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国人爱看热闹,那句话是什么

2020-12-01 08:06:02 字数 6622 阅读 4059

1楼:凤凰鹿人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___________《经验》一九三三年

2楼:清云镇光

搜一下:鲁迅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国人爱看热闹,那句话是什么?

鲁迅关于国人爱看热闹的名言

3楼:匿名用户

1、喜欢看

热闹是中国人的劣根性造成的。

2、中国人爱看热闹,看热闹的时候一个个都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来看。

3、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4、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5、中国永远不缺看热闹的人。

扩展资料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4楼:三国

国一向就少有

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 鲁迅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___________《经验》一九三三年

鲁迅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国民强大国家才能强大,原话是什么?

5楼:不懂先生

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好像是吧,不太记得了

为什么中国人都爱看热闹

6楼:军全疏癸

我猜你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

否则你也许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人,是个充满好奇的human,爱看热闹是可以理解的,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

爱看热闹没什么错,

但如果在看时,有能力伸出援助之手而袖手旁观的话就是盲目不仁了。

人,无所谓中国人外国人,都有爱看热闹和不爱看的哦。

只不过对于好奇的强烈程度不同罢了。

7楼:乐正洁卫汝

其实也不是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只是你是身处中国而以。你到其它国家也是一样的。

8楼:匿名用户

这是个负责又矛盾的问题,没必要讨论,人天生就喜欢看热闹,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只是碰到困难是否能够举手之劳就是问题了,但是因为一些坏人搞坏了社会风气,社会越来越复杂,导致现在的人碰上事都不愿意帮忙怕惹事上身。本身就爱看热闹,现在彻底成了看热闹。

9楼:小白鸽甜甜

因为国人都喜欢

攀比,谁家孩子有出息总喜欢议论一番,谁的孩子漂亮总喜欢问个身高,鼻子尖,**白不白呀,眼睛圆不圆呀,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兴奋不已,连在自家灶上的水开了,锅里的饭焦黑了都不顾了,就是这么积极,就是这么爱看热闹,这不是传统,而是一份天生的好奇心使然,另外为什么朋友圈这么火,不就是比过来,比不去,大家都爱的吗,不要觉得别人挖了点你的隐私就激动不已,要学会淡然,用一泓清泉洗尽浮躁的心。

10楼:佚名小可爱

看热闹别说中国人了,哪国人都爱啊,别说人了,动物也会看热闹啊,一种好奇心理罢了

11楼:历史摩羯座

看热闹,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每每看到“异相”,受好奇心的驱使,忍不住去看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看怎样的热闹,怎样去看这个热闹。

我们中国人最爱看热闹,爱到极致,甚至已成癖成狂,达到一种病态。“杀头要看,死人要看,失火要看,淹水要看,大车祸更要看。别人的遭遇越凄惨,看得就越起劲,不如此,便平白丧失了享受人生幸福的大好时机。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看着别人的悲痛,而庆幸自己幸免于难,实为人生最大的一项享受。”看此类热闹,概括起来,无非是欣赏别人的灾祸,国人对此大抵有这几种心态:

好奇、同情、解闷、幸灾乐祸以及寻求心理平衡。

12楼:翠博宋策

你这个问题很好啊。我看电视里面,一个美女外国女人基本裸身在街上,也没有什么围观的。相反在中国我担心交通堵塞,出现交通事故。

这个就是民族的思想。同时也可以说是层次。国人都有跟风的思想,改革开放到现在

什么事情不是跟风而来的。

层次而言就是,就是教育问题了,中国要达到那种思想我想在来一个世纪。

13楼:zerry额雨焰

这样吧,中国现处于和平时代,但是却长了两个毒瘤。一个跟疯狗,一个键盘侠,两大畜生/贱人/**/智障/死妈。。。集合团体。

我思考了一下,我发现了,这两个还没转职前,都是一个物种——看热闹的。

14楼:

1、中国人传统上就是如此

2、不仅喜欢热闹,还喜欢起哄

3、其实外国人同样喜欢看热闹,上次去日本两个外国人在路边弹吉他,照样一大群人围着看

4、外国人也照样喜欢起哄,朋友去英国看球赛,回来就说英国球迷就是为了起哄才去的球场

所以啊,自己不掺和就行了

15楼:匿名用户

最傻叉得前缀,什么为什么中国人那样,中国人这样,这些东西百分之九十是人类共性,单独扯中国人怎么样,不是脑残就是坏,最后问你一句,谁告诉你外国人不喜欢看热闹的?

