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陈飞
【等】古义:同样 例句: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同样是死
今义:相等,等于
等这个字的今义和古意??
2楼:hee惜雯
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
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
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更多解释 等 《名》 (会意。从竹,寺声。
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
――《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
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
――《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等”作虚词用:
等——《说文》:“等,齐简也,从竹寺,会意。”按:
寺为简册杂积之地。《广雅·释诂》曰:“等,齐也。
”原为实词中的动词。而等级则为名词。由于“等”本音,为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有何等或何物之义,唐代时的如今江浙地区人,都称“齐等”为丁儿反,应瑗诗有“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之句,意谓用何才学,而被赞誉当官。
(颜师古《匡谬正俗》卷 六)《后汉书·祢衡传》:“死公!云等道?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可见等有“何”义,可作虚词。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选》第4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台阶 【等】称量轻重也。例句:1、[孟子]等百世之王。
2、[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又,《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句:“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叫声惭愧。
”可知又为“称量轻重的工具”,即秤或天平,或笼统称谓。居牖客查不出,就教于大方之家。~~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
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选自百科
然的古今异义
3楼:晓龙修理
1、古:这样却。
今:转折连词。
2、古:这样以后。
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然拼音:rán,注音:ㄖㄢˊ,简体部首:灬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2画,繁体部首:火部
五笔:qdou,仓颉:bkf,郑码:rssu,四角:23338,结构:上下,电码:3544
区位:4027,统一码:7136,笔顺:ノフ丶丶一ノ丶丶丶丶丶丶
释义:1、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表示一种语气(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古同“燃”。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骤然[zhòu rán]
副词。突然;忽然。
2、陡然[dǒu rán]
突然。3、佁然[yǐ rán]
静止的样子。
4、俨然[yǎn rán]
形容庄严。
5、怫然[fú rán]
生气的样子。
4楼:匿名用户
.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古:这样却。今:转折连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处同上)
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5楼:匿名用户
然古义列举如下:
动词义:
1、会意兼形声字。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
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点燃;燃烧。
是“燃”的本字。《说文》:“然,烧也。
”《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职》: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三国志·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
”2、明白。《淮南子·览冥》:“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3、耀;照耀。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然目之绮,裂鼻之馨。”
4、以为……对;同意。《史记·陈涉世家》:“广以为然。”《资治通鉴·唐纪》:“愬然之。”
5、形成。《大戴礼记》:“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
6、宜;合适。《淮南子》:“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词性变化
连词义:
1、但是;然而。唐· 柳宗元《三戒》:“[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史记·项羽本纪》:“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于是。《史记》: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形容词义:
1、是;对。《广雅》:“然,应也。
”《论语·阳货》:“子曰:然。
”《史记·张耳陈馀传》:“不侵为然诺者也。”《晏子春秋》: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
“然,是也。”
代词义:
1、如此;这样;那样。《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孟子》:“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助词义:
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的样子。唐· 柳宗元《三戒》:“庞然大物也。”宋· 欧阳修《卖油翁》:“康肃忿然曰。”
2、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礼记》:“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3、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礼记》:“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今义列举如下:
1、形容词,对;不错。
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
3、连词,然而。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
6楼:匿名用户
今义:1.……的样子:突然、猛然
2.但是:然而
古义:1.……的样子:屋舍俨然
2.这样:輮使之然也
3.认为……正确,同意:广以为然
4.然而: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古今异义
7楼:连之瑶
是“不肖”。
古义:无能,才能不足,是自谦的说法。
今义:品行不端。如“不肖子孙”
仔细这个词的古今意义,“所谓”这个词的古今异义
1楼 满意请采纳哟 词语 仔细 注音 z x 释义 细心 仔细检查。 小心 当心 那里危险,你可要仔细。 近义词 细致 详尽 详细 周密小心 注意 把稳 当心 留心 留神 留意 谨慎 小心 防备 提防 提神 贯注 注重 着重 详明 周详 反义词 马虎 粗略 粗略大意 疏忽 粗心 仔细这个词的古今意义...
怨的古今异义,‘或’的古今异义
1楼 匿名用户 怨 古 悲 今 怨恨去 古 离开 今 到某个地方恨 痛心遗憾 恨在古代一般指的是遗憾 今 憎恨, 厌恶。 憾 在这里要注意 憾 恨 怨 三者的区别, 憾 和 恨 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 憾 ,汉以后多用 恨 。 怨 和 恨 不是同义词,在古文中 怨 表示仇视 怀恨, 恨 不...
君子的古今异义,君子的古义和今义
1楼 匿名用户 君子 古义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今义 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的古义和今义 2楼 匿名用户 词目 君子 拼音 j n z 今义 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古义 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 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 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