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皇甫勇哉
爱莲花,莲花亦素亦洁
2楼:卑长征眭歌
诸葛茅庐
子云山亭
君子岂嫌陋室
陶爱秋菊
李赏牡丹
众人不解青莲
关于爱莲说和陋室铭的对联
3楼:睢宁一指禅
诸葛茅庐 子云山亭 刘禹锡自铭陋室;
陶潜秋菊 李唐牡丹 周敦颐独爱清莲。
4楼:诗文饕餮
出淤泥而不染
居陋室而清高
5楼:陈再雨露姬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关于爱莲说和陋室铭的对联
6楼:户歌那拉昆纶
居陋室,陋室又雅又静
爱莲花,莲花亦素亦洁
7楼:
诸葛茅庐 子云山亭 君子岂嫌陋室
陶爱秋菊 李赏牡丹 众人不解青莲
8楼:璩迎单慕山
爱莲花,莲花亦素亦洁
9楼:亓馨咎范明
《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有关爱莲说和陋室铭的对联上联:居陋室
10楼:匿名用户
德馨能居陋室;
品高不染淤泥.
横批:洁身自好
11楼:
上联: 居陋室,陋室又雅又静
下联: 爱莲花,莲花亦素亦洁
满意请采纳,谢谢~ ^_^
试着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对联创作 上联:( )《陋室铭》 下联:半池莲花喻人,品透世上炎凉《爱莲说》
12楼:月亮还是那个星
一间陋室言志,写尽情趣高雅;
半池莲花喻人,品透世上炎凉。
13楼:俄罗斯刘文江
一处陋室抒隐,参出心中宁静
半池莲花喻人,品透世上炎凉
14楼:匿名用户
一间陋室抒怀,尝遍人间冷暖
半池莲花喻人,品透世上炎凉
15楼:匿名用户
一屋陋室诉志,尽显隐逸情趣《陋室铭》
写一幅关于【爱莲说】的对联 急!
16楼:夏侯有福第亥
惜莲花冰清玉洁
却立淤泥之上
叹牡丹雍容华贵
难避落花时节
17楼:
周公真好事 爱莲池里说心意 飘逸高洁浑不染儒子有风情 隐逸山中洒笔墨 益清香远自浮出青荷盖绿水
芙蓉披红鲜
18楼:匿名用户
上联:千芳竞艳元亮唯喜菊;
下联:百花开遍濂溪独爱君;
情有独钟
19楼:匿名用户
横批:冰清玉洁
上联:出淤泥而不染
下联:濯清涟而不妖
20楼:彭湘民
不爱春来万花开。
只喜秋到池中莲。
说一不二。
21楼:碧海潮生绝
一楼虽好,就是不是原创啊
靖节志高只好菊
濂溪性洁独爱莲
横批:冰清玉洁
22楼:最愚蠢的一代
忽如一夜夏风来,千树万树莲花开!呵呵
根据陋室铭的内容拟一副对联 简单的就好
23楼:匿名用户
居斗室,悠然自得写文章。
卧草榻,怡然自乐练书法。
横批:自娱自乐
与其视《陋室铭》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文中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愚以为既然以《陋室铭》内容为主题,写对,更要与其精神思想紧密联系,所以我觉得此对更能贴紧《陋室铭》的主题思想。
一点个人见解,见笑了。
24楼:清江浩浪
主雅无陋室
才高总鸿儒
25楼:一剑飊情
志存高雅谈笑皆鸿儒
心境淡泊往来无白丁
26楼:嫣然怡笑
人雅无须室大.品正无需官高
练习题上的。
望采纳....
为《陋室铭》这间房起名并写上对联
27楼:匿名用户
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8楼:匿名用户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29楼:匿名用户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0楼:匿名用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1楼:萨顺段干茹雪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32楼:阿耘信天华
德馨室来谈来
谈往笑往
笑无有白鸿丁儒
爱莲说,陋室铭,核舟记,篇篇是佳作的下联是什么
33楼:匿名用户
对联:爱莲说,陋室铭,核舟记,篇篇是佳作
周敦颐,刘禹锡,魏学伊,个个是才子
爱莲说的对联,爱莲说和陋室铭的对联
1楼 狸猫大人 香远益清周公品性 中通外直仙人情怀 刘禹锡居陋室,陋室不陋 唐伯虎点秋香,秋香似秋 敦颐抒己志显高洁傲岸 太白吐胸怀示飘然欲仙 2楼 匿名用户 不蔓不枝君子典范 居陋室,陋室不陋 品清茶,清茶尤清 登黄山,黄山不黄 3楼 漆菊蔺听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
有关陋室铭的对联,关于陋室的对联(不是陋室铭)
1楼 匿名用户 上联 室雅趣雅陋室雅 下联 才高艺高品德高 上联 陋室不陋人温馨 下联 鸿儒难鸿缘闲情 上联 身居陋室神犹贵 下联 足踏污泥品却清 2楼 匿名用户 一 诸葛茅庐,子云山亭,刘禹锡自铭陋室 陶潜秋菊,李唐牡丹,周敦颐独爱清莲 二 陋室有德馨,刘禹锡安贫乐道不改高洁之志草堂起宏愿,杜工部...
陋室铭》与《爱莲说,《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1楼 浏纶懿茝 动感至尊 你周敦颐的 颐 都打错了 2楼 动感至尊 不知道楼主你想问什么 陋室铭是刘禹锡写的,爱莲说是周敦怡写的,你想问什么补充问题完我再答,我是高2文科班的 3楼 终生拜金 请问你到底想问什么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4楼 116贝贝爱 一 相同点 《陋室铭》与《爱莲说》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