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为什么在历史中消失了

2021-01-13 16:23:10 字数 5214 阅读 2673

1楼:花开丶丁肖湾

被汉朝灭了,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去得了全面顺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匈奴在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为五部。公元前119年,将军霍去病在汉军及投降的匈奴人簇拥下“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贝加尔湖)"。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汉元帝刘奭竟宁元年即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嫁与其为妻,此后60余年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在东汉时匈奴再次**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北匈奴的叛服不定,让东汉下决心摧毁北匈奴。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封燕然山铭》纪功。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铁弗人建立过胡夏。

匈奴为什么在历史中消失了?

2楼:尼玛

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后它不但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就连令欧洲闻风丧胆制造出匈奴神话的西迁一支,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消逝的无影无踪,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这个强盛一时的民族为何逐渐衰败而致消亡了呢?

究其原因,路卫兵认为有五个:一,该族始终为汉族所排斥;二,崛起的时机不对;三,发展根基薄弱;四,天灾人祸;五,****。

一,汉族的排斥。匈奴的历史追溯起来很久远,早在三皇五帝时其部族便已存在,据《史记》记载:尧时匈奴的名字叫獯粥,周朝时叫猃狁、犬夷,后世也称之为戎狄,散居在黄河流域,范围大致在如今的陕西和山西河北的北部,与汉族杂居,长期遭到汉族的排斥。

先是皇帝北伐獯粥、尧帝北教八狄;到了西周更是历代君王都和此族征战不断;春秋战国时他们和秦、晋、赵、燕等国接壤,时有摩擦,也没讨得什么便宜,而这些散居的小部族却渐渐被赶至黄河以北。后来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以拒之,这些部族为生存计,只能散居溪谷,或追逐水草而生,发展缓慢。由此可见,匈奴在其成长之初是始终遭受汉族排斥的。

二,匈奴崛起适逢秦汉的强盛时期。被汉族长期排斥北迁的部族中,有一部在河套平原一带定居,因为这里相对富庶,所以渐渐壮大,这就是后来令秦汉长期头疼的匈奴了。不过其发展较之中原要晚的多也落后的多,人数也少,靠游牧为生,时常南下抢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当时的匈奴虽有发展,但实力根本不能和强秦抗衡。

冒顿单于时期是匈奴最为辉煌的时期,他骁勇善战、带兵有方,逐渐统一了个个散部,又兼并了周边小国,开始了和汉朝近200年的征战,致使汉初的君王不得不以和亲政策来改善汉匈之间的关系。但汉朝骨子里仍是排斥匈奴的,等到汉朝国力渐强,汉武帝时便派大将霍去病、卫青多次力挫匈奴,大大削弱了匈奴。及至汉宣帝刘询时,又采取步步为营、联合周边的策略,使匈奴彻底臣服。

匈奴崛起之时也恰逢中原统一强盛时期,可以说不占天时,否则匈奴极有可能入主中原,历史或许会改写。

三,民族发展的根基薄弱。汉族的排斥令匈奴缺乏与中原的联系,只能在贫寒之地追逐水草而生,常常居无定所。而且所居地区生活条件恶劣,缺少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为了生计他们也无暇顾及发展,因此没能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统治根基薄弱,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和生存确非易事。

四,天灾人祸、部族**和汉族的同化瓦解。匈奴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的**: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争立,导致内乱,国力也因此削弱。

加上汉宣帝刘询对匈作战策略得当,迫使匈奴降汉,换来了大约100年的汉匈和平共处;另一次是公元46年,适逢匈奴境内连年遭受旱蝗之灾,以致赤地千里,又受到乌桓的进攻,不得不北迁数千里。又因内部王位之争,匈奴就此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降汉朝,并与汉朝合力攻打北匈奴,致使北匈奴不得不西迁欧洲。

北匈奴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经过这么一折腾,南匈奴便也衰退为一个弱国而一蹶不振了。到东汉末年,曹操统治北方时期,又将南匈奴分为五部,由汉人统管,以弱其势,南匈奴渐渐开始被汉族同化。

五,****的激化使其处于孤立的位置。西汉时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强极一时,不断吞并周边国家,因此树敌甚多。汉宣帝刘询趁机联合西域诸国合力攻打匈奴,后来在匈奴两次天灾人祸导致内乱之际,周边小国也趁机进扰,使其元气大伤。

匈奴第二次短暂的崛起是在五胡乱华时期,匈奴趁机作乱。匈奴人刘渊率先建国,开十六国**割据的先河,试图恢复匈奴昔日的强盛。到了其儿子刘聪在位时甚至灭掉了西晋王朝,在北方称霸一时。

五胡大肆**汉人,使****加剧。后来冉魏国君冉闵下发杀胡令,汉族又疯狂反击,致使中原匈奴几乎灭种,从此彻底告别了中国历史的舞台,遗留者也逐渐被汉族同化,匈奴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身份从中国历史中彻底宣告终结。

北匈奴西迁欧洲,散落于欧洲和中亚各地,在公元4世纪时逐渐集结统一成一个强大的帝国。特别是在被欧洲人称作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即位后,匈奴铁骑更是疯狂践踏欧洲,给欧洲人带来了极度恐慌。最盛时其统治版图甚至囊括了欧洲的绝大部分,最西打到了大西洋沿岸,比后来的蒙古帝国占领的土地还要多。

