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几所大学,堪比大学城

2021-01-10 16:41:51 字数 4911 阅读 2330

1楼:匿名用户

道家学院

老子是道家学院的创始人,古人称老子为“太上老君”,老子著有《道德经》,这是老子的代表作,也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不折不扣的畅销书,仅次于《圣经》。《道德经》也成为道家学院的学生们的必修科目。

道家学院里有个学霸叫庄子,学生时代就是道家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楚威王非常看重庄子的才华,邀请庄子做公务员,却被庄子拒绝。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代表作有《逍遥游》。

庄子大大的继承发展了校长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声”、“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儒家大学

孔子是儒家大学创始人,他也是老子的学生之一,虽然孔子不是道家学院的科班毕业生,但是他曾数次向老子求教、问道。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也不为过分。

春秋政法大学

韩非子和李斯在老师荀子那毕业了以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韩非子认为老师的观点存在很多问题,就跑到道家学院那边进修了一段时间,还写了一篇文章《喻老》,并建立了春秋政法大学,主张依法治国,鼓吹的封建君主**主义理论,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陆军军官学院

春秋末有个人叫孙武,这个人搞不来文的,却会带兵打仗。他根据自己在行军打仗中的经验提高到理论上来,并写了一本书叫《孙子兵法》,并创办了陆军军官学院。孙武的书写的非常的好,他很会带兵,但不会带学生.

他儿子的儿子叫孙膑,后来就被送到鬼谷子的鬼谷传媒大学去了。

鬼谷传媒大学

鬼谷子,又名王禅,战国时代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有点世外高人的意思。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

鬼谷子创办了鬼谷传媒大学,授人纵横之术。鬼谷传媒大学虽然不像儒家大学那样桃李满天下,但是但凡从鬼谷传媒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成为了春秋战国史上的显赫人物,提起他们的名字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孙膑、庞涓、郦食其、蒯通等,整个春秋战国都被玩弄于他们股掌之间。

墨家科学技术大学

墨子姓墨名翟,出生社会下层,是唯一个农村户口的哲学家。后因不满儒家维护强权、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及对儒家强调的繁文缛节和靡财害事的丧葬报有疑虑,故创办墨家科学技术大学,硬钢儒家大学。墨家科学技术的大学的学生也多为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什么

2楼:王王王小六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太学零落。

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

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

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子弟。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扩展资料

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其后,经曹魏、西晋,洛阳太学至北朝末衰落,历时

六、七百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1、东汉太学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出身于太学的**中,有不少号称“循吏”、“廉吏”,而太学生的“嘘枯吹生”的贡献,主要还体现在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中。

2、太学对洛阳影响亦大。

自东汉以降,儒学在洛阳得以发扬光大。洛阳“自宋以前随时建学”,致使洛阳可与孔子设教的洙泗并称,并有西邹鲁之誉。尤其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创始人二程夫子即出洛阳,这与太学数百年雄踞洛阳的实效绝分不开。

洛阳太学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的借鉴价值也不容忽视。

3、管理方式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太学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在对太学的管辖方面,还是在对学生、教学、卒业等管理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式。

3楼:资深审计师

太学和国子监同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太学是西汉汉武帝时创立的,国子监为晋武帝时所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

总而言之,两者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简而言之就是贵族子弟。

太学和国子监都是最高学府,时代不一样,明代以前,太学往往是最高学府,晋武帝时又另设国子学。国子是指“公卿大夫之子弟,表明其教育对象乃是贵族子弟,与更具平民色彩的太学并立。隋炀帝时始称国子监。

到了明朝,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因此国子监同时接收由皇帝指派的贵族子弟和由地方官保送的平民子弟,分别称为官生和民生

4楼:你们好吧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时代。最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等都亲自教育人民如何劳动和生存。黄帝的妻子还教人们养蚕织衣服。

(一)夏商周

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

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时是**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

(二)春秋战国

当时产生了一批学识渊博、充满智慧的私学大师。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不仅在《论语》、《孟子》、《墨子》《荀子》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象《礼记·学记》《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专著。当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束”(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

(三)汉代

汉代管学分为**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官学主要是太学(太学时最早的官办大学,汉代太学取代了商周似的辟雍。西汉的辟雍仅保留祭祀功能)。

地方官学识军郭学校,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

(四)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一般说来,这个时期的官学是衰颓的,只有个别朝代或个别地区的地方学校短期内比较发达。

晋代**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察举至就是选拔的意思。汉高祖以来既有选举士人举措。

汉文帝二年,下诏选士,对各地选上来的士人,经过测试加以任用。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除了察举孝廉、贤良方士、秀才仍沿两汉旧制外,又增添了“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曹操曾下达“求贤令人”提倡“唯才是举”。

(五)隋唐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建立了从**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

通称“六学二馆”。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学等专业学校。

(六)宋元

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在京师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值得一提的是民办学校“书院”

(七)明清

明代学校,**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各级学校也很齐全,府州县学及专门学校已发展到1700余所。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5楼:匿名用户

国子监············

6楼:梦幻仙子时代

汉朝时期创办的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太学最高学府

太学和国子监

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50名,至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质帝时太学生增至3万余人。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

隋文帝设国子寺,隋炀帝时改名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时期私学有什么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有那些特点?

1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至战国时期,我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秦 齐 楚 燕 韩 赵 魏七国,基本上已建立了土地私有的封建制度,在七国争雄的统一战争中,士的价值越来越大,养士之风盛行。据孟子说,当时杨朱 墨翟的言论传遍天下,可见他们的徒众是很多的。 这一时期的私学更多,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各种学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

1楼 林顾姝 私学兴起的历史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当时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求,改变了 学术官守 和 学在官府 的教育格局。尤其是在由西周走向春秋的社会大变革中,原有的一些贵族阶层逐渐没落,士阶层在不断壮大。没落贵族具有 六艺 等文化知识,便成了求职谋生的一种技能,能在文事方面为统治者和贵族提供所需的...

春秋战国时期成为第二显赫的私学大师是谁

1楼 漫阅科技 至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 学者投入到教育行列之中,专以一家之言立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有墨子 孟子 荀子等人。墨子继孔子之后,成为第二显赫的私学大师。 《吕氏春秋 当染》记孔墨后学显荣于天下者, 不可胜数 ,故后世冠之以 孔墨显学 的美称。墨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