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如来是诸佛后所现之陀罗法相,非三十二相可比,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2楼:酷酷的我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应身当作法身,换句话说,不要以为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见到法身了。
如来,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一个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应身也就是化身。
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佛的法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3楼:以何为心
金刚经中已经有了最好的解释: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因为转轮圣王也是具足32相,所以说不可以32相见如来。
【应身】
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三十二相】
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
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我试着通俗解释一下:
应身,也就是化身,好比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每一个获救的人见到的不一定都是一个形状的观世音,有时候是一位老头,有时候是一位妇女,有时候是梦中的鬼王相等等,众生以什么因缘得度,观世音就化现什么身体来接触他(她),这个就属于化身,也叫应身,佛陀同样如此。
法身,就是不生不灭的常乐我净之状态,这种状态没有烦恼,没有生灭,没有增减,没有挂碍的解脱,为了方便解释,就起名为法身。
32相,就是福德圆满和智慧圆满之相,也就是这个人因为过去的修行所积累的福德很多,表现在外表上就是不同常人的外貌,佛陀为福德圆满者,所以有32不同于常人的有福之相。但是这个32相不只是佛陀有,转轮圣王也是,所以不能按照这个相貌来辨别是不是如来,也不能以为看到了这个32相就认为自己见到了如来。
不知道这样解释,能否接受?
因为如来为福德圆满者,所以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三十二种相貌;他可能会因为愿力而以三十二种相貌中的某一种出现在一个人面前,但是假如一个人见到了全部的这三十二种相貌的人,也不能证明他见到了如来,因为转轮圣王也有这三十二相。
随喜楼主理解,诸佛菩萨慈悲愿力不可思议,化现也不可思议,一切皆为度化方便。
仅供参考,阿弥陀佛
4楼:宇宙外的三道题
如来,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一个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应身也就是化身。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
佛的法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应身当作法身,换句话说,不要以为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见到法身了。
5楼:真黑暗**师
因为执着于三十二相,就等于着相了,金刚经已经说的很透切,三十二相不是三十二相,只是名为三十二相,那么三十二相到底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拿手长过膝来讲,到底是多长呢?是到小腿,还是到脚尖?
一百座寺庙肯定有一百种如来佛像。不过有两句话倒是解释的很明白了: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其实一切佛法都是在让你找回自己的真如本性,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会见到如来
6楼:匿名用户
如来者有相而不著相,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实为著相,终不得如来。如来者众生以为有所得,如来不以为有所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7楼:弥陀村长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佛的法身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应身当作法身,换句话说,不要以为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见到法身了。
阿弥陀佛!
金刚经中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和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为何须菩提回答不一样?
8楼:夏忻刂汉
个人觉得 那是因为前提的不一样 第一次问这个的时候第5品 当时问的是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此时连接第3和4品的意思是说如来心中是无相的 没有佛的形象和众生的形象的分别 第二次出现在13品 当时问的是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此时的三十二相指名相 意思是此经本是不可以用名字来代替的 就象如来形象不能用三十二相代替一样 这经若不用名字来代替 执于名相的人们无法深入了解 但了解之后就不要执着于名字了 从第2品到第13品 主要是如来与须菩提的交流 而自14品开始须菩提已经完全明白经的意思了 从14品一直到32品 都是为了在场的其他人而问而说的 到了第26品 如来问须菩提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此时的三十二相不是指其他如来 专指释迦牟尼佛 意思是说 可以从释迦牟尼来见释迦牟尼佛吗? 或你认为我执着过我是释迦牟尼吗? 你认为我的心中 释迦牟尼和其它众生有分别吗?
