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分目及分科所依据的特征是什么

2021-01-12 16:05:34 字数 5061 阅读 1960

1楼:等待赫拉的宙斯

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形态结构特征,嘴型,爪子的形态(两前两后或者三前一后等),翅膀的形状,羽毛的色彩,都是重要的区分特征

第二,也参考他们的生态学特征,或者说是生活史特征第三,近些年来,常用的是分子生物学的办法来判断,看基因的相似度高不高,利用统计学上聚类分析的手段,把接近的物种聚在一类,形成一种树状的结构(系统发育树),大大小小各种级别的枝杈就可以看做各个分类级别

第四,鸟声分析,鸣声现在也常被当做分类的依据,做法应该和分子的方法相似,只是他的素材不是dna,而是鸟类的语图

以上原创,我也是半懂不懂,欢迎讨论指正……

2楼:兔铎

鸟类包括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其主要区分为胸骨是否具龙骨突起,骨骼是否充气,羽毛是否适于飞翔等。具体科目的分类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例如是水栖还是陆栖,食性,筑巢方式等,结构特征包括嘴的形状,鼻孔的形状,趾的形状,翼的形状,体形大小,羽毛颜色等

鸟类三个总目在分类特征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3楼: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鸟纲可以分为金鸟亚纲和古鸟亚纲,今鸟亚纲包括白垩纪至今的全部鸟类,其中又可以分为突胸总目、平胸总目、楔翼总目和齿颌总目,但齿颌总目已灭绝,现存只剩下其他三个总目,他们的特点如下:

突胸总目(又名今颌总目):翼发达,胸骨具龙骨突,善于飞翔。常见的飞鸟如燕子、麻雀等都属于这个总目

平胸总目(又名古颌总目):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脉,羽毛分布均匀、羽枝不具羽小钩、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不擅飞翔。如鸵鸟。

楔翼总目(又名企鹅总目):体羽呈鳞片状,均匀分布于体表,骨骼沉重,胸骨有发达的龙骨突,已失去飞行的能力。这个总目只包含6属18种企鹅。

三个总目的主要区别就是外形和飞行能力上。突胸总目还保留飞行能力(家禽主要属于这个目,虽然也不善于飞行,但其飞行器官还没退化),平胸和楔翼总目主要是外形上的区别,而楔翼总目只包含企鹅,还是很好分辨的。

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4楼:匿名用户

1、鸟类(av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

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地球上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鸣禽六大类。

2、中国有1186种。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鸣禽、攀禽、猛禽、陆禽、涉禽和游禽六大生态类群。各个类群的鸟类在外形构造、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

3、鸣禽类

鸣禽类一般体形较小,体态轻捷,活泼灵巧,善于鸣叫和歌唱,且巧于筑巢。如百灵鸟、黄鹂、大山雀、喜鹊、柳莺等。

鸣禽类的喉部下方有鸣管,由鸣腔和鸣膜组成,鸣叫器官(鸣管和鸣肌)非常发达。鸣禽类是六大类群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约占世界鸟类数的3/5。

家里笼养的鹩哥、八哥也属于鸣禽,它们经过训练甚至可以模仿人们简单的语言。

4、攀禽类

攀禽类善于在岩壁、石壁、土壁、树上等处攀缘,如啄木鸟、大杜鹃、戴胜、鹦鹉等。

攀禽类的喙、脚和尾的构造较特殊:喙尖利如凿,善于啄凿;脚强健有力,足(脚)趾发生多种变化。

如啄木鸟的四个脚趾,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于攀树固定身体;尾羽轴坚韧,尾羽起支撑体重的作用。

5、陆禽类

陆禽类大多数是在地面活动、觅食,一般雌雄羽色有明显的差别,雄鸟羽色更为华丽,如中国特有的褐马鸡、环颈雉、红腹锦鸡、鹌鹑等。

陆禽类体格结实,喙坚硬且多为弓型,适于啄食;翅短圆退化,不能长距离飞行;后肢强而有力,适于地面行走和刨土。

6、猛禽类

猛禽类视觉器官发达,翅膀和足强而有力,能够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中、水面或地下活动的猎物,如金雕、猎隼、猫头鹰等。

猛禽类通常具有向下弯曲如钩的锐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撕裂捕获物;羽色多暗淡,以灰色、褐色、黑色和棕色为主,飞行无声,不易**食对象发现。

7、涉禽类

涉禽类适于涉水行进,不善于游泳,善于飞行,且姿态优美。如夜鹭、丹顶鹤、蓑羽鹤、东方白鹳等。涉禽类的外形具有“三长”特征,即喙(嘴)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捕食生活。

因为喙、颈长且灵活,因此可将长嘴探入水下或在地面取食,而腿长则可以在较深水域中捕食、活动,脚的长度与能够涉水的深度有密切关系。

8、游禽类

游禽类大多生活在水上,在水中获取食物,善于游泳、潜水,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飞行迅速,如黑天鹅、鸳鸯、绿头鸭、家鹅等。

游禽类一般具有扁平宽阔或尖的嘴,适于在水中滤食或啄鱼;羽毛大多厚而致密,羽绒发达,构成有效的保暖层;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大量油脂并用嘴涂抹于全身羽毛,以保护羽毛不被水浸湿。

脚趾间有蹼,游泳时双脚向后伸直,用力划水,犹如船桨,正如骆宾王在《咏鹅》一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形象描述。

5楼:匿名用户

全世界已发现的鸟类有9000多种,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1000亿只鸟。 鸟类的分类依据 鸟类分类所依据的特征与所有动物分类学研究一样,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所积累的资料对于鸟类类群的认识,特别是高级分类阶元的特征,有重大贡献。

