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字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021-01-19 09:03:10 字数 5987 阅读 8965

1楼:好快乐的小猪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

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 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 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 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

"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

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

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

”《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

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

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之国”。

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

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当时合汉、满、蒙、回、藏五个大族为一家,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其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lo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但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汉朝的国号是:

“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一名,在外交文献上出现,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开始的。

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国际**上一般是指中国大陆。

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之城”或“**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

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两个字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楼:匿名用户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3楼:小骚年厉害了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

》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

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

《礼记 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

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 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 禧公四年》称: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

"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

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

“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

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

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当时合汉、满、蒙、回、藏五个大族为一家,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其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

1949年lo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但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

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

署的国名是“大清”。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一名,在外交文献上出现,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国际**上一般是指中国大陆。 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之城”或“**之邦”。

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最早学校出现在什么时候,最早的鱼出现在什么时候?

1楼 匿名用户 根据bai历史的记载,中国早du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 zhi就有了学校dao 教育的形态。但是,专至今仍未得到考属古证明。《孟子》里说夏 商 周 设庠 序 学 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殷商的学校已经从甲骨文...

最早的古琴出现在什么时候,古琴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1楼 随心随性随意呢 古琴最早出现的时期 在现阶段其实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给你些传说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以供参考。 一 传说与文献典籍民间传说伏羲依照凤凰的形象造琴,使用的也是传说凤凰所栖息的桐木。还有神农说 黄帝说 唐尧说 虞舜说等等几种。 历代文献记载中最多见的,则是有关伏羲制琴的传说。 ...

微信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微信什么时候出来的?

1楼 匿名用户 2013年10月13日,全城搜索志在帮助那些不懂技术的个人或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接口程序,让完全不懂技术的个人或企业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拥有强大的功能。 2楼 蓬紫雪首坤 2011年1月21日正式推出。 3楼 匿名用户 2011年1月21日 微信什么时候出来的? 4楼 一滩新约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