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赏析,朦胧诗(一切)如何赏析?

2020-11-23 12:46:37 字数 6135 阅读 3179

1楼:御风人

——兼 谈《 痴 情 》

朦胧诗古已有之,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李贺、李商隐。中国现代朦胧诗最早震惊文坛的,是二十年代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李金发。他的第一首诗《弃妇》在《语丝》杂志上发表后,就被人议论纷纷。

他的诗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出版后,更是招致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讥讽和抨击。“晦涩难懂”,“逻辑混乱”,“语无伦次”,“故弄玄虚”,几乎成了诗坛众口一致的评价。“诗人的堕落”,“诗坛败类”,“反动诗人”,“文字游戏”等等,也不绝于耳。

不管三七二十一,“诗怪”这顶帽子,从此便永远地、牢牢地戴在李金发头上了。也许李金发所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也许只停留在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照搬和移植,枯竭了“诗怪”的诗源,反正没过多久,李金发就如昙花一现,永远在诗坛销声匿迹了。然而,李金发的影响却从来没有消失,三十年代的“现代诗”,四十年代的“九叶诗人”,五十年代的台湾诗坛,都或多或少有其回声;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更是名噪一时。

得名于“朦胧”,最直接的原因是一般人读不懂,感到诗的内容、含义像在云里雾里,似可捉摸,但又把握不准;另外觉得它“不按常规出牌”,在遣词用语方面,在技巧方面,都怪怪的,难于一下子接受。中国人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传统的欣赏习惯和思维定势,一旦与此相悖,就焦躁起来,很难静心、耐心、专心、细心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努力去破解,而诉诸斥责与排挤,批判一通,大获全胜。这种“精神胜利法”导致了固步自封,缺乏“拿来主义”的胸怀和气魄,怎么能广泛汲取外来有益营养,不断进取和创新呢?

中国现代朦胧诗可以说是直接吮吸外来乳汁长大的,其营养元素很庞杂。把朦胧诗简单划归某一流派,不啻胶柱鼓瑟;但分不出主次轻重,也难免如瞎子摸象。

首先,朦胧诗的创作方法主要是象征主义,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大相径庭。象征主义依赖“意象”而不是单纯的形象(具象)、喻象来构筑诗意。既然是意象,它比字面的含义更广泛,更深刻。

举例来说,“拂晓,我们登上长城。”这是写实。“长城”是实实在在的,是此地而非彼处。

“象黄河一样伟大,象长城一样坚强”,这是比喻,“长城”在这儿成了喻象。取“长城”的坚固、挺立而比喻坚不可摧。这些,在一般的诗歌中是常见的。

“万里长城永不倒”,很显然,这里的“长城”就不是实指,也不是比喻,而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等等的象征了。

读朦胧诗,不能够停留在词句的表面含义上,要明晰它的象征含义。

这样看来,朦胧诗必须通过“暗示”来传递其真实信息。诗人以外在的词句“暗示”读者,读者第一要明确这是暗示,第要接受暗示,第三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悟性深刻理解。这与传统的被动阅读、被动接受大不一样,再加上其“暗示”的含义是多义的,不象字面上的意思那么单一, 那么固定,须费心琢磨,所以,耐不住性子的读者骂一声“什么烂诗,无病呻吟”就束之高阁,当然也就失去了钻研与收获的乐趣了。

其次,朦胧诗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通感”(也称“感官错位”),也是对传统的叛逆和突破。视觉只管看到什么,听觉只管听到什么,嗅觉只管闻到什么……,这,好象天经地义。一旦听到了色彩,闻到了声音……,那不是奇谈怪论吗?

朦胧诗打破了感官功能的界限,一切都畅通无阻。“怪”,“逻辑混乱”,“语无伦次”,“结构失控”,“语病满篇”……的指责与“通感”有很大关系。

第三,朦胧诗不大讲究“结构严谨”,常常运用“断裂式跳跃”,即上下句之间不连贯,跳跃幅度很大。一般的诗歌也运用跳跃,但往往只在同一空间,同一场景中。如“艳阳高照,河山妖娆,田野碧绿,羊儿蹦跳”这是在同一视觉、同一场景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的跳跃。

朦胧诗则不然,它的跳跃从一个平面直奔另一个平面,呈立体状。虽有内在联系,表面却似乎毫无关系。“逻辑混乱”,“语无伦次”也与大跳跃有关系。

掌握了这些,《痴情》就很容易解读了。

诗人一开始就用“望夫石”这个极具象征性的意象,以“脚步”(进程)“绿了”(复活)暗示作者萌发了恋情,而且到了痴迷的地步。“白云苍狗”是一成语,天上云彩变换:白呀,灰呀,红呀,黄呀;形状也是一会儿马呀,一会儿山呀,一会儿狗呀……,喻经历丰富。