随着生物科学和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形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学、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也应用于分类特征和亲缘关系、种系发生等方面的分析,这些成果大大深化了对系统分类学的研究。 鸟类分类列表 : 古鸟亚纲:

包括始祖鸟等中生代的原始鸟类,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今鸟亚纲: 包括现存的所有鸟类和一些已经灭绝的早期鸟类。

齿颚总目: 包括黄昏鸟等中生代的早期鸟类。 古颚总目:

即走禽,不会飞或不善飞,善于奔跑。 鸵鸟目:仅一种,即非洲鸵鸟,现存最大的鸟。

美洲鸵鸟目:1科2种,美洲最大的鸟。 鹤鸵目:

2科4种,包括鸸鹋和鹤鸵,现存第二大的鸟。 无翼鸟目:1科3种,新西兰特有的小型走禽 共鸟形目:

1科46种,美洲的小型走禽。 (这个字是“共+鸟”,无法打出来) 楔翼总目:即企鹅,不会飞而善于游泳。

企鹅目:1科18种企鹅。 今颚总目:

包括绝大多数鸟类,多数可以飞行,我国只有这一总目的鸟类。 潜鸟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行动笨拙。

鸊鷉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 鹱形目:

3~4科,大洋性鸟类,善于飞翔,包括信天翁、鹱和海燕等。 鹈形目:6科,温热带的游禽,包括鹈鹕、鲣鸟、鸬鹚、**鸟等。

鹳形目:7科,大中型涉禽,包括鹳、鹭、鹮等。 雁形目:

2科,游禽,包括鸭、雁、天鹅等。 隼形目:4~5科,鹰、雕、隼、兀鹫等所有白天活动的猛禽。

鸡形目:6科,各种鹑、雉、鸡,善奔跑不善飞行。 鹤形目:

12科,包括鹤、秧鸡、鸨、三趾鹑等。 鸻形目:16~17科,包括鸻鹬类、鸥类和海雀类3大类,有时也分成3个目。

鸽形目:包括现存的鸠鸽科、沙鸡科和已经灭绝的渡渡鸟 鹦形目:1或多科,各种鹦鹉。

鹃形目:3科,包括杜鹃、蕉鹃和麝雉等。 鸮形目:

2科,包括所有夜间活动的猛禽,即鸮(猫头鹰)。 夜鹰目:5科,夜行性的鸟类,包括夜鹰、蟆口鸱、油鸱、林鸱、裸鼻鸱等。

雨燕目:3科,包括雨燕、凤头树燕和各种蜂鸟。 鼠鸟目:

1科,特产于非洲,今颚总目中唯一分布限于一个大洲和唯一不分布于我国的目。 咬鹃目:1科,热带的美丽攀禽。

佛法僧目:9科,多样化的攀禽,包括犀鸟、翠鸟、蜂虎、佛法僧等。 鴷形目:

6科,种类繁多的典型攀禽,包括啄木鸟、鵎鵼、须鴷等。 雀形目:最进步最成功的鸟,即各种鸣禽和亚鸣禽,或称栖禽,包括半数以上的鸟类,包括超过60个科。

6楼:百度用户

7422

2009-03-28 添加到搜藏世界之最——鸟类 掌门人:**ice 标签:世界之最 鸟类 动物

鸟类通常是带羽、生蛋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鸟纲全世界现有鸟类8千7百余种,我国有1183种。

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

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边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并且具有角质喙。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

最大的鸟纲类、产蛋最大的动物——鸵鸟

鸵鸟是现存体形最大不能飞行的鸟类。产于非洲。雄鸟高约2.

75米,重达155公斤。颈长几占身体的一半,雌鸟稍小。鸵鸟卵是现代最大的卵。

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褐色具浓黑色睫毛。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

群居,日行性。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3.5米。

7楼:匿名用户

其实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地球上的第1种恐龙大约出现在2亿4000万年前,他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他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的恐龙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的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十几米,重达数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如毛隐血的肉食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8楼:匿名用户

荆棘鸟(又称刺鸟或翡翠鸟)传说原本是南美的一种珍稀鸟类,因其擅长在荆棘灌木丛中觅食,其羽毛像燃烧的火焰般鲜艳而得名。[1]

中文学名

荆棘鸟别称

刺鸟、珍珠鸟或翡翠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aves

相关传说

荆棘鸟,是传说虚构的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巢开始,便执着不停地寻找荆棘树。当它如愿以偿时,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流着血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

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殒,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永恒的美丽,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绝唱。

荆棘鸟体型小,高昂着头,美观,气派。

古代先民动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古代动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尔雅》中的分篇,正是应用了这一古老的传统分类方式 从每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清楚地表明,人们对每一类的分类认识是相当明确的 《释草》中所包含的100多种植物的名称,全部是草本植物 比如葱蒜类,《释草》中说 蒮,山韭 茖,山葱 勤,山薤 蒚,山蒜 把山韭,山葱 山薤 山蒜等植物...

古代动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古代先民动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周礼》中首先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并进一步将动物分为 小虫 大兽 ,约相当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周礼》中有不少内容涉及生态学问题 书中提到辨别土地的出产物 名称及所宜种植的作物,表明已经注意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强调了在种植庄稼时先调查土壤情况 比如 山师 之职掌管山林类...

无种子植物的分类依据什么,3.种子植物根据什么分类?

1楼 无种子植物就是孢子植物,有三类,是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分类依据就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或只有其中几类分化,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2楼 匿名用户 有无根 茎 叶 我也在学这一课 3楼 匿名用户 根据根,茎,叶的分化来分类,可分三大类藻类,蕨类,苔藓类。 4楼 匿名用户 1 蕨类植物 2 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