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道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对宗教和社会都

2021-03-04 15:25:55 字数 6876 阅读 9031

1楼:匿名用户

儒教源自于道教。是把道教进一步简化,更加融入大众生活的教育。

道教与儒教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楼:q妖緬

道教与儒教的区别:理想人格的不同、人性论的不同、

人生观的不同、思想核心不同。

道教与儒教的联系: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

一、道教与儒教的区别

1、理想人格的不同

儒家的理想人格,应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也就是说,儒家的出类拔萃者,应为志士仁人

道家的理想人格,则应具有高度的悟性和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如此看来,道家的典型人物,应为清修隐者。

2、人性论的不同

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道家的人性论,则看到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理,对人性的桎梏和对个性的摧残。

3、人生观的不同

儒家的人生观,是入世的,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

道家的人生观,则是出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牵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

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个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

4、思想核心不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重仁尚礼”,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和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道家则以“道”为世界本源,讲求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其思想核心为道法自然,观点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色彩。

二、道教与儒教的联系

1、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

2、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

儒道两家皆以“我”为主,同时吸收改造对方若干成分,纳入自己体系之中。道家补充了儒学短于形而上本体之学的缺陷,儒学补足了道家漠视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的偏失。

3、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

儒学在人生哲学、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学等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贡献,道家则在宇宙论、美学、自然哲学、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贡献。

扩展资料:

道教与儒教的由来与发展:

道教: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

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继承发扬。

儒教:

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尧舜即注重“敬敷五教”。“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五教即五礼,全是家庭之礼。

其中"五教" ,就是处理人际道德关系的五种基本规范,即孟子所解释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儒学史可以分为先秦儒学、汉唐儒学、宋明儒学、清代儒学等不同阶段。

3楼:谁撕裂你我的心

1、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儒教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2、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道、儒两教各有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特别重视**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往往是“书生”。

4、修行方法的差异。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书用工,方法得当,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5、道教与儒教的联系:

道教与儒教它们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两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4楼:匿名用户

区别:1、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

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

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儒教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2、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儒教是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道、儒两教各有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特别重视**的“根性”

,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

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往往是“书生”。

4、修行方法的差异。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

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联系:道教与儒教它们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两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5楼:惟德动天

儒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性信仰体系。儒教与佛教、**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人类四大宗教。

在人类四大宗教中,儒教的历史最为悠远。西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半岛创立佛教时,儒教已经有了近四千年的历史,并由孔子集其大成,开出了儒教文明的宏大气象。此后五百年,才有了**教的创教;一千多年后,才有了伊斯兰教的出现。

与其他三大宗教不同,儒教是属于原生性宗教,其他三教则属于创生性宗教。原生性宗教没有明确的创教人,是无数先圣先贤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成果。其中,孔子的创造最为重要,孔子是集大成者。

儒教有自己的神灵系统、神人交通方式;有完善的宗教场所和设施;有自己的宗教礼仪和制度规范;有系统的经典和教义,以及独特的组织形态。数千年来,是儒教而不是别的任何宗教安顿着中国人的身心性命,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是儒教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儒教信仰哪些神灵?

儒教是多神教,不是一神教,儒教信仰的神灵不止一个,儒教有一个庞大的神灵体系。儒教神灵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天神。

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第二,以社稷为代表的诸物百神。山川河海,井路门灶都各有主管之神。

第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圣贤神灵。第四,以黄帝为代表的民族始祖民族先王神灵。第五,百家姓氏的家族祖先神灵。

第六,历史上殉国殉道的忠烈之士和节义之士也列入祀典,成为儒教神灵。

其中,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万物和人间世界的创造者。圣王孔子与祖先神灵(包括民族祖先与家族祖先)是儒教的配天大神,位格仅次于昊天上帝。

儒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简单地说,儒教的基本教义就是教人们学做君子,学做圣贤。学做君子,学做圣贤,就是完善自己的生命人格。在提升自己生命境界,完善道德人格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天下百姓的利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完善社会的使命。

这就是《大学》所讲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义。

“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意思,是要让自己生命中的光明德性和善的本性彰显出来。“亲民”,就是要以民为亲,把天下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要为天下人谋福利。

能做到“明明德”与“亲民”,就能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这就是“至善”,是最高的善。“八条目”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内圣外王人格得以落实和实现的具体途径。

儒教是怎么看待“生死”问题的?

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生死问题是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生死的焦虑是人生命中最大的焦虑。儒教非常重视“生死”问题,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儒教的“生死”教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首先,在儒教看来,生死只是气的聚散。太虚之气,阴阳交感,聚而有形有象,生人生物。人死,则形溃气散,返归太虚。

肉身虽亡,而灵魂不灭;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生死,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存在的空间不同。死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寂灭和消亡。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死而不灭,死而不亡。形散而气不损,神不灭,灵魂不死。生死,聚散而已,变易而已。

生,则自天而降;死,则归天而去。生,自幽至明;死,自明返幽。生死往来,聚散屈伸,都是上帝的造化,皆得吾体,皆成吾性,有什么好畏惧的?

