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静则思虑
子路:自信,有抱负,鲁莽,轻率
冉有:谦虚,退让,谨慎小心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晳:洒脱高雅,从容淡定
根据《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人物的性格?
2楼:116贝贝爱
子路:有远大的志向,坦率诚恳,性格也比较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言谈举止较为自然,不拘束,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冉有:虚心礼让,小心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虚而有礼貌,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写作背景:
《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因为四**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据《史记·孔子世家》)时公西华年仅14岁,大概不可能随孔子出国;又公西华是鲁国人(据《辞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师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当在孔子返鲁后,即65岁以后。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3楼:屠夫呆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特点?(联系原文答)
4楼:匿名用户
子路:坦诚、鲁莽;曾晳:懂礼爱乐;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谦恭有礼。
1,子路:坦诚、鲁莽。
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释义:子路率先回答说到,我自己的理想,就是可以有一个国家,可以有一千辆的车,可以在大国之间可以周旋,然后用自己的军队,去解决人们的饥荒问题,如果可以这样做,大约也就三年了,可以让他先鲁莽行事,然后才可以知道分寸。
分析:从子路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
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
2,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原文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释义:孔子问道:有什么好伤心的,每个人都有它的志向,不需要强求。
曾晳:那就莫过于春天,每个人春天的服装都已经穿上,其中五六个人戴上帽子,大概有六七个陪同的筒子,大家呆在风中,沐浴阳光,大家一起唱歌,等累了,再回去。
分析: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3,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原文: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释义:冉有回答道,我现在六七十岁了,现在好像还是跟五六十岁,差不多,我追求的境界大概就是这样,大约三年,国家的百姓就可以兴旺发达,每个人都知道礼乐的教化,以等待君子的到来。
分析:冉有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先是说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说话很有分寸。表现了他极其谦让的态度,这反映出他谦虚谨慎的性格。
4,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
原文: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释义:公西华回答道:问题不是在于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学习。宗教的事情,大都全都相同,我希望自己品行可以端正,可以作为一个治理天下的相。
分析: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中的谦谦君子。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1、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2、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参考资料
5楼:长腿老头喔
四个**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晰则洒脱自然。孔子问志,子路就“率尔而对曰”,抢先发言,宣称自己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显得很直率,
也很自信好强。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说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
曾皙谈吐雅致,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师生暮春郊游,
流连山水,寄情自然,说明他的性格恬淡洒脱。
6楼:匿名用户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释义: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分析:从子路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
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
2,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原文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释义:(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分析: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3,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原文: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释义:(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分析:冉有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先是说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说话很有分寸。表现了他极其谦让的态度,这反映出他谦虚谨慎的性格。
4,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
原文: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释义:(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分析: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中的谦谦君子。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四**各有怎样的志向
7楼:匿名用户
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到大国威胁并经常遭到侵略、灾荒的有一千辆战车的中等诸侯国,经过三年时间,可以使百姓勇于作战并懂得道理。
曾皙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穿上夹衣,与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去春游,在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土迎风乘凉,兴尽时唱着歌回来。
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经过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那些制度和礼仪之类的事,等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去完成。
公西华的志向是: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在诸侯祭祀和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
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
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8楼:月色黑桃
子路想要治理中等大小的国家,使之强盛,人民知礼。
冉有想要治理小国家(小地方),使人民富足。
公西华想要做外交官,处理国家之间的事务,和祭祀一类的大事。
曾点想要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然后安乐的过日子。
四个**的志向大同小异,但是曾点得到孔子的赞赏,是因为他的梦想中已经实现了太平盛世,人民安康富足。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他说话不谦逊。
有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写作素材
1楼 豆丁水匪 原文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晒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
帮我找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赏析文章谢谢
1楼 一欣伊意 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