这句是作者的自嘲,意为历尽沧桑,自感很有理智和办法,却躲不过丘比特(爱神)之箭的射击,其实自己还“嫩”得很呀。这里倒有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的意味。“痴”是“病态”,但也是珍贵的幸福体验。

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不会感染这种“病”,患此“病”者必然像孩子那般天真单纯。“儿时”“笑靥”被“拽”了出来,童心未泯,自然很容易陷入情网之中。

“痴情”之人对时间都是非常敏感的,度日如年的况味势必体会颇深,“一日何止 十二时辰?!”是他们共同的由衷感叹。一“痴”当然要胡思乱想,自己折磨自己,如“泥雪濡梦”。

无论如何,巴望对方有明确的表示,这是“痴”者最迫切的愿望,也是**“痴”的灵丹妙药。“叩响 清风朗月”,暗示默求对方别让自己受熬煎了,痛痛快快回个话吧。这倒和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

”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这位老兄“痴”得太执着,太投入,也太难过,

“有时也 泪语纷纷”。注意,这里是“泪语”,不是“泪雨”,诗人有意将视感和听感揉在一起,一边流泪一边喃喃自语,倒也蛮逼真的。

《痴情》最后一段,不大朦胧,其实也不须一味朦胧。牛郎织女被无情地阻隔在天河两边,他们痴痴地凝望,等待七夕相会。这是痴情的一种结局。

古时一个叫尾生的小伙,依约在蓝桥下等情人。情人迟迟不来,河水却暴涨起来。尾生抱住桥墩石柱不肯离开,怕失去和情人相见的机会(估计这次约会千辛万苦才争取到),最后竟被淹死。

这种“痴”,也算痴到极点了。这也是一种结局。无论与意中人能否终成眷属,诗人对自己的痴情是无怨无悔的。

喋喋不休的表白,逢场作戏的示爱,都不配步入“情痴”的行列。“沉默是金,真爱是金”,这是情感世界的至理。

不耻冒昧,将己见公开,不知诗坛高手是不是在暗中发笑?抛砖引玉,交流提高乃在下诚意,欢迎切磋。

附: 痴 情

“望夫石”下脚步

绿了白云苍狗, 依然稚嫩

鸢花丛中拽出 儿时

笑靥一日何止

十二时辰?!

泥雪濡梦 叩响

清风朗月

有时也泪语纷纷…

天河边对视

蓝桥下断魂

我心悠悠----

沉默是金

参考资料:http://****5ilog.***/cgi-bin/bbs/club/v.aspx/1292173.htm

朦胧诗(一切)如何赏析?

2楼:阴阴阴天

【《一切》原诗】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赏析】

北岛的诗,是一组深刻的生活公式,包涵了无数的概念和交集。公式将文字简单化,而简单的文字是复杂组合的基体。《一切》这首诗,充分了展示了朦胧诗的抽象性,语言和谐、意象密集,思维调度适中。

是诗歌鉴赏中的瑰宝,诗歌中的精华。

读这首诗,我们先要理解“一切”这个词。“一切”是意象的统一,自然界整体的表现。它更充分的体现是事物的完整性和事件的过程性。

作者用虚词和抽象事物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表达思想,这种诠释方式自然而深刻,随意而流畅。从诗歌的句式来看,诗歌是两句一节。这里诗歌的格式是相当讲究的。

可以按“是”和“都”的重叠将诗歌分为两段。“都”字重叠的可以按“都没有”、“都是”、“都在”、“都带着”、“都有”来分。

我们先分析以上提出的这些词。“是”是判断性动词。“都没有”是全否定,但不表绝对。

“都是”是全肯定。“都在”是位置限定、和状态限定。“都带着”是附属性。

“都有”是对象的包容性。

现在我们分析判断对象、主对象和附属对象。“命运”是虚词,而“烟云”是抽象名词。它们是被肯定的对象。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这是省略句。补充完整应该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这是一种绝望的感慨,仿佛散开了生命的尘埃。

后面“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句是余解。没有结局是一种劳碌无功的悲哀,开始则是完成的状态。既然是开始,收获甚微。

人们还会为转瞬逝去的追寻,这是另一份悲哀。所以作者为此感慨。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作者面对世俗是荣辱不惊,还是麻木不仁?没有表情,对待人生的态度无疑是那么如雕像一般僵硬。这些意义矛盾的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同生活的对立。