所以,儒教于生死,说“幽明”,说“屈伸”,说“聚散”,而不说“生灭”,不说“有无”。

其次,在儒教看来,君子之死与小人、恶人之死是有区别的,其死后的归宿与命运是不同的。君子之死,称为“息”,小人、恶人之死称为“休”。息与休是有很大区别的。

息,只是喘口气,暂时歇息,等待天命,重新参与宇宙大化。君子遵天道,循天理,为善积德,实现了生命人格的完善,所以能够“与天合德”、“与鬼神合其吉凶”,死后清气上扬,升伸为神,就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获得永生。而小人、恶人,背天道、害天理、丧人伦,与禽兽为伍,死后浊气上扬,下沉屈附而为鬼,上帝绝其天恩,不予再造。

小人、恶人死后变鬼,不能重新参与宇宙大化,不能获得永生。

第三,在儒教看来,人道与神鬼之道是相通的,明界之道与幽界之道是相通的,都统于天道。人道是天道在人间世界的落实,神鬼之道是天道在幽界的落实。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身前有什么样的道德与修为,死后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与归宿。君子成神,小人变鬼。成神就能沐上帝再造之恩获得永生,重新参与宇宙大化。

变鬼就成为弃魂,上帝行天罚,不予再造。所以,要想死后获得上帝再造,获得永生,就必须于身前修身修德,完善自己的生命人格。只有“与天合德”,才能“与鬼神合吉凶”。

善其生者,善其死;善其始者,善其终。

彻悟生死之道,究明生死,就能知生知死,不为生死所动。就能坦然面对死亡,视生死为本分事,摆脱畏死之心。得道归天,方能死于安乐,死于宁息,获得永生。

儒教的宗教场所是什么?

宗教场所,是指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儒教的宗教场所包括天坛、宗庙、祠堂、孔庙(或称文庙)、书院,还有土地庙、海神庙、山神庙等百神庙,以及为忠烈之士、节义之士所立的专祠,这些都是儒教的庙宇,是儒教的宗教场所。其中,最重要的是祭天的天坛,祭祖的宗庙、祠堂,以及祭孔的孔庙。

“上帝”是儒教的神还是**教的神?

“上帝”是“昊天上帝”的简称,是儒教的至上神,而不是**教的神。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传教,为了让中国人接受**教,采取“儒耶融合”的传教方式。不仅身穿儒教的礼服传教,还把**教的神god直接翻译为儒教的至上神“上帝”,还把自己的经典《新旧约全书》称为“圣经”,把**教称为“圣教”。

其实,“上帝”、“圣经”、“圣教”都是儒教的专用名词和概念。由此可见,**教在中国的儒化程度是很深的。

早在几千年前,儒教经典《书经尧典》中就有了关于“上帝”的记载:“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这是儒教经典关于“上帝”的最早记载。

而此后两千多年,才有了**教的创教。

儒教有哪些宗教礼仪?

传统儒教的宗教礼仪很多,很复杂,主要有五大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包括封禅及郊祭、社祭、庙祭等祭祀;凶礼主要指丧礼;宾礼指外交礼仪;军礼指征伐、劳军、田猎等礼仪;嘉礼包括朝会、诸候朝觐、册封以及冠礼、婚礼、乡射等礼仪。

儒教非常重视宗教礼仪,传统儒教礼仪种类繁多,程序复杂,不仅存在于宗教活动之中,还渗透到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儒教重礼,故也称“礼教”。儒教正是通过宗教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渗透而实现其教化目标的。

今天,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方式都与传统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儒教传统礼仪是在古代儒教社会中因时制订的,许多规范与制度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因此,在现代社会重建儒教,就必须损益传统礼制,因应时代变化,按儒教礼制精神进行改制,制订新的现代礼仪制度和规范。这是儒教重建的重大任务之一。

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1楼 匿名用户 星love回忆 你好 1 意义上看 百分数只能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例,表示同类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是一个不名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也就是不能成为名数的组成部分 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同类量的比例,还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例 不仅可以是不名数,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与单位名称一起组成名数 ...

道教点灯仪式与生日同一天有什么说法

1楼 有水酵素 依五斗金章受生经作的仪轨,供灯,花果,等,三元五腊,北斗下日,本命元辰,生日,还受生债,增福,增禄,增寿,消灾了业, 2楼 牧起云高媪 增福延寿增禄,依五斗金章受生经,做供养灯,花,果,茶,等,还受生债万贯钱,三元五腊,北斗下日,本命元辰,既生日,灭罪消灾,出入平安 道教点灯仪式与生...

道教点灯仪式与生日同一天有什么说法

1楼 有水酵素 增福延寿增禄,依五斗金章受生经,做供养灯,花,果,茶,等,还受生债万贯钱,三元五腊,北斗下日,本命元辰,既生日,灭罪消灾,出入平安 道教点灯点几盏各代表预意 2楼 匿名用户 灯供 只限蜡烛和燃灯为灯供 的意义在于上用灯辉表赞圣真,下用则是济度照彻幽冥早得解脱。灯仪是运用一种是礼斗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