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o段段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加减乘除 (+,-,×(?),÷)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 才得到广泛使用。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
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 写“et”也嫌慢了, 为了加快速度, 把两个字母连着写, 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 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 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 逐渐变成了“-”。
在“+”号出现了100年左右后, 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 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
”作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
”容易与小数点相混, 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 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 例如, 100个苹果分给10位小朋友, 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 。
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 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 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 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 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
加减乘除的来历 5
2楼:
1.“+”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2.“-”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3.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
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4.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
”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3楼:风中百合
乘是加的另一种表示,除是减的进化。
4楼:川岛百寒
http://zhidao.baidu.***/question/117233740.html
乘法是加
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减乘除的来历25字 是什么
5楼:匿名用户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
加减乘除的来历和含义是什么?
6楼:受不了啦
+、-、×、÷这四个符号,小学生,还有些学前幼儿也已懂得它们的意义以及用法,在高等数学里当然少不了它们。但是它们的来历确实经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
古希腊与印度人不约而同,都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表示加法,如3+1/4就写成了3 1/4。直到现在,从带分数的写法中还可能看到这种方法的遗迹。
若要表示两数相减,就把这两个数字写得离开一些,如6 1/5的意思就是6-1/5。
于是后来,有人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或p代表相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代表相减。如5p3就表示5+3,7m5就表示7-5。到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开始变发达。
许多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字,表示重量超过一些;画一个“-”字,表示重量还不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采用过“+”和“-”的记号。公元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在他的著作中开始正式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加减运算。
到了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以及提倡,这两个符号才普及,到了1630年,最终获得大家的公认。
在我国,以“李善兰恒等式”闻名的数学家李善兰,也曾用“⊥”表示“+”;用“▲”表示“-”。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使用筹算以及珠算来做加、减、乘、除,所以还没有创立专用的运算符号。
后来人们开始采用了印度数码1、2、3、4、5、6、7、8、9、0(叫阿拉伯数码,但发明者却是印度人),同时也采用了“+”和“-”的记号。至于×÷符号的使用,大约也不过300多年 。传说英国人威廉·奥特来德于1631年在他的著作上用“×”表示乘法,于是后人就把它沿用到今天。
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字十分发达,还出了一位大数学家阿尔·花拉子密,他曾经用“3/4”或“3/4”表示3被4除。大多数人认为,现在通用的分数记号,**就是出于这里。至于“÷”的使用,能追溯到1630年一位英国人约翰·比尔的著作。
人们估计他大概是根据阿拉伯人的除号“-”与比的记号“:”合并转化而成的。
在国内,人们也曾把单位乘法叫“因”,单位除法叫“归”,被乘数叫“实”,乘数叫“法”,乘的结果叫“积”。在除法中,尽管被除数与除数也叫“实”与“法”,但他们相除的结果,却叫“商”。
现代许多国家的出版物中,都是用“+”、“-”来表示加与减,“×”、“÷”的使用则远没有“+”、“-”来得普遍。如,一些国家的课本中用“·”来代替“×”。在苏联或德国出版物中,很难看到“÷”,大多用比的记号“:
”来代替。实际上,比的记号的用法可以说与“÷”号基本一样,可以不必再画出中间的一条线。所以,这个“÷”号,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
加减乘除的由来~
7楼:百度用户
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的+、-、×、÷四种法则符号,简称四则。使用虽普通,多不知道其由来。
一(减)的符号,是船员使用桶中的水时,为表示当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横线做的记号,藉以表示减少水量,后来减法便以「-」作为减法符号。
船员重新在使用过的桶内加水时,便在原来「-」的记号上加一纵线,所以加法便以「+」作为符号。
-和+的符号,於一四**年,首度出现在德国伟德曼所著的算术相关的读物中。
一六三一年英国欧烈特,在自己撰写的「数学之钥」中使用「×」(乘)的符号,他把斜放的十字当作乘法符号。「÷」(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
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他还主张以「:
」替代「÷」的符号。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8楼:匿名用户
“+”“-”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500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劳,整天废寝忘食的计算。
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以便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把!
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把!
”从此以后,"+""-"就被他带到这个世界上了。
加减乘除的来历和含义
9楼:
+、-、×、÷这四个符
号,小学生,还有些学前幼儿也已懂得它们的意义以及用法,在高等数学里当然少不了它们。但是它们的来历确实经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
古希腊与印度人不约而同,都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表示加法,如3+1/4就写成了3 1/4。直到现在,从带分数的写法中还可能看到这种方法的遗迹。
若要表示两数相减,就把这两个数字写得离开一些,如6 1/5的意思就是6-1/5。
于是后来,有人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或p代表相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代表相减。如5p3就表示5+3,7m5就表示7-5。到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开始变发达。
许多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字,表示重量超过一些;画一个“-”字,表示重量还不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采用过“+”和“-”的记号。公元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在他的著作中开始正式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加减运算。
到了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以及提倡,这两个符号才普及,到了1630年,最终获得大家的公认。
在我国,以“李善兰恒等式”闻名的数学家李善兰,也曾用“⊥”表示“+”;用“▲”表示“-”。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使用筹算以及珠算来做加、减、乘、除,所以还没有创立专用的运算符号。
后来人们开始采用了印度数码1、2、3、4、5、6、7、8、9、0(叫阿拉伯数码,但发明者却是印度人),同时也采用了“+”和“-”的记号。至于×÷符号的使用,大约也不过300多年 。传说英国人威廉·奥特来德于1631年在他的著作上用“×”表示乘法,于是后人就把它沿用到今天。
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字十分发达,还出了一位大数学家阿尔·花拉子密,他曾经用“3/4”或“3/4”表示3被4除。大多数人认为,现在通用的分数记号,**就是出于这里。至于“÷”的使用,能追溯到1630年一位英国人约翰·比尔的著作。
人们估计他大概是根据阿拉伯人的除号“-”与比的记号“:”合并转化而成的。
在国内,人们也曾把单位乘法叫“因”,单位除法叫“归”,被乘数叫“实”,乘数叫“法”,乘的结果叫“积”。在除法中,尽管被除数与除数也叫“实”与“法”,但他们相除的结果,却叫“商”。
现代许多国家的出版物中,都是用“+”、“-”来表示加与减,“×”、“÷”的使用则远没有“+”、“-”来得普遍。如,一些国家的课本中用“·”来代替“×”。在苏联或德国出版物中,很难看到“÷”,大多用比的记号“:
”来代替。实际上,比的记号的用法可以说与“÷”号基本一样,可以不必再画出中间的一条线。所以,这个“÷”号,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
加减乘除9212怎么等于,加减乘除9212怎么等于24
1楼 李快来 解 加减乘除9 2 1 2等于24 这样计算 2x 9 2 1 24 2x12 24 2楼 咪众 9 2 1 2 12 2 24 数学 理工学科 学习 3楼 匿名用户 用逆推法 ,先去分母,两边同乘4 1 x 1 y 1 z 又因为x y z 1得4 12xzy 8zy 8xz 8xy...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分别是什么,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定律
1楼 微笑是糖 1 有理数加减乘除规则是什么?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其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小学加减乘除的意义和法则越详细越好
1楼 匿名用户 整数 加法 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以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的简便运算 除法 以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另数的运算 小数 加法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减法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乘法 一个数与小数相乘 可以看作是求这个...