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规定的一年内是怎么解释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2021-03-05 19:53:14 字数 6350 阅读 6394

1楼:匿名用户

参考:一、民法通则 第一百五十四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98、当事人约定的期间不是以月、年第一天起算的,一个月为三十日,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而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有变通的,以实际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199、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当事人对起算时间有约定的,按约定办。

三、会计法 第十一条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楼:斯迪克_雷霆

举例说明吧,从2014年1月21日起一年内,这个一年就是指2014年1月22日到2015年1月21日的一年

3楼:华勇鹏

指的是在开始当天的第二天起算365天,

4楼:匿名用户

起始日不算。也就是说,到了明年的“起始日”(月、日),就是“一年”。如果到时恰好是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比如“2016年6月3日起,一年内有效”,即指2017年6月3日24:00前都有效。如果2017年6月3日恰好是节假日,则直到下一个工作日都有效。

5楼:可乐胡豆

从这一天起,这一年的365天,闰年另算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6楼:人穷脸丑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

“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主要分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例如: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7楼:恒宇昊天

应当,在用于法律条文用语时,带有必须的意思,是一种强制性义务。

8楼:匿名用户

律中的"应当"即是强制性规定,和必须的意思是一样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

9楼:杭州徐明伟律师

应当就是必须。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这么做。

10楼:匿名用户

应当的意思就是必须。

11楼:匿名用户

应当等同必须,凡法律规定应当如何的,即为必须的

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意见、实施细则这些法律属于怎么区分

12楼:eva小夹子

可从制定部门,特点,适用地方这几个方面区分

1、制定部门之间的区别

法律: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规:由国家机关制定。例如:比如说我国***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等。

条例: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制定的。

意见:地方**或者国家机关制定的。

实施细则:授权***直属机关制定。

2、特点各不相同

法律:属于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规: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条例:内容的法规性,时效的稳定性,制发的独特性。

办法: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意见:内容的多样性,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内容的针对性,作用的多重性。适用

实施细则:规范性,补充性和辅助性,操作性强。

3、适用范围不同

法律:全国范围内。

法规:行政法规全国范围使用,地方性法规地方范围。

条例:只能在本地区范围使用,属于地方法规。

办法:国家制定的全国范围实施,地方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当地。

意见,实施细则:大多由**的各个职能部门提出,经过本一级**审批并通过实施。

扩展资料: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

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法律:是对法律中某些条文或文字的解释或限定。这些解释将涉及到法律的适用问题。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做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还有一种司法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的解释,用于指导各基层法院的司法工作。

行政法规:

是由***制定的,通过后由***总理签署***令公布。这些法规也具有全国通用性,是对法律的补充,在成熟的情况下会被补充进法律,其地位仅次于法律。

法规多称为条例,也可以是全国性法律的实施细则,如治安处罚条例、专利**条例等。

13楼:活蹦乱跳的阮白

法律全国人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全国通用。

法规,条例由***审议并通过,全国通用,但法律效力较差。

条例也可由地方较大城市人大通过,只能在本地区实施,属于地方法规。

意见和实施细则一般由**的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本一级**审议并通过实施。

14楼:不懂吵架

法律:这里是指狭义的法律,即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名称常常是《xx法》,效力最高。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人民**所在地的市,经***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次于法律。

条例: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用于规定比较长期实行的调整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准则与要求,或用于某一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某些专门人员的任务和权限等内容的规范类公文。

细则:是有关机关根据下发公文的规定或实施需要,为了贯彻执行某一法律、法规或其中的部分条文、个别条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或作出补充、辅助说明的法规性文件。细则是对某一法律、法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具体化。

办法: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或进行某项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等,提出具体规定的法规性公文。

15楼:匿名用户

法律:全国人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全国通用。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规,条例由***审议并通过,全国通用,但法律效力较差。条例也可由地方较大城市人大通过,只能在本地区实施,属于地方法规。

意见和实施细则一般由**的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本一级**审议并通过实施。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英文名:ordinance),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其条款都具体、完整,不抽象笼统。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

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下级机关或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详细的、具体的的解释和补充。

细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主要文体之一。细则一般由原法令、条例、规定的制定机构或其下属职能部门制定,与原法令、条例、规定配套使用,其目的是堵住原条文中的漏洞,使原条文发挥出具体入微的工作效应。

16楼:匿名用户

1、制定部门不同

法律: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规:国家机关制定的。如:如我国***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制定的。

意见:地方**或者国家机关制定的。

实施细则:授权***直属机关制定。

2、特点不同

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规: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条例:内容的法规性,时效的稳定性,制发的独特性。

办法: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意见:内容的多样性,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内容的针对性,作用的多重性。适用

实施细则:规范性,补充性和辅助性,操作性强。

3、适用地方不同

法律:全国适用。

法规:行政法规全国适用,地方性法规地方适用。

条例:只能在本地区实施,属于地方法规。

办法:由国家制定的全国适用,地方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当地。

意见,实施细则:一般由**的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本一级**审议并通过实施。

扩展资料

1、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条例是国家机关为控制或调整国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则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单项法规,又是制定以后,贯彻实施之前的具体化,细则化,从而保证基本法律的具体实施。条例一经颁布实施,其所涉及到的对象,必须依条款办事,否则将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经济的处理。

4、意见是就贯彻执行上级精神提出带有宣传、引导、说明、阐释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语气要相对缓和,不应使用命令行的强制口气。意见中较多地使用说理的表达方式,但说理要求简明,不应用写**或宣传材料的手法做全面论述。意见大多是就现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5、细则是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补充说明或辅助性的规定,自然具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特点。细则是主体法律、法规、规章的从属性文件,它对法令、条例、规定或其部分条文进行解释和说明,制定细则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法律、法规、规章条文原则性强而操作性弱的不足,以利于贯彻执行。

法律条文中“或”的解释是什么,法律条文中“或”的解释是什么? 5

1楼 匿名用户 如果能够恢复原状,则恢复原状,既然能够做到恢复原状,即恢复到损害之前的状态,不需要再折价赔偿 如果无法恢复原状,则根据恢复及损害程度,折价赔偿。 2楼 匿名用户 民法是以补偿性为主 对于侵权行为,第一位是恢复侵权行为之前状态,如果不能恢复的,要对于损失部分进行赔偿 3楼 匿名用户 不...

祖坟被挖的法律规定,祖坟要被挖,我该怎样维权,依据什么法律条款??多谢高人指点。

1楼 阿元 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处理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 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 父母和子女为原告 没有配偶 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

笔迹司法鉴定规则是怎样的,最高法院对笔迹鉴定提交样本的有关规定是什么?法律条款是什么?

1楼 笔迹 是书写动作通过 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 使每个人的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通过笔迹 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 即书面语言习惯 此外还可能反映出书写人的文字布局习惯 笔迹鉴别 笔迹检验 既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 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 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