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食用菌基本特点,食用菌的特点是什么

2021-01-12 18:23:03 字数 6345 阅读 6535

1楼:匿名用户

1.食用菌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物质,依靠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来生存。

2.食用菌的细胞壁大多由甲壳质、几丁质或纤维等物质组成。它有真正的细胞核,这是与黏菌、细菌、放线菌的明显区别。

2楼:云南万通汽车学校

食用菌的特点为高蛋白,无胆固醇,一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被称为上帝食品,长寿食品。

食用菌的特点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呵呵 时间要求 比高考 考场都严格啊

食用菌有那些特点?

4楼:立即涨停板

纯色,颜色不鲜艳,如果熟的话某些树下长的鲜艳的也能吃,不熟的就记住这两种吧。

食用菌生理特点

5楼:匿名用户

食用菌生理特性主要是阴暗,潮湿,中低温,好氧。

6楼:**争业

食用菌种类是特别多的,常见的:香菇、木耳、平菇、杏鲍菇、金针菇、茶树菇、双孢菇、草菇等等;说到生理习性的话差异比较大的。基本上在菌丝体生长期主要都是温度,避光(暗光)培养,出菇期像香菇、木耳、平菇、茶树菇、都需要光照(散射光),有的出菇时间长的半年,有的4、50天。

食用菌生活特点是什么?

7楼:ao博博

食用菌通过生长于基质内的菌丝体吸收水分、养分.菌丝体由孢子萌发产生或由菌丝体的片段生长而成.菌丝大多数无色,具有分隔的管状结构.

菌丝以先端部分向前生长,在基质中伸展蔓延,反复分枝,组成菌丝群,通称菌丝体.\x0d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生活周期长.由单元体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再经过体细胞的接合,形成双核化的产囊丝,才能发育成含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子实体.

这中间不仅需要满足其营养生理的要求,还要激发其性过程产生,亦即体细胞的接合,因此这类食用菌人工栽培难成功.如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盘菌等.\x0d担子菌由单核孢子萌发产生初生菌丝.

初生菌丝多核、有分隔、菌丝不发达,生活周期短.由初生菌丝生成次生菌丝,经过性别不同的两初生菌丝结合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的结构进行细胞**,产生含父母亲本的双核.

双核菌丝生长到一定时期,顶端细胞膨大,双核结合,形成二倍体核,此核再经过二次**,其中一次减数**,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核.这时顶端膨大的细胞成为担子,担子长出四个小梗,四个子核进入小梗,发育成各个担孢子.大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体形成紧密结构的子实体,如牛肝菌、香菇、蘑菇、草菇、灵芝、木耳等.

\x0d食用菌的菌丝体在基质内或表面伸展蔓延,是疏松的.但当环境条件改变或进入繁殖阶段,菌丝体则紧密地扭缠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形态的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菌核,如茯苓、猪苓;子座,如虫草、竹黄;菌索,如密环菌.

\x0d食用菌的子实体及少数种类的子囊菌是生长在地下或半埋在地下,如瘤孢地菇.大多数种类的担子菌的子实体是长在基质面上的.形状有垫状、块状、球状、陀螺状、棒状、珊瑚状、叶状、贝壳状、喇叭状、伞状等.

食用菌大多数属蘑菇类,子实体如小伞,通常由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等几部分构成.但不同种类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和微观特征各有差异.

食用菌的营养特点?

8楼:傅行云时代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

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 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

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

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 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

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

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5%,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高血压的作用,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9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食用菌自古被称为“山珍”,现在被誉为“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它们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食用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平衡,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5%~30%之间,是普通蔬菜的2倍;脂肪含量只有2%~5%,而且80%以上都是利于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和钾、铁、钙、硒、锗等矿物质。

10楼:匿名用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补阳、益气活血、补脑强心、延年益寿等功能。我们不妨将食用菌也端上餐桌,为健康加分。据我们了解,日本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口感和肉类很相似的食用菌,可以作为肉类的替代品,利用锯末、树皮和谷壳生产,外形很像平菇的菇蕾,用刀切下,切成块来做菜食用,味道就非常好.

食用菌和肉类食品相比,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脂肪总量很低,为低热量食物。二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远高于饱和脂肪酸,并且以亚油酸为主,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不但可有效地清除人体血液中的垃圾,延缓衰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和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三是植物甾醇尤其是麦角甾醇含量较高。麦角甾醇是维生素d的前体,它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牙齿发育,预防佝偻病。

最后从营养特点来看,食用菌是兼具肉和蔬菜特点的一种营养物质。那么它与肉类相比,蛋白质的含量就比较高,但是脂肪就很低;与蔬菜类相比的话,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们说食用菌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

11楼:匿名用户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蛋白,无胆固醇,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配菜的话和大多数肉类和蔬菜都能配,不过要注意驴肉和金针菇相克,醋与茯苓相克,马肉与木耳相克,田螺与木耳相克,维生素k3与黑木耳相克,维生素d与黑木耳相克,咖啡与海藻与茶与黑木耳与红酒同食会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黑木耳与茶相克,肝功能不良与蘑菇相克。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有何特点?

