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老镇玫瑰62飧奜
(1)特点:坚持民族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4分)
评价: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多元化局面。(1分)
(2)政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1分)进步性: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分)
(3) 标准:是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否推动中国社会进步;(2分)
试题分析:第(1)小题:材料一中的“朕独爱之如一”表面唐太宗的民族平等观念;材料二中的“平突厥……”说明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式是先用武力平定,然后再通过册封的方式加以重用,采用怀柔方式管理。
在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第(2)小题: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从材料中可以看粗“乱则声讨,治则抚绥”,而且“朕意不以生事为贵”表面康熙帝以和为主。这种民族政策的进步性显然应当是为国家繁荣昌盛奠定基础,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3)小题:该题看上去属于开放型试题,但是学生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综上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去胡乱地罗列评价标准。材料中涉及的两位帝王都很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所以这才是出题者所要得到的核心标准。
(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政治稳定、
2楼:匿名用户
①分别指唐王朝、周边少数民族;(2分)开明、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2分)
②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东亚地区产生深刻影响(1分)
③鉴真、玄奘(2分)
④符合题意即可(1分)
试题分析:①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这里说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中华”指的是当时的华夏族,在这里指的是唐王朝。
“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唐太宗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拥戴。
②本题考查的是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和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唐朝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四夷自服”,各国人聚集长安,各国的遣唐使来到唐朝,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新罗(今朝鲜半岛)、日本受唐朝影响最大。
③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天竺。唐太宗时,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回国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悟。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努力学习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对外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多关心国际事态,多看新闻多读报;尊重他国文化传统,主动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等。
这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3楼:百度用户
(1)(4分)民族平等
例子:文成公主入藏 或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
(2)(2分)贞观之治
(3)(4分)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在位的统治者唐太宗采取了民族平等的政策。例子:
文成公主入藏或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材料一的统治者唐太宗的政绩是贞观之治。材料二所述的情况出现在元朝,元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楼:姜灵智
让历史老师告诉你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
5楼:匿名用户
(1)材料一:少bai数民族
du;材料二zhi:外国(外国人dao)。
(2)政
内策:唐朝: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容民族和睦);清朝: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
影响:唐朝:密切了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繁荣;丰富了民族文化。
清朝:限制了对外**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妨碍了中外文化交流;远离了世界发展潮流;阻碍了近代化因素的萌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
6楼:樱花
(1)唐太宗的华夷观
抄念,主要是指中bai原****du与zhi周边少数民族;唐**处理dao民族关系是比较开明、开放的,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清乾隆帝的华夷观则主要意指中国与外国;他仍旧以“**上国”自居,虚骄愚昧;清**正是从乾隆以后实行严格的闭关自守政策,导致中外交往的隔绝、闭目塞听,落后于西方。
(2)经过鸦片战争的失败,魏源、林则徐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震动,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产生了,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3)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内容中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交公文不得称外国人为“夷”;说明当时战败后的清**地位已经下降,也开始逐渐接受近代通行国际交往准则,而列强则开始在中国争夺全面的殖民特权。
本题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统治者对外的态度,从鄙视外邦到向西方学习。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楼 陪你看海 1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有助于人民勤劳致富和获得爵位 移风易俗,百姓富裕 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4分 2 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4分 3 区别 前者强调以农为本。后者不仅强调以农为本,更强调以民为本。 3分 商鞅的 务本 思想 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
1楼 骑 誓 1 1929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2分 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是 崩溃 具体原因是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4分 2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3 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联合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
1楼 百度用户 1 反法西斯国 家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2 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或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 或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或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等等。 3 冷战政策。 4 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社会制度不同 或意识形态不同 。 阅读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