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牙牙的弟弟
是通过史官记录的。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
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几位史官:
1、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2、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
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3、纪晓岚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
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由纪晓岚负责编撰的《四库全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史的重要工具书。
4、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治《春秋谷梁传》。曾任谏大夫、宗正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5、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2楼:梅弗洛尔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上古时期: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岩画,竹简等
商周时期:出现史官,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
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
春秋时期,史官,"君举必书",有**、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礼记·玉藻》说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
封建王朝时期历史的记录同时包括对**事务的记载和对地方事务的记载(例:各地地方志,县志等),同时历史细节还**于历代文学作品和各行政机关的记录。
3楼:匿名用户
第一种天下都有专门儿的史官进行记录。还有郝家
大院儿都有自己的记录人员,然后第二种。是由民间一些传说和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进行历史传送。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一些建筑和壁画,以及墓主人死后的墓葬里边儿挖掘发现进行整理。
4楼:晴空
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史官,历史都是他们记录下来的。
5楼:匿名用户
实际上是一朝一代的史官记录的。后人又汇编整理成一套。
6楼:无限专用
某个官记录下来的,有的是在朝政上的,而有的是地方收集的
请问各朝代的历史都是怎么记录的?
7楼:手机用户
中国历史上的历史记录者称为“史官”,主要从事史料的收集与汇编、史著编撰与保存。包括:(1)记事;(2)典藏**档案;(3)收藏、管理文献图书;(4)编史。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人对其历史的追溯也相当简略。
商周时代,甲骨文有"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
这时史事记载丰富起来,这才有了较为详实的史书。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有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
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
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
史官们就不同了。他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
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
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
在封建君主**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实事求是、不为尊者讳的史官,古人称为“良史官”。
8楼:知者不言
前朝史官实录,
后朝专门人员修订。
司马迁的“史记”是传记体,也是正式修史的起源,在司马迁去世以后,由别人补遗,记载到汉武帝为止,但是还有东汉班固修订的“汉书”。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写到“五代十国”,是编年史,对我国的史学是一个贡献。
9楼:激情鬼舞
每个朝代都有“史官”,就像司马迁,专门负责记录历史。
10楼:手机用户
由史官负责记录.如司马迁
11楼:零雪屠珺琪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古代的史官是怎么搜集资料记录历史的?
12楼:五二一可新
根据记录和从其他地方收集回来的资料
顾名思义一种是紧跟着皇帝或者是其他人身边一直追随的记录,另一种就是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来进行记录。在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史官体系,如果有一些历史涉及到了秘密的事情。就会有一个“保密期”,这个保密期可能会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秘密就会被公布出来,当然有一些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出来。
那些时光,每经历过一段,时间都会把记录的事情编辑成册,保存下来。
每当历史上出现一个朝代改革换新的时候,下一个朝代就会保留下来上一个朝代所拥有的资料。而下一个朝代的史官们就会根据这些史料进行校对和筛选,之后再从一些其他地方收集起来资源慢慢的将其汇总成为史书。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史料主要的**。
当然也不能说,史料上所有的记载都是客观的。比如说下一个朝代的帝王认为上一个朝代,帝王留下的地方有待改正或者校检,他们就会在史书上进行更改。这里面的更改也有可能包括从民间故事传说中搜集来的资料。
有一些比较种植中性的时光,即使遇到皇帝做的不对的事情,也会严格的进行记载。只不过那些史书资料,一般情况下都会经过皇帝过目之后才会被同意制成史书,所以即使那些政治的史官将真实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也不能保证可以被世人所看到。
所以如今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不单单会从一些正规的史书上去研究当时所具有的事实。也会从一些其他方面进行研究。
请问现在中国的历史是由谁记录着呢
1楼 ak47爱国 中共 党史办公室 国家档案馆在记录 2楼 阳光更灿烂 在有限的任职期间,赚取人民币比彪炳青史更重要。 现在已经没有中立的史官了。 3楼 荷塘月色快乐 现代人哪有古人那样好。只不过是几个记者在咬笔头,以一种主观态度来记载事情。但这些事件的资料会存在某个地方,可是没有人会像古代史官那...
三星手机怎么删除网页历史记录,三星手机历史记录里的网页地址怎么快速删除?
1楼 三星问答服务 手机删除互联网历史记录的方法如下 1 互联网 更多 设置 隐私 删除个人数据 勾选浏览历史 删除。 2 互联网 书签 更多 清除历史记录。 注 不同型号操作可能不同 2楼 xummer 昔年 步骤如下 1 点击桌面 互联网 图标。 2 点击 收藏夹 图标。 3 点击 历史记录 图...
历史是谁记载的?可信吗,历史的记载是由写历史人去写,问 :历史的记载都是真实性吗?
1楼 好快乐的小猪 6 4的差距。即便是正史,也会存在着有虚构的成分。 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史记》里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完全真实的。有些撰书的学者,他们在编写一部史书的时候,对于历史人物的记载。多少会掺一些个人情感进去。 但是毕竟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历史。许多故事还是靠民间代代流传下来的。对于历史,只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