1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当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很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发展上呈现出如下特点:

(1)食用菌生产品种日趋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缓慢,且一直呈区域性单一品种发展的局面,如山东的平菇生产、福建的双孢菇生产、浙江的香菇生产及东北地区的黑木耳生产等。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有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地也注重了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的完善与构建。我国迄今代料栽培的种类,如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md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平菇(pleurlus osrtealus)、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凤尾菇(pleurotus plumonarius)、亚侧耳(hohenoueheha serolina)、榆黄蘑(pleurolus citrinopileatus)、黄白侧耳(pleusolus ***ucopiae)、鲍鱼菇(pleurolus abalone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银耳(tremella fuo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棘托竹荪(dictyophora ochinovolvala)、茯苓(wolfiporia cocos)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各种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如鸡腿菇(coprinus ***atus)、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刺芹侧耳(pleruolus erynggii)、阿魏侧耳(pleurolus ferulae)、真姬菇(hypazigus mamoreus)、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茶薪菇(agrocyoe chaxinggu)、巨大口蘑(tricholomu giganteum)也普遍应用于规模生产,促进了我国菇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黄年来,2000)。

(2)以传统的季节性栽培向反季节周年生产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菇农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在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传统的季节性生产模式已被打破,季节安排越来越灵活。在对各品种生物学特性及市场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地方开始进行了夏香菇、夏平菇、高温蘑菇及深冬菇房增温栽培的推广与发展,各品种尤其是珍稀品种的工厂化、反季节生产发展迅速。此外,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改进等方面也都有频繁的技术革新,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倍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以传统的栽培模式向立体高效模式发展

我国传统的栽培模式是以室内菇房栽培为主导的,近10多年来,各种各样的栽培场所和栽培模式得到空前发展,如双孢菇生产目前可在废弃房屋、养殖场、地沟棚、简易棚、蔬菜棚、防空洞、地下室等场所进行地面或架式栽培;木耳栽培由室内吊袋转移到室外畦式地栽;夏香菇、高温平菇、灵芝等中高温型品种的室外丰产林、桑园、果园、玉米等高秆作物、芸豆等高蔓作物的立体组装复合种植。同时在食用菌行业内部也形成了科学的多层次间混套轮作种植体系,如在春栽香菇棚内吊袋木耳,金针菇、平菇废料种植草菇等菌—粮、菌—菜、菌—菌间作或轮作。

(4)由自发分散的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发展

10多年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还处在分散的、自发的一般家庭副业。随着该行业体系和规模的逐步完善和扩大,也逐渐引起了当地**的重视,部分县、乡及时地出台了系列发展措施,相继确立了规模拉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政策驱动、市场牵动的发展战略,宣传引导、组织发动、参观学习、试验示范、推广上规模,周而复始。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很多县、乡的支柱产业,且建立了规范的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对我国的食用菌行业进入规范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由粗放的经营管理向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以前,由于**部门和从业人员对该行业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及统一协调和宏观调控手段,也有地方**部门缺乏长期规划和长远目标,曾一度使当地食用菌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凡是能始终以菇农效益为中心,遇到问题能正确对待的地方,食用菌产业都能稳步、健康地发展。很多地方**和当地食用菌科技、加工龙头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食用菌科研、技术、推广、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千方百计协调产供销关系,加强了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力度,为菇农的生产保驾护航。

当前,越来越多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生产专业县、专业乡、专业村异军突起,加工流通企业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集约经营、规模发展、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6)食用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

食用菌产品是高蛋白、低脂肪、多药效、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国际市场上食用菌及其加工品的交易日趋活跃,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量逐年上升(图1-2)。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量每年以7%的速度持续上升,在这样一个具有 13亿多人口的国家内,其市场潜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再者,我国加入wto后,在给我国带来全局性战略利益的同时,也使许多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就迫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不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种植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粮、棉、油等大宗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为这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特点,及以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综合效益高为优势的食用菌产业腾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质优价低、产量大的优势,将为世界各地的消费需求提供方便。

为此,我们的市场将更大、更广阔。综上所述,我省食用菌发展现状从总体上看是好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典型、新产品、新政策层出不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由于食用菌行业毕竟是一个新兴行业,自身素质相对较差,虽大而不强。

由于地区之间**的重视程度、发展力度及实施方法不同,使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组织者和生产者如果不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违背了该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使行业发展受挫,菇农蒙受损失。

图1-2 1990—2001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出口量及世界产量(鲜重)资料图

食用菌的一般特性是什么,简述食用菌基本特点?

1楼 易书科技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膳食结构也已由吃饱 吃好逐渐向有营养 低脂肪 高蛋白的方向发展。食用菌就是一种很好的现代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那里的空气新鲜,污染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 其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极高,以香菇为例 每100...

食用菌有哪些生理特点,食用菌有哪些特点

1楼 植物网 食用菌生理特性主要是阴暗,潮湿,中低温,好氧。 食用菌有哪些特点 2楼 深圳冠亚水分仪科技 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 周期短 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食用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食用菌的营养方式有哪些特征

1楼 三森徳井 所有食用菌都属于异养生物。按营养类型划分可分为腐生型 寄生型 共生型等。食甫涪颠皇郯郝奠酮订捆用菌中以腐生型的为主,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在腐生型食用菌中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木生菌 草生菌 粪生菌 土生菌等。目前所知,已经进行人工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绝大多数属于腐生菌。 木生菌利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