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登泰山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义等等?谢谢了

2020-12-07 14:15:49 字数 5784 阅读 4045

1楼:匿名用户

(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稍见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古义:逐渐,渐渐;今义:稍微,略微)

6.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二)通假: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

(三)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象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5.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耀)

(四)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同上)

余: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3.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阻隔)

4.皆不可限以时月(限制)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限度)

道: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

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政策,方法)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6.万户侯岂足道哉(说)

有: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日子,名词)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居住)

3.居十日(过)

4.居庙堂之高(处在)

5.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坐)

6.其居仅仅足(住所)

乘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趁)

4.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或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

4.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有人)

极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尽情享受)

3.初极狭,裁通人(非常)

4.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最困苦的地步)

5.南极潇湘(望尽)

6.屋极有窗以达气(顶点)

视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审察)

3.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眼力,目光)

坐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2.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判罪)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座位)

4.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始1.余始循以入(开始)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最初)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4.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开头、开端)

(五)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5.至于泰安(介词结构后置)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皆不及往

观道中石刻(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

有没有关于《登泰山记》的一次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整理阿?

2楼:小齌

[编辑本段]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

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

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

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

伯父姚范授以**,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

3楼:生若无息

1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c.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2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c.

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3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登泰山记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4楼:匿名用户

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a 半山居雾若带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 居十日

d 居庙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a 越长城之限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时月

e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a 自京师乘风雪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4.道a 道少半,越中岭

b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 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一词多**释

1.或a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 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a 极天云一线异色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 初极狭,裁通人

d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 南极潇湘

f 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3.视a 回视日观以西峰

b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子孙视之不甚惜

d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 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4.坐a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 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将进酒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1楼 匿名用户 通假字销 同 消 。 沽 同 酤 ,买酒。 尔 同 你 古今异义 古来圣贤皆寂寞 古义 默默无闻 今义 孤单冷清。 一词多义 莫使金樽空对月 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没有人,没莫 有谁 至莫夜月明 通 暮 ,日落的时候,傍晚 将进酒 请 呼儿将出换美酒 拿出 将 季氏将伐颛臾 将...

《芙蕖》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整

1楼 善意的谎言 通假字,没发现。 特殊句式,我不知道。 参考书上找去 《祖逖》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2楼 岭下人民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

《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

1楼 江南vs依旧 1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吓 仰而视之曰 吓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用作动词,威胁 于 鹓雏 yu n ch 发于南海 起飞 从 于是鸱得腐鼠 在 而飞于北海 到达 之 子知之乎 代词,鹓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助词,的 古今异义 非梧桐不止 止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