须菩提他当然不能回答说不可以从释迦牟尼见佛 他不是不明白佛说的道理 只是他必须要那么说 因为在他的心里 佛是至高无上 是他最尊敬的 然后佛告诉他 但凡十善圆满的转轮圣王都可能拥有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相 但佛是无相的
希望采纳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意 5
9楼:匿名用户
应身释迦牟尼,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法身无相。如来者,无所从去亦无所来。
是以金刚经: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10楼:大阿弥佗佛
如来是清净的法身,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本体,他无有形象而真实存在。报身有形象但不是真如本性,是真如本性现出来的像。《金刚经》又说:
“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转轮圣王是众生,也有三十二相,与佛的三十二相相似,容易被误认为是佛的三十二相。都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阿弥陀佛
11楼:累劫修行
见一切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楼:匿名用户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不代表本质。
13楼:诗秀荣候君
金刚经中已经有了最好的解释: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因为转轮圣王也是具足32相,所以说不可以32相见如来。
【应身】
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三十二相】
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
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我试着通俗解释一下:
应身,也就是化身,好比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每一个获救的人见到的不一定都是一个形状的观世音,有时候是一位老头,有时候是一位妇女,有时候是梦中的鬼王相等等,众生以什么因缘得度,观世音就化现什么身体来接触他(她),这个就属于化身,也叫应身,佛陀同样如此。
法身,就是不生不灭的常乐我净之状态,这种状态没有烦恼,没有生灭,没有增减,没有挂碍的解脱,为了方便解释,就起名为法身。
32相,就是福德圆满和智慧圆满之相,也就是这个人因为过去的修行所积累的福德很多,表现在外表上就是不同常人的外貌,佛陀为福德圆满者,所以有32不同于常人的有福之相。但是这个32相不只是佛陀有,转轮圣王也是,所以不能按照这个相貌来辨别是不是如来,也不能以为看到了这个32相就认为自己见到了如来。
不知道这样解释,能否接受?
因为如来为福德圆满者,所以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三十二种相貌;他可能会因为愿力而以三十二种相貌中的某一种出现在一个人面前,但是假如一个人见到了全部的这三十二种相貌的人,也不能证明他见到了如来,因为转轮圣王也有这三十二相。
随喜楼主理解,诸佛菩萨慈悲愿力不可思议,化现也不可思议,一切皆为度化方便。
仅供参考,阿弥陀佛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出自**?
14楼:絔衍卺
出自《金刚经》,《金刚经》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如来,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
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一个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应身也就是化身。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佛的法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应身当作法身,换句话说,不要以为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见到法身了。
15楼:匿名用户
希望对你有帮助:出自《金刚经》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何理解?
16楼:家轩
《金刚经》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得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翻译:这时,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应当以什么名字来称呼这部**?我们这些人应该知道如何供奉和修持这部**呢?”
佛对须菩提说:“这部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你们也就以这一名称来供奉和修持这部经。”
“为什么呢?”
“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密,从实质上讲,也不是般若波罗密,只是个名称而已,须菩提,你想想,我讲过什么固定的佛法没有?”
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您没有讲过什么固定的佛法。”
“须菩提,你再想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从数字上讲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特别多,世尊。”
“须菩提,这纛微尘,我认为不是微尘,只是个名称而已。我说世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世界,也只是个名称。须菩提,你再说说,能不能凭佛的三十二种身材认识佛的本性吗?”
“不能,世尊,不能凭三十二种身相认识佛性。”
“为什么呢?”
“因为佛的三十二种身材,其实质也不是什么身相,只是三十二种名称罢了。”
“须菩提,如果有善良男子或者女子,用恒河的沙子数量一样多来布施,他们所德的福德虽然多,但是如果有人能够理解《金刚经》,并且四句偈等方式来向他人讲解,这些人所得福德将会更多。”
注释:1、《金刚般若波罗密》:是《金刚经》的全称。
金刚就是坚固、永恒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波罗密就是到达彼岸。因此,《金刚般若波罗密》是一部可凭坚固、永恒的智慧而得以超脱的经典。
2、三十二相:根据佛教故事,佛祖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种身相,但不是法相。
三分之二的含义是两种分别是什么,三分之二时的含义可以理解成哪两种
1楼 从心诺骆景 你好 3分之2表示 1 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 取其中的2份 2 把2平均分成3份 取其中的1份 2楼 其春芳郸贞 把1分成3份。其中2份就是3分之2 把2分成3份。其中1份就是3分之2 朋友 请及时采纳正确答案 下次还可能帮您 您采纳正确答案 您也可以得到财富值 谢谢。 三分之二的...
一男玩三女四十分钟怎么样,前晚和女友那个四十左右分钟,她说她爽了三次,女的做一次是不是可以来几次潮?(请求指点)谢谢! 10
1楼 泷谷源治 这个男的很厉害啊,牛逼 2楼 天各一方 感觉是女的玩男的,男的很厉害。最佳状态下,我可以坚持一个小时。 前晚和女友那个四十左右分钟,她说她爽了三次,女的做一次是不是可以来几次潮? 请求指点 谢谢! 10 3楼 匿名用户 这种东西好羞耻。。 大多是女性都可获得高潮。 不过大部分都没有这...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如果用成语来校可以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四通八达 s t ng b d 解释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处 《子华子 晏子问党》 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结构 联合式。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交通道路。一般作主语 谓语 定语。 正音 通 不能读作 t n 。 近义词 畅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