我们人生的哲学是,你在生活里,我在思想里。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语言都重复了,那说明我们总是叨着同一句话。交往都是初逢,真的是初逢吗?也许我们见过,但是不久被遗忘。

这些悖常的事情出现后,作者距现实很远——爱情埋藏在心里,在梦中去追忆往事。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作者一直被现实困扰着,他希望一切都标上注释,得到更直接的解答,这是多么天真?他的信仰只是上帝内心无法表达人类的疾苦。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爆发是战争的开始,“片刻”照应了前面的“稍纵即逝”,失望是战争的产物,回声是战争留在心灵中的余响。

整首诗,作者的思想一直环绕着一切物象。由命运想到生活的苦难,想到爱情和战争。这些物象总在意识中交错着,反应心中想直解,却混乱难解的状态。

诗歌里到处是伤口,到处是痛苦,而这一切归结于调动这一切的“一切”的语言。

朦胧诗(一切)赏析

3楼:阴阴阴天

【《一切》原诗】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赏析】

北岛的诗,是一组深刻的生活公式,包涵了无数的概念和交集。公式将文字简单化,而简单的文字是复杂组合的基体。《一切》这首诗,充分了展示了朦胧诗的抽象性,语言和谐、意象密集,思维调度适中。

是诗歌鉴赏中的瑰宝,诗歌中的精华。

读这首诗,我们先要理解“一切”这个词。“一切”是意象的统一,自然界整体的表现。它更充分的体现是事物的完整性和事件的过程性。

作者用虚词和抽象事物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表达思想,这种诠释方式自然而深刻,随意而流畅。从诗歌的句式来看,诗歌是两句一节。这里诗歌的格式是相当讲究的。

可以按“是”和“都”的重叠将诗歌分为两段。“都”字重叠的可以按“都没有”、“都是”、“都在”、“都带着”、“都有”来分。

我们先分析以上提出的这些词。“是”是判断性动词。“都没有”是全否定,但不表绝对。

“都是”是全肯定。“都在”是位置限定、和状态限定。“都带着”是附属性。

“都有”是对象的包容性。

现在我们分析判断对象、主对象和附属对象。“命运”是虚词,而“烟云”是抽象名词。它们是被肯定的对象。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这是省略句。补充完整应该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这是一种绝望的感慨,仿佛散开了生命的尘埃。

后面“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句是余解。没有结局是一种劳碌无功的悲哀,开始则是完成的状态。既然是开始,收获甚微。

人们还会为转瞬逝去的追寻,这是另一份悲哀。所以作者为此感慨。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作者面对世俗是荣辱不惊,还是麻木不仁?没有表情,对待人生的态度无疑是那么如雕像一般僵硬。这些意义矛盾的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同生活的对立。

我们人生的哲学是,你在生活里,我在思想里。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语言都重复了,那说明我们总是叨着同一句话。交往都是初逢,真的是初逢吗?也许我们见过,但是不久被遗忘。

这些悖常的事情出现后,作者距现实很远——爱情埋藏在心里,在梦中去追忆往事。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作者一直被现实困扰着,他希望一切都标上注释,得到更直接的解答,这是多么天真?他的信仰只是上帝内心无法表达人类的疾苦。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爆发是战争的开始,“片刻”照应了前面的“稍纵即逝”,失望是战争的产物,回声是战争留在心灵中的余响。

整首诗,作者的思想一直环绕着一切物象。由命运想到生活的苦难,想到爱情和战争。这些物象总在意识中交错着,反应心中想直解,却混乱难解的状态。

诗歌里到处是伤口,到处是痛苦,而这一切归结于调动这一切的“一切”的语言。

朦胧诗派是什么意思,后朦胧诗派与朦胧诗派有区别吗?到底有什么区别?

1楼 匿名用户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 朦胧派 。以舒婷 顾城 北岛 江河等 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 朦胧诗派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 崛起的诗群 。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

北岛,舒婷或顾城的朦胧诗尽量短,关于顾城和他的朦胧诗

1楼 匿名用户 顾城的《眼睛》 打开一顶浅蓝的云 打开一片晴彻的天 微风吹起一片微笑 有悄悄汇入的海湾 在 的沙滩上 安息这远古的悲剧 再深绿的波涌中 停着灵魂的船 关于顾城和他的朦胧诗 2楼 牛阿乾 顾城 1956年9月24日 1993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顾工之子,出生于北京。朦胧诗...

结合朦胧诗的概念及其特点对舒婷、北岛的代表作进行理解

1楼 慕容洗月 朦胧诗派 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 舒婷 顾城 江河 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 朦胧诗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 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 精神内涵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