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2020-12-13 17:51:16 字数 3961 阅读 7660

1楼:口多拉米

我不是厨师。

restaurant这个词,源自法语restaurer(修复)。餐厅的出现,就是为了修复人的需要的,当然包括生理需要和感情需要。

在法国,只有一个真的拥有人文精神的厨师,才能被称为grand chef(大厨),否则,也不过是一个cuisinier(厨房工作的人)罢了。

我想,舌尖想要传递的,也是这样一种人文情感吧。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2楼:地方歇后语

舌尖绝对不是拍给厨师看的,如果只从美食角度看待舌尖就有点太单薄了。我觉得舌尖更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怀,对文化的信仰。。。以前我觉得情怀信仰什么的都是p话,但是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才慢慢感觉到这些。。

有次一犹太人问我的信仰,以前都会说没有,但是那次我脱口而出我的信仰是家,是家的味道。。因为无论走到**,无论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有人会忘掉自己家乡的味道。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3楼:琥珀小风

舌灾下的中国!再吃动物都快灭绝了

4楼:匿名用户

编导演的一部好作.但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加强了太多人情味等不相干的内容.

饮食专业性偏向了民俗化.吃货们的最爱看.

作为记录片

这种好的作品怎么不出一些科普类教育类的呢.是不是也商业化了.

5楼:松蔼钭磊

只看了第一集,感觉这一季的“人情味儿”比起上一季重了许多,不仅仅是给我们介绍了满足我们味蕾的美食,更向我们呈现了人与人之间浓重的爱。

想起了太多小时候在乡下的点点滴滴,再好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一顿能让家人围坐一起的家常便饭。

如何评价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6楼:冷清秋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也就在中国能够有最疯狂的追捧,毕竟,像韩国这样的国家,貌似也就够拍一集节目的,而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多的地方美食,可以说中国是地大物博,也可以说中国是一个饭桌上的民族。

我们知道,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了很多好吃的,让很多人在心中绘制了一副美食地图,而且也给大家点名了方向,到底在**可以吃到正宗的美食,而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个导航者。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处在于不仅仅是吃,而且介绍了制作方法,每个美食还顺便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个集合了旅游和美食的节目,正是应了中国的那句话,就是走到**迟到**。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的语言文字

7楼:

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这部纪录片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据导演透露《舌尖上的中国2》将加重川菜的部分吧。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8楼:匿名用户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去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9楼:儒雅的梁祝

几年前舌尖第一部横空出世,看完我会觉得“中国好吃的可真多”。

再后来出

了舌尖二,让我觉得“没用的废话可真多”。

这部舌尖三看完几集,顿时觉得“中国落后的地方可真多”。

全篇都是在宣扬愚昧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之玄之又玄的忽悠,仿佛有一种传销的即视感。

就好像某“导师”在台上给学员们介绍手中产品:“我这个锅,底是圆的,铲子是方的,体现了天圆地方的道家真理!前后两个把手,象征稳抓经济两手都要硬!

滴两滴油,放一瓣蒜,象征2学1做的方针!我这个锅每个铁分子(经大家提醒应该是铁原子,化学知识都还给老师了……)都饱含大自然的气息,并且与宇宙引力波形成共振,吸收日月精华!用这口锅炒菜,不仅补铁补气补查克拉,背着锅出去旅行还能延年益寿!

”第一部规规矩矩的讲故事,拍美食就拍美食,只琢磨怎么能把这事干好,于是火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怎么继续把这东西搞好呢?

于是有两个选择,一是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仔细的打磨作品。

另外一个,是加料。

美食这东西,以我最近几年勉强吃过四十几颗星星的半吊子水准来看,多少还是能分出个高下的,各种菜式里面门道确实很多,想搞透彻了其实挺不容易的。

而且据说第一部的导演还辞职了,不过赞助什么的可都到位了,你让新找来的这群导演什么都不干,先钻研两年美食靠谱么?当然不靠谱啊!

那怎么整呢?

加料!我给你来个“家乡的味道”,你再怎么搞,能超越我这个不?

我给你来个“传统的味道”,你能穿越到三百年前吃一口跟我说这个不对么?

肯定不行嘛!

所以大家一拍脑袋,开始往**里加情怀,加逼格,加思想,指不定哪个有关部门看见了还得关照他们一下,往里面加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你要真想加料,想掺杂私货,加一点进去就得了。加的太多你未必把握得住。搞成乱炖,最后没人救得了你。

10楼:匿名用户

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会看饿,感觉每季度都有各自的优点,吃饭看比较下饭

11楼:我是小倩我很靓

只要是《舌尖》我都爱看。一部二部都已经成为经典了,还想一直看下去。

12楼:佛系女孩

还是感觉有点不太真实,好像是按照剧本来演的

13楼:我爱我爱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中国美食

14楼:匿名用户

规规矩矩的讲美食故事,拍美食**,就好,其它的就不要乱入了。

15楼:新河雪山飞狐

吃货们最愿看的节目,好吃的多

16楼:大家好

想加点什么料呢,佐料吗

17楼:匿名用户

这个姐妹可以让你知道各地的特色小吃,也会教你一些做菜的技巧

18楼:万能小可爱

《舌尖上的中国》主题是中国,因此食物介绍的不充分,甚至不严谨的地方并不太影响这个节目的初衷

厨师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19楼:建宝

本人厨子一枚,从第一季看到现在,一集没落下。

听着名字好像是在介绍中国的美食,我听到这名字的第一感觉,但看完之后会觉得这跟我们概念里的美食其实毫不沾边,介绍的食物看起来很好吃,但这只是拍摄手法造成的错觉,很多如果不是出自大师之手的菜肴,顶多就是家常菜,在当地人眼中再平常不过了,而外地人可能还根本吃不惯,更不能说美食。

他们定义这些食物为美食,是从情感的角度,毕竟都承载着在外游子们家乡的味道,在文化上来说,这些食物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部分,而很多却在慢慢流失了,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在衰败,传统的东西在消失,这部纪录片,也正勾起人们对农村的关注,以美食为入口,彰显传统农业文明的魅力,更希望唤起人们对过往传统手艺和习俗的传承,大家是不是在片中感受到很多美好的东西,小时候有,而现在正慢慢缺失。

作为美食纪录片,这才是真正有境界的,因为美食的真正境界我相信并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带给人们情感的满足,

舌尖上的中国的获奖记录,《舌尖上的中国》有哪些获奖记录?

1楼 轮回决伪 2012年10月11月至1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日本放送人会 韩国导演制作者联合会举办的 第十二届中日韩三国制作者论坛 在韩国庆州市举行。会上《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誉,并获得 制作者大奖 。纪录片评委会主席认为,该部纪录片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国际化制作水准。 ...

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的微博谁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的微博谁知道? 5

1楼 剑眉星目葫芦娃 亲呐 李立宏没开微博的 不知道你是为什么想要他的微博呢哈哈 其实他的消息网上也可以搜到的 他自己确实是没有开微博的 2楼 挺好的 是最近看了天天向上了吗? 好像真不玩微博 3楼 大实话得罪人 老李你怎不说人话,你知道你误导了多少孩子吗?你妈的个bi我是一孩子家长,要考配音,你娘...

舌尖上的中国对发展中华文化有何启示

1楼 玉卿天下 从某种意义上看,《舌尖上的中国》犹如一场文化仪式,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透过日常美食的仪式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伦理道德 价值信仰 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片中凸显的对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信仰的礼赞,既是对中华民族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