但最终随着阿提拉的骤逝,加上欧洲各族的反抗进攻,匈奴帝国惨遭覆灭瓦解,散落消遁于欧洲各族而不复存在了。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上面的五点。

匈奴为什么在历史中消失了

3楼:匿名用户

匈奴是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带(今内蒙古、山西一带),游牧于大漠南北。匈奴的首领叫做单于,相当于中原的国王。在单于之下,则有左、右二贤王,各率领一大部落。

匈奴族早在公元前七八世纪时就已生息和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和部落联盟了。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进入铁器时代,军事实力得到相应加强。于是不断骚扰秦、赵、燕等国的边境。

公元前265年,匈奴骑兵被赵将李牧击败,但不久又卷土重来。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派遣蒙恬出兵攻击匈奴,匈奴战败后“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但是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却又乘机向南发展,逐渐傍近秦朝的边塞。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开始主动攻击匈奴,在军事天才卫青和霍去病的持续打击下,匈奴元气大伤,逐渐衰弱下去。并最终**为南、北匈奴。

北匈奴在西汉军队的持续压力下,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北匈奴的迁移历时几个世纪,其过程已经很难考证,史料记载也是相当模糊。大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北匈奴西迁途中经过康居、大宛、鄯善等西域诸国。

公元4世纪中叶,北匈奴灭掉了强大的突厥国度阿兰国,西方为之震动。当时,在北匈奴人西面,居住着两个日耳曼人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特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盟,另一个是德涅斯特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联盟。

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统治欧洲大部的罗马帝国的领土。

阿兰国被匈奴灭亡后没多久,当哥特人还沉浸在对匈奴的巨大惶恐中时,匈奴铁骑已经兵临城下,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东哥特,东哥特军队被匈奴全歼,国王自杀,部众四散逃逸。西哥特得知东哥特灭国后立刻在德涅斯特河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远处上游偷渡后夜袭敌营,重创西哥特军。打败哥特人,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同时,小部分的匈奴骑兵仍然在骚扰邻国:

一股匈奴骑兵渡过了多瑙河,与哥特人一起骚扰罗马帝国;另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爱德沙城;还有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96年,侵入了萨珊波斯帝国。在疆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再次兴盛起来。

匈奴帝国的极盛时期是在大单于阿提拉的统领下达到的,他在公元434年与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公元445年,布列达单于神秘地遇刺身亡后,阿提拉独掌大权。他发动的针对北欧和东欧的大规模战争,使盎格鲁撒克逊人逃亡到英伦三岛,而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战败,纷纷向匈奴投降。他还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迫使东罗马帝国赔款6000镑**,年贡2100磅**。

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阿提拉对此并不满足,他还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将意大利北部变成一片废墟,使得西罗马帝国皇帝万分惊恐,被迫议和。

公元453年,阿提拉迎娶一位日耳曼族的新娘伊尔迪科,婚宴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众人走进新房,发现阿提拉血管爆裂,倒在血泊中气绝身亡,而他的新娘缩在床角瑟瑟发抖。当时有人认为阿提拉死于循环系统疾病,也有人怀疑是伊尔迪科**了阿提拉。

在阿提拉的葬礼上,匈奴人割断头发,刺破脸颊,用鲜血悼念他们的国君。阿提拉的棺材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铁,第二层是银,最内层是金,以象征他的不朽功业。

匈奴人堵塞一条河流的水,把阿提拉的遗体埋葬在干枯的河床下,然后再开闸放水。所有参与施工的奴隶都被处死,以便使后世的盗墓者无机可乘。他的坟墓至今未能被找到。

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在东哥特、吉皮底人的反抗下,匈奴人在公元454年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公元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东哥特人的战争,遭到失败。

公元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就在北匈奴迁居欧洲之际,南匈奴的驻地向南前移,他们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到了3世纪,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颖手下当将军,当时西晋正在经历八王之乱。刘渊担任了匈奴族的大单于,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史称汉赵。

匈奴的一支族群称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篡汉,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后被氐人苻氏前秦所灭。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举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现宁夏)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后来宇文氏在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经过南征北战后,创立隋朝,再次统一中原地区。

以上是十六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的最后一场演出。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逐渐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匈奴后裔融入汉族以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大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

有哪些动物消失了,为什么,有哪些动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1楼 刘素芹实歌 下面是在过去40年内新近灭绝的11大最典型的动物。 2楼 萨树花平媚 随着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动植物正在濒临灭绝 。如恐龙 黑海雀 渡渡鸟 等等,从1600年 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 从1800年 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曾经生活在...

森林王国为什么会消失呢,为什么森林王国消失了

1楼 清清米兰 小国王不再保护森林,砍掉了所有的树木,建起了高楼大厦。没有了森林的保护,雨妖 热魔 沙鬼 风怪都来了,吞没了森林王国,森林王国消失了。 2楼 匿名用户 森林国王会知到这件事不该做会亡羊补牢。 3楼 匿名用户 雨妖来了接连几天大雨河水冲垮了提岸淹没了庄稼傻啊,沙鬼和风怪也联合进军狂风带...

爱情的感觉为啥消失不见了,爱情为什么会消失呢???

1楼 百度用户 为什么会有 七年之痒 ?为什么说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为什么 三角恋是最真实的爱情 ? 为什么说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如果读者想弄明白这些问题,那么,就请阅读一下我的 爱情力量学 吧。 我认为,爱情是一种能被感知的力量,力量越强,爱情越深,爱意越浓。 爱情的力量主要由以下几种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