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玫瑰的星辰
本段以优美的写景笔调,介绍说明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以四季的更迭为顺序,从春写到冬.
2楼:匿名用户
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通俗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楼:匿名用户
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和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文第1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样写好在**?
4楼:梦幻老蜗牛
运用了瞎扯的方式,来消耗学生的脑细胞,表达了出题人对学生的厌恶之情。
5楼:匿名用户
如果是《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写的话,那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用叙述能很巧妙地把四季 春夏秋冬的转变表达出来;而用描述能表达出每一个季节所拥有的特点生动的描绘出来.
有很多题目都叫<大自然的语言>悠....呵..
6楼:匿名用户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样写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兴趣。
7楼:匿名用户
运用了拟人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大自然的语言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10
8楼:王标准第一
孩子,大自然的语言是大人们为了形象的形容自然环境在四季之中不同变化的事物表象。比如自然灾害也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呀,地球痛苦的挣扎在人类各种破坏当中。
9楼:六1徐润捷
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样写好在**?
10楼:辛妍
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通俗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楼:安然—鱼兔妹
表达方式:描写。
好处:使语言生动形象。
《大自然语言》1至3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2楼:的人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1~3: 说明了物候和物候学
4~5 : 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4、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描写、叙述、说明结合在一起 ,寓 于 之中
13楼:匿名用户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①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②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③。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④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⑤。”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③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①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②、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③。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①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③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①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字词:
萌发(méng fā):①种子或孢子发芽。②比喻事物发生。
③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 次第(cì dì): ①次序。
②排场,有气派。③情形,景况。④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翩然(piān rán)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yùn yù ):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销:通“消”,消失。
匿:隐藏。迹:
踪迹。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中描写的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14楼:满君威妈妈
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5楼:奇同梦乐
拟人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的美丽
(反正只要是修辞 都要写“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什么什么”,绝对**不离十)
16楼:飘零angel安
拟人,可让文章更生动
第3课天窗的第8自然段的段意,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天窗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1楼 杀业椒及 《天窗》这篇课文段意如下 第一段 1 3 天窗的由来。 第二段 4 7 在暴风雨天或夜晚 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慰藉 或者是暴风雨中的慰藉 黑暗中的慰藉。 第三段 8 9 天窗的意义。 2楼 匿名用户 写天窗的意义,和孩子们的乐去。 3楼 匿名用户 写了作者由天堂发生,对孩子想象力的思考...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自然段写出了草原什么特点
1楼 边然 空气清新,天空明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既使人惊叹,又令人舒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是什么? 2楼 晓龙修理 现代 老舍《草原》第一自然段如下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
故都的秋第十二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1楼 匿名用户 议论的表达方式。 把秋的意蕴及人文气息充分表达,拓展了文章的内容。 故都的秋12段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2楼 箫洒舞剑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 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 而 秋 深味 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故都的秋》第十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