"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3、借用符节。
4、虚伪的节操。
6楼:岁月不寒
应该是“假借”
假借义jiǎ jiè yì
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叫假借义。如"而"原意为胡须,借用为连词义;"来"原意为小麦,借用为来去的"来"的意义。
词的假借义,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用。这是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假字有两种情况。
一种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假借为“背叛”的“背”,“内”假借为“纳”;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焉”本义是鸟名,假借为语气助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前边说的“莫”,本来是“日落草莽之中”就是“天黑”的意思,后来又造“暮”字,又如“益”,本来是“水从器皿中涨出”的意思,后来又造“溢”字。“莫”和“暮”,“益”和“溢”应称为古今字,但有些书上不这么严格区分,也统列入通假范围之内。
举例:分辨本义与假借义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当“给予”讲,是假借义。《说文》:“锡,银铅之间也。从金,易声。”
假借义——通过文字的同音假借使该字表示的意义。假借是把汉字当成一个 纯粹的表音符号。 假借使一个汉字起到了几个汉字的作用。
本义——汉字造字时用字形表示的词义。
“锡”此时通“赐”,借“赐”之音而已。
7楼:高楼居士
假节 :
jiǎ jié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
"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
"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3.借用符节。
4.虚伪的节操。
8楼:魔芋粉
持着信物
[题名]:假节
[解释]:1.假以符节,持节。
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
"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3.
借用符节。 4.虚伪的节操。
9楼:落拓一书生
http://baike.baidu.***/view/482047.html?wtp=tt
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10楼:双木超可爱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楼:匿名用户
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节日起源: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12楼:旋转的木马姑娘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
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13楼:水晶保罗
1、上元节,即元宵节,指农历正月十五
。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日,祭祀祖先),合称“三元节”;
2、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其主要活动有吃元宵/汤圆,还有赏灯、猜灯谜等等。
备这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该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楼 端木吟天 具体的要看文字语言环境 汉字 备 释义 具备,完备,齐全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 防备,准备 行则备一夕之卫 《 崤之战》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 崤之战》。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 指南录 后序》。 周到备极护爱 《促织》。 备有左佩刀,右备容臭 此处为挂着 《送东阳...
文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种田文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文在古代的意思 1 事物错综复杂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灿若 锦 2 刺画花纹 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字 盲 以 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凭 艺 体 典 苑 献 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采 a 文辞 文艺方面的才华 b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化...
由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古代汉语中的“对转”是什么意思
1楼 平常心新号 由 y u 1 原因 原 。事 。理 。 于 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 2 自,从 表及里。 衷 出于本心 。 3 顺随,听从,归属 不得。信马 缰。 4 经过,经历 必 之路。 来已久。 5 凭借 此可知。 6 古同 犹 ,尚且,还。 7 古同 犹 ,犹如,好像。 8 姓。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