16楼:奕朋聊社群

看热闹是一种好奇心理,不只是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一样,甚至一些动物也会有这种行为。对未来会发生什么,感到好奇而已

17楼:

这是中国人的天性啊。该不了啊。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啊。中国人都习惯了啊。

18楼:曹典之

观卦,每个人都是看热闹,没有帮助的人,帮助的人是伟大的。

19楼:匿名用户

看热闹,是一种好奇心的体现。

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0楼:低调大西瓜

你错了,所有动物都会被热闹吸引,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太闲了,想知道事情的答案。

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人类的求知欲望

21楼:利群超市

深受孔孟其害,比如山东人说是响马其实就是爱打抱不平。如果是歪果仁恐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撩。

22楼:橘子爸爸

因为好奇心,还有从众心理

23楼:神袐客

我讨厌热闹,人家不喜欢看非要逼别人

24楼:匿名用户

说的好像外国人不爱看似的,

25楼:wang0701白羊

从众心理,还有从小接受的环境教育。

26楼:钟宝

国民的素质,爱热脑爱扎堆。

鲁迅说过一句话,就是中国人骂什么也不骂道士,这是什么意思?

27楼:白毛浮绿水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而已集·小杂感》,原文是:“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这句话解释是:

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讲斋戒、讲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虽也讲虚静,但更讲采阴补阳、长生不老。如此不讲苦行的理论,自然容易获得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最后,佛教讲求舍身求法,普渡众生,而道教讲白日飞升,追求自己长生,未免显得更重实利。

扩展资料

道教与道家精神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先生得到这种论断,就要涉及到我国普及很广的“道家精神”。

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个学术流派:道家。那么这个道家和现代”道教“有何渊源?

严格来说,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首先,出现的时间不同,道家学说产生于先秦时期,而”道教“则产生于东汉末期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

但是,道教产生时的”教义“,即道论经典则是先秦道家提供的,是道教的理论基础,而另一方面,道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道家精神,成为了道教精神得以成长的土壤和载体。

”道家精神“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道法自然。主张回归本心,回归于最原始的太初状态,主张天人合一,”道可道,非常道“,阐述了这种状态之玄妙,无法用言语明说。

在治国理政上,道家是极力推崇”无为而治“的,这种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而是教导人们顺应自然而不胡做妄为,”上善若水“最开始这个”善“是好的意思,就是说最好的状态就应该像水一样,至柔而至坚,能顺流而下,却能逢山开路,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与儒家不同,道家更为出世,儒家则主入世。儒家倡德,道家倡静,法家倡法,这三大流派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在中国五千年的人文历史中,儒家是主流,主导着文化发展的方向,道家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甚至道家发展的一些旁支如搬山、神鬼、茅山之术,在民间尤为流行,这就是为何憎和尚不憎道士的原因,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见,中国文化的根基全在一个”道“字。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

28楼:丶苏酌

解释是: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

再次,佛教徒讲斋戒、讲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虽也讲虚静,但更讲采阴补阳、长生不老。如此不讲苦行的理论,自然容易获得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最后,佛教讲求舍身求法,普渡众生,而道教讲白日飞升,追求自己长生,未免显得更重实利。

鲁迅在《小杂感》中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扩展资料:

《小杂感》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一期,后收录于《而已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作品集:

**集《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

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别称女冠。

他们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众,布道传教,为其宗教尽职尽力,同时圆满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侣更多了一分潇洒的气质。

从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

好像鲁迅说过一句话,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生活还要继续

1楼 匿名用户 是不是鲁迅的遗言第三条? 一 不得因为丧事 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 不在此例 二 赶快埋掉 拉倒 三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 忘记我 管自己的生活 倘不 那就真是糊涂虫五 孩子长大 倘无才能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 不可当真 七...

吵架时说过最狠的一句话是什么,说过会后悔

1楼 匿名用户 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最狠的话就是揭了人家的见不得人的事。 2楼 匿名用户 真tm后悔和你在一起!也会后悔,不吵架的时候! 3楼 雪山的守护者 额,貌似我总是受气的一方 4楼 匿名用户 我忍你很久了,你配不上我自己不知道吗。那么多人找我,真后悔选择了你 为什么我每次吵架都说狠话,说...

有一句话就是说你看人不顺眼他干什么都

1楼 小野耐编 你可以试着去发现他的优点啊。其实,这也是提升自身境界的机会,他怎么样其实并不碍你什么事,自身的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如果看你不顺眼 是不是无论你做什么 都看你不顺眼? 2楼 物质女 因为他看你不顺眼,就记住了你身上的缺点和错误,便耿耿于怀,越看越不可理喻,原本小的缺点就无限放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