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什么是朦胧诗和后朦胧诗,它们有什么区别

2020-12-01 16:45:16 字数 4873 阅读 2331

1楼:千岛云

朦胧诗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的精神花朵,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最为精彩的回放。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后朦胧诗人在彻底颠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和诗学资源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文本范式——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风格浮出诗坛。

后朦胧诗的出现,是特殊背景下特殊机缘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与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这种“心灵的歌唱”。

详细内容:

http://****wenxinshe.***/040sp3/readnews.asp?newsid=9475

什么是朦胧诗和后朦胧诗,它们有什么区别

2楼:谢绝的闲聊

朦胧诗潮诞生于民族空前的灾难与忧患中.十年动乱红色黑暗的背景下,朦胧诗人看遍了社会下层的各种悲惨和阴暗,尝过了造反、夺权、派仗、武斗、插队、待业种种酸甜苦辣,政治上的悲愤、情感上的悲伤、思想上的怀疑、对往事的感叹与回想、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对前途的期待和没有把握、对青春年华的悼念痛惜、对人生真理的探索追求、在蹒跚中前进与徘徊……所有这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混乱的思维情感,只能寄予文字.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

” 后朦胧诗人中绝大多数出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命运没有安排他们作“文革”这场历史剧中的主角,却让他们成为这场历史剧不可或缺的观众,相对于那段给北岛、舒婷制造了无数心灵灾难的岁月而言,他们身居边缘.后朦胧诗人重要成员于坚在一篇名为《诗歌精神的重建》的文章中,明确地谈到了后朦胧诗人的特定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这些诗人(指后朦胧诗人——引者注)中大多数人的生存背景,往往缺乏传奇式的人生阅历,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过去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局外人.

十年动乱那种无法无天的气氛,使他们惯于漠视权威,由于长期被忽视,而变得心平气和,耽于内心生活.”

3楼:睢旭衣育

朦胧诗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的精神花朵,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最为精彩的回放。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后朦胧诗人在彻底颠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和诗学资源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文本范式——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风格浮出诗坛。

后朦胧诗的出现,是特殊背景下特殊机缘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与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这种“心灵的歌唱”。

什么是朦胧诗和后朦胧诗,它们有什么区别

4楼:黎约践踏

朦胧诗潮诞生于民族空前的灾难与忧患中。十年动乱红色黑暗的背景下,朦胧诗人看遍了社会下层的各种悲惨和阴暗,尝过了造反、夺权、派仗、武斗、插队、待业种种酸甜苦辣,政治上的悲愤、情感上的悲伤、思想上的怀疑、对往事的感叹与回想、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对前途的期待和没有把握、对青春年华的悼念痛惜、对人生真理的探索追求、在蹒跚中前进与徘徊……所有这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混乱的思维情感,只能寄予文字。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

” 后朦胧诗人中绝大多数出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命运没有安排他们作“文革”这场历史剧中的主角,却让他们成为这场历史剧不可或缺的观众,相对于那段给北岛、舒婷制造了无数心灵灾难的岁月而言,他们身居边缘。后朦胧诗人重要成员于坚在一篇名为《诗歌精神的重建》的文章中,明确地谈到了后朦胧诗人的特定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这些诗人(指后朦胧诗人——引者注)中大多数人的生存背景,往往缺乏传奇式的人生阅历,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过去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局外人。

十年动乱那种无法无天的气氛,使他们惯于漠视权威,由于长期被忽视,而变得心平气和,耽于内心生活。”

麻烦采纳,谢谢!

5楼:百度用户

朦胧诗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的精神花朵,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最为精彩的回放。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后朦胧诗人在彻底颠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和诗学资源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文本范式——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风格浮出诗坛。 后朦胧诗的出现,是特殊背景下特殊机缘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

朦胧诗人群体与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这种“心灵的歌唱”。

朦胧诗与后朦胧诗的特点各是什么?

6楼:匿名用户

朦胧诗之所以被称之为“朦胧”,是因为诗人们敢于越出或抛弃当时主流化语言的“明白模式”而自行其是,采用属于诗自身的总体方式,所以引起一片惊呼:“太古怪了,看不明白”。凭心而论,这些诗的语言在今天看来并不一定朦胧,不过就是正常的诗语言,讲求暗示、多义、隐喻等诗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

相对于以往诗歌贫乏的修辞手段,朦胧诗在重新构成词句方面提供了颇为繁丽纵横的景观。诗人将非诗的陈述性语言、消息性语言剔除,追求一种具体性、构成性语言。但朦胧诗的语言并不是完美的。

分析朦胧诗的语言,可以看出它们是易感的。这可能与这代人的生命履历有关。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变迁,都被他们写成诗,诗中充满着狂飙突进的青春气息,这种诗很容易打动读者。

“我情感的三角梅啊/宁可生生灭灭/回到你风风雨雨的山坡/不要在花瓶上摇曳/我天性中的野天鹅啊/你即使负着枪伤/也要横越无遮拦的冬天/不要留恋带栏杆的春色。”(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这样的诗句,应当说是出色的,但又不无流弊,它带动了一大批易感的诗人,作者为了激情而沉迷在激情中。当生活变的平庸时,诗人只能神经质地折磨自己,力求折磨出浓酽的感情来。

为童年的某支歌谣而流泪,为大地的一道裂缝而感伤,不再忠实与人生经验的深层。

朦胧诗与后朦胧诗有什么区别? 15

7楼:匿名用户

朦胧诗潮诞生于民族空前的灾难与忧患中。十年动乱红色黑暗的背景下,朦胧诗人看遍了社会下层的各种悲惨和阴暗,尝过了造反、夺权、派仗、武斗、插队、待业种种酸甜苦辣,政治上的悲愤、情感上的悲伤、思想上的怀疑、对往事的感叹与回想、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对前途的期待和没有把握、对青春年华的悼念痛惜、对人生真理的探索追求、在蹒跚中前进与徘徊……所有这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混乱的思维情感,只能寄予文字。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

”后朦胧诗人中绝大多数出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命运没有安排他们作“文革”这场历史剧中的主角,却让他们成为这场历史剧不可或缺的观众,相对于那段给北岛、舒婷制造了无数心灵灾难的岁月而言,他们身居边缘。后朦胧诗人重要成员于坚在一篇名为《诗歌精神的重建》的文章中,明确地谈到了后朦胧诗人的特定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这些诗人(指后朦胧诗人——引者注)中大多数人的生存背景,往往缺乏传奇式的人生阅历,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过去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局外人。

十年动乱那种无法无天的气氛,使他们惯于漠视权威,由于长期被忽视,而变得心平气和,耽于内心生活。”

后朦胧诗派与朦胧诗派有区别吗?到底有什么区别?

8楼:问题少女武汉

一 有区别的,主要在与评判对象和手法的不一样。特别是朦胧诗派。

二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什么是后朦胧诗

9楼:匿名用户

朦胧诗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的精神花朵,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最为精彩的回放。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后朦胧诗人在彻底颠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和诗学资源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文本范式——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风格浮出诗坛。

后朦胧诗的出现,是特殊背景下特殊机缘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与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这种“心灵的歌唱”。

详细内容请点击:

http://****wenxinshe.***/040sp3/readnews.asp?newsid=9475

朦胧诗派与后朦胧诗派的异同,后朦胧诗派与朦胧诗派有区别吗?到底有什么区别?

1楼 love蝶舞咒 顾城 舒婷 江河 杨炼 北岛等。 星星变奏曲 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 痴情等 2楼 百度用户 舒婷 冰心 顾城 北岛 芒克 多多 梁小斌 汪国真 席慕容 徐志摩 海子写的朦胧诗 3楼 百度用户 朦胧诗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

朦胧诗派是什么意思,后朦胧诗派与朦胧诗派有区别吗?到底有什么区别?

1楼 匿名用户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 朦胧派 。以舒婷 顾城 北岛 江河等 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 朦胧诗派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 崛起的诗群 。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

朦胧诗赏析,朦胧诗(一切)如何赏析?

1楼 御风人 兼 谈《 痴 情 》 朦胧诗古已有之,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李贺 李商隐。中国现代朦胧诗最早震惊文坛的,是二十年代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李金发。他的第一首诗《弃妇》在《语丝》杂志上发表后,就被人议论纷纷。 他的诗集《食客与凶年》 《为幸福而歌》出版后,更是招致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讥讽和抨击。 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